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凱哥鑑史
編輯 | 凱哥鑑史
在國共兩黨多次的大小戰爭中,國軍的裝備一向都是超越我軍的,即使裝備差距很大,他們仍舊多次敗在我軍手下,總結其原因除了我軍將士的驍勇善戰外,領導人用人也是很大的一個因素。
粟裕大將 彭老總 劉鄧大軍 徐向前等都是響噹噹的人物,國民黨部隊中當然也有,不僅有還有很多,他們都是科班出身,帶領的部隊也配備高階武器裝備和滿分的物資條件。
就這樣一樣大好的棋愣是被老蔣指點成了破局,那些出眾的將領也因蔣介石的猜忌和懷疑被罷職,失去良將的國軍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不得不說在用人這方面,老蔣與咱們的偉人一比那格局小了不是一丁半點兒!但凡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也不會讓自己輸得那麼透底,在被蔣介石罷免的眾多將領之中,這三位是最令人惋惜的。
01
首當其衝的就是孫立人,他可以算得上是國民黨集團軍中最出色的將領。
孫立人是一個實打實的學霸,父親是晚清舉人家裡也有些底子供他學習,先天的條件下加上他自己的努力,在上千人之中拿下第一考入名校清華,對他來說就是小菜一碟。
在清華就讀的他學習的是土木工程系,因為當時以武報國的熱血還沒開始沸騰,畢業後後又公費去美國啃了洋麵包,在外逐漸意識到民族危難的孫立人開始學習軍事,還考入了南方西點之稱的“美國的維吉尼亞軍校”,開始了新一輪的學習。在這個學校他不僅能夠學到很多軍事理論,還能結識更多名號響亮的人物。
孫立人學成後就回國開始了自己的戎馬生涯,作為優秀生畢業的他一開始路還不算順暢,雖然也是高校畢業,因為沒有經歷過黃埔系所以經常被排擠,但財神爺宋子文可是對他青睞有加。
多年的薰陶讓孫立人對於軍事這方面有了獨到的見解,對於士兵的培養十分重視,他研究訓練軍隊時,將自己在美國學的和中國兵法融合,創造一套自己獨特的訓練制度和方法,由於和別的國軍不同,所以被稱為孫氏操典。
在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孫立人帶稅警總團趕往淞滬戰場,在蘇州河邊連著阻截日軍用橡皮艇渡河七次立下了大功,雖然成功阻攔了日軍渡河,但是孫立人卻在戰鬥中不幸被炸傷陷入昏迷,昏迷三晝夜的孫立人,被宋子文安排送到了香港醫院休養,等他傷好後又馬不停蹄的回來重新組建軍隊,這支部隊就是大家熟知的天下第一軍——國民黨38軍。
在1941年12月,孫立人帶著38軍開始進入緬甸作戰,在他的指揮下38軍113團一千餘人打出了神話般仁安羌大捷!,還多次成功解救英國軍隊,後來在駐軍印度修整時改編成為新一軍,更是以一個先遣團的兵力完勝日軍精銳第18師團,前後作戰共擊斃3萬多日軍也讓這支部隊獲得了“叢林之狐”的美稱。
在國際上打出威名的孫立人在解放戰場也還不錯,與林帥對陣時他並不像其他國軍一樣不戰潰逃,而是與林帥有來有回能交上手,但是在後來的作戰過程中,孫立人和杜聿明的作戰理念起了衝突,與廖耀湘也相看兩厭,就被老蔣調到後方了。
本以為遠離戰場的他能夠安享晚年,然而在打下赫赫戰功後他卻被扣上了叛變的帽子,蔣介石潰逃到臺灣後猜忌心越來越重,看誰都不順眼,一向與美國人關係親近的孫立人就成了他的眼中釘。
1955年6月中,孫立人被幽禁在臺中,這一關就是33年,一代名將就在牢獄中度過了自己33年的人生,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02
第二個是“抗日戰神”薛嶽,在抗日這方面薛嶽是當仁不讓的常勝將軍,但是在內戰中他卻甘願當個“常敗將軍”。
出生在廣東的薛嶽在11歲就考入了黃埔軍校陸軍軍官小學,之後又考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在1918年跟著孫先生加入了國民黨,在抗日戰場上,薛嶽的表現一如既往地讓人稱讚,他獨創的“天爐陣法”,在淞滬會戰和長沙會戰中殲滅日軍十多萬。
尤其是長沙會戰,面對裝備精良的數十萬日軍,和數不盡的鐵甲大炮三路包抄,薛嶽沒有退縮反而勇敢地衝了上去,用的就是那套天爐陣法,他將自己的兵力分散在各個網點,在不停的遊擊伏擊側擊做戰爭,耗盡敵軍的耐心,從而把日軍引入自己的決戰區一舉殲滅,十幾萬敵軍被殲,讓薛嶽名聲大噪成為了日軍口中的“長沙虎”!
戴上戰神稱號的薛嶽並沒有得到老蔣的重用,在那場中日雙方200萬人的大戰中,很多戰士都犧牲了,薛嶽會經常帶著將領們去悼念他們,時間長了他們就成了精忠報國團,這件不起眼的小事在老蔣眼裡,卻成為了私下搞小團體,之後的內戰更是讓老蔣將薛嶽懷疑了個徹底。
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是薛嶽堅持的底線,然而這也讓老蔣開始對薛嶽存疑不滿,慢慢架空了薛嶽的實力後,老蔣還是不放心,在海南島一觸即潰的薛嶽更是直接被老蔣閒居在家了,蔣介石在架空他的權利後,又擔心薛嶽和白崇禧往來,就以“勾結第三勢力”為名,大肆搜查薛嶽住所,後來有以“大筆公款用向不明”,攻擊廣東在職時的他,一次又一次的打壓讓薛嶽慢慢消沉。
晚年的薛嶽就一直閒賦在家學習,偶爾還打打獵,在蔣介石去世後他也一直生活在臺灣,一海之隔的家鄉近在眼前他卻回不去,在他102歲時病逝在臺灣,這個曾經立志要像岳飛一樣報國的好男兒終將是被磨光了利爪。
03
第三位就是一代軍事家白崇禧。
相比前邊兩位白崇禧大家會比較聽到多一點吧,足智多謀靈活善變,過人的軍事才能和獨到的戰略眼光,在國軍將領中他算是頂尖一個。
在抗日戰場上,年輕氣盛的白崇禧就和自己的好友李宗仁一起主動請纓上陣殺敵,當時中日雙方差距是有點大的,可他們看不慣日寇在我們的國土上為非作歹,於是臺兒莊大捷打贏了!日軍的不敗神話也被打破了。
白崇禧的這一仗也讓老蔣看到了中國抵抗日本的可能,他開始集合軍隊與日軍正面抵抗,白崇禧也不辜負他的期望,在指揮武漢會戰和崑崙關大捷中,憑藉一己之力粉碎的敵軍的進攻,作戰能力超強的白崇禧是很讓日軍恐慌的。
桂系部隊堅定的抗戰立場和他們突出的表現,也讓其在國軍內部贏得了比較高的聲譽,可就是這樣一位軍事天才老蔣為啥沒重用呢?
出身原因肯定是有的,蔣介石黃埔軍校校長一職不是白乾的,他的嫡系部隊大都是黃埔軍校出來的,白崇禧不是,他和薛嶽一樣都是保定軍校出來的,而且白崇禧還是桂系軍閥主要代表人,老蔣對他心裡一直都是有疙瘩的。
在剛開始白崇禧有著自己的軍隊,也沒有和老蔣有什麼衝突,所以兩人還是和平過,在抗戰勝利後暴風雨就來了,李宗仁競選副總統,老蔣對桂系的不滿又開始加重。
一個月後,蔣介石假借改組之名,罷免了白崇禧國防部長一職,又將他調去了武漢當總司令,為了防止白崇禧擁兵自重,他還把黃淮平原的軍隊分成了兩批,徐州分支的交由親信任從而牽制白崇禧的兵權。
除了兵權牽制,他還把程潛安排到長沙緊盯白崇禧,可以說白崇禧的一舉一動都在嫡系部隊的監視中,之後的解放戰爭中,為了抵擋我軍攻勢蔣介石又把黃淮兵權交還給了白崇禧,白崇禧可不幹了,他知道老蔣是在利用他。
淮海戰場敗局已定他再加入也無濟於事,於是他便扭頭開始和劉伯承大軍周旋,蔣介石卻不分輕重要求白崇禧調兵支援徐州,白崇禧拒絕了,從武漢打到徐州路途又長行動還慢,稍有不慎他的部隊也難保,再後來老蔣還是要調兵,白崇禧直接就表示,武漢是戰略要點,先保武漢!如果武漢丟了南京就保不住了。
蔣介石對白崇禧一次次地拒絕十分生氣!,直到老蔣潰逃到臺灣,還是對白崇禧懷恨在心,他認為是白崇禧不及時支援才會導致自己的嫡系大傷,小氣的老蔣也給了白崇禧一個閒職,但是李宗仁夫婦回國讓老蔣起了殺心,他想借用白崇禧來敲打李宗仁,就派毛人鳳對白崇禧展開暗殺,但是老頭子命大,躲過了很多次,在1996年心臟病發死掉了。
國民黨這三大將哪個不是善戰忠心的,都是在老蔣一次次的猜忌中埋沒了他們的才能,而這也註定了老蔣的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