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科研是要為國家工程服務的!”這是著名力學家、大連工學院(大連理工大學前身)第二任院長錢令希院士常教導學生的話,也是傳承“由黨創辦、為黨服務”紅色基因的大工人一直以來的科研志向。
20世紀50年代,錢令希在大連工學院創辦力學系,面向國家工程需求開展科學研究,培養出鍾萬勰院士、程耿東院士等多位傑出人才。進入新時代,大連理工大學力學人用思政為工科賦能,探索出科教融合、賽教融合、駐所培養育人體系,接續培養一批批飽含家國情懷的新工科拔尖創新人才。
深挖學科思政
打造融合課堂
“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曾說,為航天減少一克重量都是貢獻,而我們用力學原理和方法為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成功減重1噸多!”在材料力學課堂上,王博把他們最新科研成果作為案例融入課堂,引得學生掌聲一片。
從本科到博士,師從程耿東院士的王博,在老先生們的言傳身教中逐漸形成了“三尺講臺育桃李,科學技術為報國”的人生理想。他認為:“學校每年有數千名理工類本科生學習基礎力學,它是幫助支撐後續專業學習、建立邏輯思維、培養家國情懷的關鍵一環。”
“如何讓思政之‘鹽’溶於課程之‘水’?”這是王博和教學團隊一直在思考的課題。作為材料力學課程主講、基礎力學教研室主任,王博組建了以青年傑出人才為主的教學團隊,團隊成員在我國重大裝備自主研製中均有長期科研經驗,他們逐漸探索出案例式、引導式、建構式的課堂教學模式,提出了“理實結合—文理融合—點面匯合”的課堂教學方法。十年來,教學團隊堅持撰寫課後總結,撰寫出14萬字的教學心得,課程入選首批國家一流本科生課程、教育部首批課程思政示範課程。
“大工人在我國第一代核潛艇中有哪些貢獻?”“結構穩定性的基本原理是怎麼應用到火箭設計中的?”團隊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力學發展史、科學家故事、國家科技獎以及工程例項有機融入課堂教學,與本科生所學知識點相互貫通,引導學生立大國志氣,鑄大國重器,建大國工程。
推動賽教融合
深化實踐育人
“賽教融合不僅助力學生夯實專業知識、提升實踐能力,更是培養學生勇攀高峰、團結協作的重要手段。”王博帶領團隊依託工業裝備結構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輔以校外實踐教育基地,以大創專案、未來科學家工坊等為抓手,引導學生開展工程創新設計研究,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科創比賽,同時還組織一些富有新意的競賽,將競賽題目與國家重大需求相融合。
“做科研的目的不是發論文,而是要為推動國家發展作出貢獻!”中白學院大四學生王禹同從大二開始便進入團隊年輕骨幹郝鵬教授課題組,他清晰記得當初老師對他說的這番話。
作為本科生參與科研專案,王禹同遇到不少困難和挑戰,“我漸漸明白,科研就是試錯的過程,只有具備百折不撓的科研精神才能擔起服務國家需求的重任!”兩年多時間,王禹同從一名學術“小白”成長為骨幹成員,一路走來,科技報國的種子在他的心裡生根發芽,即將畢業的他成功保研,選擇繼續深造,“我一定要學好專業本領,更好為強國夢助力”。
投身強國偉業
書寫奮鬥青春
“科研能夠反哺教學,同時教學也能夠滋養科研。”這是王博一貫的追求,他帶領的既是一支深耕三尺講臺的年輕教師隊伍,也是“結構強度與輕量化設計”研究生導學團隊,更是一群投身國家重大需求一線的青年科學家。
2007年起,王博就帶領團隊專注結構強度與輕量化設計,先後為新一代運載火箭、衛星、發動機和飛行器實現大幅減重千餘公斤。長期服務於國家需求的王博深知,只有在工程一線學習鍛鍊,才能培養出堪當大任的創新苗子。2008年,在與航天一院一部共建“航天結構強度分析中心”以來,王博帶領團隊探索出了“雙導師制”“駐所培養”以及“暑期短期課程”相結合的育人方式。
“還記得當年王博老師常說,能夠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是我們的幸運!”駱洪志是王博帶的第一屆研究生,得益於紮實的力學基礎和一年多的駐所培養機會,駱洪志畢業後直接被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錄用,現已成長為高階工程師。
正如王博所說,“我們培養的學生,要有科技報國的人生志向,更要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領”。路漫漫其修遠,大工力學人將始終懷揣科技報國理想,繼續在追逐星辰大海的征途中譜寫紅色育人新篇章。
(本報記者 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