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釣時,我們總會不知不覺有這麼一個認知,夏秋季出釣,我們要麼就得有不錯的漁獲,要麼就得釣上個頭不小的魚,釣得少,還沒有釣到大魚,這就很是糟心了。
到了冬春季,能釣到魚是最低要求,能連桿一小陣是需求昇華,能釣到大魚,就是意外驚喜,簡而言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究其原因有兩個,一是冬魚活動範圍小,打窩誘魚效果較差,二是冬魚活性差,魚口普遍比較輕弱。這兩點結合起來,似乎我們也沒辦法對漁獲奢望更多。
但是,真正地釣過幾次,會發現,只要不是找到一個人跡罕至的釣點,想要連桿爆護有點難,想要空手而歸,也不太容易。
影響我們魚獲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客觀因素,冬魚活性差、活動範圍小,發窩慢、誘魚慢,二是主觀因素,多出在調釣上。
之所以說是調釣而不是其他原因,是因為冬季調釣,和夏秋季相比,有兩個細節是不太一樣的,這就導致了刺魚成功率受到影響。
細節一、調目太低
冬季調釣是宜鈍不宜靈的,因為調釣太靈,子線繃直,一旦釣組受到外力,很容易導致浮漂出現動作,風吹、流水,進窩魚蹭線撞漂都會出現漂相。
貿然提竿,雖然不一定會驚散進窩魚群,但是刺魚成功率低是必然的,但是,釣鈍並不代表我們的調目要低。
原因有兩個,一則冬魚的魚口比較輕弱,調目太低,釣目就不能太高,水面不管封不封冰,一旦有真實的魚口,都很難看清楚。
二則,冬釣用的漂,吃鉛都很小,即便我們釣鈍,釣組的整體靈敏度還是比較高的,用較高的調目將釣組調鈍,入水的部分更長一些,即有利於觀漂,也能利用水阻讓釣組的訊號更真實一些。
細節二、微調校漂
什麼是校漂呢?就是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新校正釣目,在夏秋季,只要不頻繁出現陰漂,是沒有必要校漂的,反正魚的活性足,只要魚群誘進窩子裡,1~2目之間的變化,真的很難影響抓口效果。
但是在冬季就不一樣了,本來冬釣使用的釣組,整體就是細、小、輕,用上一段時間,魚線、浮漂的表面吸附水中的雜物,雖然我們肉眼不可見,但這屬於客觀存在的。
所以釣目普遍會發生變化,如果變化小,僅僅只有半目到一目左右,那影響不算大,在水底淤泥多、有起伏時,往往釣目會出現2目以上的變化,這就需要重新校漂了。
做法倒也不復雜,我們用毛巾將魚線擦拭一下,釣目也就恢復正常了,如果還沒有恢復,那多半就是在找底時沒有把線組拉直。
這會導致釣組在水中的整體是彎曲的,必須是死口才會出現漂相,所以,當我們發現釣目目數不正常變化時,調漂是必須要注意的。
最後,冬釣時的釣組、釣法,因為要考慮到迥異於夏秋季的魚情,實操起來,都有明顯的不同,在調釣時,更是如此,雖然調釣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如果在冬釣時,我們的調釣更精準一些,漁獲至少漲三成,還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