前言
鄧小平對新中國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尼克松評價他是,20世紀最傑出的政治家之一。他還表示,中國改革的成功,或許可以成為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模式。
但在1989年,鄧小平卻提出辭職要求,正式退休。因為,他相信年輕一代,也想給他們更多機會。
退休後的鄧小平,過起了非常愜意的晚年生活。他與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享盡天倫之樂。
退休後的生活
1989年9月4日,鄧小平給中央政治局寫了一封辭職信。11月9日,全體中央委員經過慎重考慮,同意了鄧小平的辭職要求,鄧小平正式退休。
11月13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接見最後一批外賓時,當著幾十位中外記者以及日本客人的面宣佈,這是他接見的最後一個正式代表團,並正式向自己的政治生涯告別。
會見結束後,日本客人握著鄧小平的手說道:“為了中國以及亞洲的繁榮,也為了中日友好,希望您能健康長壽!”鄧小平微笑點頭感謝。
日本客人還沒離開,廳外的記者似乎已經等不及了。早在會議開始前,記者們就曾請求鄧小平的女兒,讓他們與鄧小平合影。
所以,日本客人剛一離開,記者們就全部圍上來,熱切要求與鄧小平合影。已經85歲的鄧小平,不顧勞累,欣然同意大家的請求。
他幽默地說道:“這可比會見外賓要輕鬆多了!”周圍人全部哈哈大笑。有人笑稱:“這也是您最後一次會見記者。”大廳裡再次傳來一陣笑聲。
緊接著,記者們簇擁著鄧小平,來到照相屏風前,隨後,“咔嚓、咔嚓”的聲音不斷響起。有的人為了離鄧小平更近一點,不斷調換位置,儘量往鄧小平身邊站。
鄧小平退休後,大多數時間都與家人在一起。他是一個非常注重家庭的人,當初調往江西工作時,他就向汪東興提出,要帶走自己的繼母。
在江西期間,雖然日子過得很艱苦,但他還是將行動不便的兒子,接到身邊,親自照顧。白天,鄧小平與妻子正常上班。晚上下班回家,鄧小平又仔細給兒子洗澡。
用毛巾擦,打肥皂,清水沖洗,三道工序,每次都是一道不少。日復一日,鄧小平沒有一句怨言。
鄧小平的女兒回憶稱,退休後,父親的生活非常簡單、有規律。他每天早上七點多起床,然後喝一杯很濃的綠茶。
早餐也很簡單,不是豆漿、油條、饅頭,就是麵包、咖啡。吃過早飯,鄧小平會看看報紙。十點鐘的時候,他會到院子裡散步一小時。回來後繼續看書看報。
鄧小平很喜歡武俠小說,尤其是金庸的《射鵰英雄傳》。金庸以前來北京時,鄧小平還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他。另外,鄧小平還很喜歡看《聊齋》。沒事的時候,他還會看看地圖,看看足球比賽。
據說,以前在法國的時候,鄧小平為了看足球,還當掉了一件衣服。
另外,打橋牌、喝酒、抽菸,都是鄧小平喜歡做的。但是,無論做什麼,鄧小平都很有節制。橋牌每週一次或者兩次,喝酒也從不貪杯。
以前,鄧小平的煙癮很大,那都是戰爭時期養成的習慣。退休後,鄧小平的保健醫生郭勤英,向他提出吸菸問題,告訴他繼續吸菸,可能會對他的健康造成的影響。
鄧小平便立即戒菸,一根也不抽了。鄧小平這樣的乾脆,讓保健醫生郭勤英非常佩服。郭勤英說,其他人戒菸,還要用花生、瓜子等東西來輔助,但鄧小平卻不吃這些東西,他說戒就戒。
平時,鄧小平非常喜歡與孩子們待在一起。飯桌上,他很喜歡聽大家聊天。雖然鄧小平很少說話,但他喜歡那種熱鬧的氛圍。
如果哪天少一個人,他就會覺得飯桌上冷清了,就會問:“誰誰誰,去哪裡了?怎麼沒回來吃飯?”
鄧小平與孩子在一起
與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也是鄧小平與平時截然不同的時候。他會突然變得話多起來,對孩子們逗呀、抱呀、親呀。卓琳當時還特別“規定”,孫輩每天都要定時去看爺爺,要親親爺爺。
鄧小平曾幽默的說:“如果以後評獎的話,評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爺爺,我可以拿上這個獎。”
雖然宣佈退休,閉門謝客,但依舊有很多外賓請求會見鄧小平。為了徹底退休,鄧小平全部以自己身體不好為由婉拒。
但是,1991年,朝鮮領導人金日成訪華時,鄧小平卻為他破了例,前往釣魚臺國賓館,與老友會面。這是鄧小平最後一次見金日成,也是最後一次接見外賓。
自新中國成立後,鄧小平曾與金日成進行過數十次會面。他還五次應邀前往朝鮮進行訪問,兩人結下深厚友誼。
1978年,朝鮮國慶30週年時,鄧小平率代表團前往朝鮮祝賀。期間,參加朝鮮國慶活動的外賓很多,但金日成每次活動,都將鄧小平安排在自己身邊,兩人不時用中文交談。
臨別前,金日成還專門到賓館與鄧小平話別。
而金日成後來到中國時,鄧小平也親自陪同這位老朋友,前往各地,並請金日成品嚐自己家鄉的川菜。
此次會面,雖然鄧小平已經87歲高齡,但卻和金日成聊了近一個小時。不過,雖然答應與金日成會面,但鄧小平卻提出了三個要求:
第一、報紙不發訊息
第二、不登照片
第三、不要拍成電影
所以,鄧小平是將此次見面,當做老朋友之間的私人會面。
生命最後時刻
雖然鄧小平極其規律的作息,讓他能夠在歷經磨難後,保持長壽。甚至在88歲高齡的時候,8次下海游泳,每次大約四十五分鐘。
鄧小平很喜歡大海,不喜歡在游泳池裡遊。女兒鄧林表示:“大海有時風平浪靜,有時波濤洶湧,有一種搏擊的感覺,與父親的性格很像。父親願意頂著風、迎著浪,鑽進水裡,勇往直前。”
但是,終究是歲月不饒人,鄧小平的身體,於1996年底,再次出現問題。
當年12月的一天早晨,鄧小平剛睡起來,就覺得呼吸不暢、咳嗽不止,甚至無法正常嚥下食物。
身邊的醫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立即將鄧小平送進解放軍總醫院。早在1976年年底,鄧小平就在這裡做過一次手術。
1977年春節過後,鄧小平出院,並開始全面領導新時期的建設與發展。沒想到,奮鬥20年後,鄧小平再次住進了這裡。
病房裡,醫護人員進進出出。電視上,正播放著紀錄片。鄧小平雖然精神好了點,但卻看不清螢幕上那個遠遠走過來的人是誰。
於是,他問身邊的醫護人員黃琳:“那邊走過來的那個人是誰啊?”
黃琳笑著回答道:“那就是您啊!”
隨著畫面上的人慢慢走近,鄧小平才看清,那個人正是自己。黃琳繼續說道:“這部紀錄片名叫《鄧小平》,是央視剛剛拍攝的。”
鄧小平沒說什麼,繼續看著電視。由於耳朵有些背,聽不清電視裡說的什麼,黃琳便俯身貼在鄧小平的耳邊,一句句將電視中讚頌他的話說給他聽。
鄧小平聽著這些話,臉上出現了一種罕見的“羞澀”表情。就是那種,被表揚之後,不好意思的感覺。
治療期間,雖然鄧小平很痛苦,但他從來不吭一聲。也從來不向醫務人員提要求,完全信任大家。
醫生傅春恩回憶稱,由於鄧小平的血管不好找,醫護人員看不清楚,扎針經常扎不準,常常都要紮好幾針,才能找到血管。但是,鄧小平從頭到尾,一句話都沒有說,更沒有提出換人。
鄧小平越是這樣,身邊的醫護人員,就越覺得心痛。同時,大家也越發佩服這位老人家的毅力,以及他對待疾病的態度。
經過醫生的精心治療,除夕夜的時候,鄧小平的病情雖然依然嚴重,但已經比較穩定了。
為了慶祝,營養室的主任與炊事員一起做了幾個菜,與鄧小平身邊的醫護人員,以及其他工作人員一起吃年夜飯。大家舉起手裡的杯子,衷心的祝願,鄧小平能夠早日康復。
另外,警衛戰士們還寫了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上聯是:“同吃同住同歡樂同在一個空間”,下聯是:“愛國愛家愛事業共為一個心願”。橫批:“一切為了首長”。
這副對聯,表達了大家對鄧小平的美好祝願,同時,這也是全國人民的心願。
正月初一那一天,因為身體情況依舊嚴峻,鄧小平沒能回家過年。醫護人員也都守在隔壁的房間,隨時準備一呼即來。鄧小平的警衛秘書張寶忠,將大家聚在一起,互道新年快樂。
但是,大家舉起酒杯後,卻難過的說不出一句話。此時,所有人都希望,大家可以在新的一年裡,創造一個奇蹟!但是,這個願望最終還是落空了。
2月19日,鄧小平呼吸功能衰竭,只能透過機器呼吸。醫護人員上報政治局的同時,展開緊急搶救工作。霎時間,鄧小平的病房裡,擠滿了人。
但是,當天晚上9點08分的時候,醫療組經過確認,發現已經無力迴天。醫療組組長、阜外心血管醫院院長陶壽淇,與解放軍總醫院副院長,無奈宣佈:“停止搶救!”
一代偉人鄧小平,因為帕金森病晚期,併發肺部感染,呼吸功能衰竭而去世。
聽到這句話,其他醫務人員意識到,這一次,鄧小平同志真的離開大家了。有人無法接受這個現實,當即開始嚎啕大哭起來。
次日凌晨,中央電視臺播發了《告全黨全軍各民族人民書》,向世界播放了這個訊息。
隨後,全國各地的人,都被巨大的悲痛包圍。清晨時分,“鄧小平同志在深圳”的大型宣傳畫的臺階上,擺滿了一束束潔白的馬蹄蓮、黃色的菊花,以及紙做的白花。
絡繹不絕的人們,從西面八方湧向鄧小平的畫像前,人們一次次的鞠躬,一遍遍的呼喚:“鄧小平同志,您永遠在我們心中!”
由於人太多,出現擁堵情況。深圳市公安局還因此開了一個維持現場秩序的會。會上,公安局長強調:“這是群眾自發的活動,民警在維持秩序的時候,一定要以禮相待!”
與此同時,全球所有重要媒體,都以最快的速度報道了這個訊息。主流媒體的頭版,全部都是黑色報頭。此時,全世界的新聞,似乎都只有一個關鍵詞:“鄧小平”。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親自前往中國駐聯合國代表駐地,進行哀悼。他在弔唁冊上寫道:“鄧小平的逝世,不僅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且對整個世界,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卓琳致信中央
接到鄧小平去世的訊息後,卓琳迅速帶著全家人前來告別。鄧小平的離世對她來說是突然的,但又是預料之中的。
突然的是,她沒想到會是這一天。意料之中的是,她知道鄧小平即將要離開她了。早在四天前,卓琳就率子女致信中央,根據鄧小平的意思,提出五個要求:
第一、不搞遺體告別儀式。
第二、家裡不設靈堂‘。
第三、解剖遺體,以供醫學研究。捐獻眼角膜。
第四、不留骨灰,將骨灰灑向大海。
第五、追悼會在遺體火化後舉行。
這些,都是鄧小平之前與家人商量好的。鄧小平從不忌諱談生死,他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對生死問題的看法比較達觀。他們一家人,在餐桌上討論骨灰處理問題時,場面甚至非常輕鬆幽默。
鄧小平的子女回憶稱,當初,有人建議在鄧小平死後,將骨灰埋在果樹下面。鄧小平幽默的說道:“這樣一來,誰還敢吃那棵果樹上的果子啊。”
後來,又有人提出,將骨灰撒向大海。鄧小平高興的說道:“這樣好,這樣最好!”
所以,他的子女也非常支援,讓鄧小平迴歸自然。
卓琳致信中央後,中央非常重視鄧小平骨灰的安置問題。中央慎重考慮後批示:尊重鄧小平意願,同意讓其骨灰撒入大海。
24日早上9點多,一輛裝飾著黑黃兩色綢帶的白色靈車,在警車的護衛下,緩緩駛向長安街。
雖然解放軍總醫院距離八寶山只有2500米左右,但這裡卻擠滿了首都各界人士,以及從全國各地趕來的10萬多名群眾。
隨著哀樂在城市上空響起,人群中悲聲四起。還有一些年輕人,豎起了一面旗幟,上面寫著:“再道一聲‘小平您好!’”。這樣的壯觀的場面,讓人想起了當年周總理去世時,群眾十里長街相送的情景。
追悼會當天,鄧小平曾經的很多老戰友都來了。大家悲傷不已,甚至有人當場暈倒。楊尚昆像一位軍人一樣,筆直的站在那裡。那個場景,像是一位軍人,對另一位軍人的告別。
3月2日,是中央為撒鄧小平骨灰選定的日子。這一天,靈車緩緩駛向西郊機場。機場降半旗誌哀,松柏枝上綴滿的白花,寄託著無數中國人,對鄧小平的懷念。
在哀樂聲中,胸前佩戴白花的空軍軍官,全部脫帽列隊,默默目送載有鄧小平骨灰的專機,飛向大海方向。
飛機上,卓琳與子女強忍悲痛,用顫顫巍巍的手,將鄧小平的骨灰,慢慢撒向大海。
期間,卓琳的動作非常慢,她不忍這麼快與丈夫告別。所以,在捧起鄧小平的骨灰後,卓琳緊緊抓在手裡,久久不願鬆手。在內心呼喚了無數遍鄧小平的名字後,卓琳與孩子們,終於將骨灰撒完。
看著大海,鄧蓉淚流滿面,她哽咽著說道:“爸爸,您安息吧!”
鄧小平生前,一直有個願望:見證香港迴歸。在他去世幾個月後,卓琳代他實現了這個願望。
為了參加迴歸大典,一向節儉樸素的卓琳,出發前,特地破例做了一件新衣服。到了香港之後,由於心情非常激動,卓琳夜不能寐。
送走鄧小平以後,卓琳曾多次與子女討論自己的身後事。她對孩子們說:“我的骨灰撒在小河溝裡就行了,不要給國家添麻煩。”
另外,與鄧小平一樣,卓琳在生前,就填寫好了眼角膜捐獻志願書。
2009年,卓琳因病去世,她終於可以繼續追隨自己的愛人鄧小平了。
值得注意的是,卓琳去世前一年,汶川發生大地震。得到訊息後,卓琳的家人,連續兩天匿名捐款。後來,卓琳還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準備將那不足10萬元的工資,全部捐出去。
捐之前,她又向家人籌借了一部分資金,最終湊齊10萬元,全部捐出。
鄧小平與卓琳,這兩位老革命家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不屈的一生、奉獻的一生。他們的精神,我們應該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