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汽車品牌和ams一樣,在過去75年中一直是這個世界各個賽道上的明星。這一次,滿身榮譽的七款賽車再一次走到了我們的起跑線上。
梅賽德斯- 賓士W 196
12次首發,9次勝利,兩次奪得世界冠軍,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完美職業生涯”。對賓士W 196來說只有一點缺憾,就是錯過了兩場比賽。明星車手胡安·曼紐·方吉奧(Juan Manuel Fangio)在1954年的前兩場世界錦標賽中還駕駛著瑪莎拉蒂,當他收到銀箭號這份禮物之後,就帶它在蘭斯首次亮相併取得了雙重勝利。
在那時,W 196是技術的代名詞。它應用了各種尖端的技術,比如,燃油噴射系統、desmodromics氣門系統、內部鼓式制動器、採用扭杆彈簧的獨立懸掛和向右傾斜53°的發動機(以減少汽車的正面迎風面積)等。它有流線型整流罩和獨立式車輪,有三種不同的軸距以及一些新奇的細節設計,例如,可以在駕駛艙內調節開度的冷卻格柵,以擺脫落葉的侵擾。
不僅如此,在逐步的改良中,這款車減輕了80千克的重量,直列八缸發動機從260馬力增加到290馬力。只有藍旗亞D50可以在賽道上對這輛S 級車構成威脅,但義大利人沒有資金和組織與之抗衡。
兩輛流線型賽車和三輛GP型賽車在過去的66年裡一直保持著出色的狀態,甚至還有備用發動機。本頁照片中展示的是內部編號為355的8號底盤。
奧迪quattro A2
專家們一致認為:這輛車太長、太大、太重、太複雜。全輪驅動是為農民和林業工人準備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在駕駛者耳邊發出爆炸般的聲音,而且還是一種不對稱的五缸發動機:是誰設計出了這樣一種樣式?但凡聽過quattro發動機刺耳聲音的人,都不會忘記。1981 年,quattro在蒙特卡洛首次亮相時,它的增壓器的呼嘯聲就在比賽中引起了所有人耳鳴。競爭對手們在賽完一場之後就已經無法忍受這種噪聲,就像聽到FISA取消四輪驅動禁令時一樣感到後悔。
在當年的比賽中, 芬蘭人漢努·米科拉(Hannu Mikkola)一枝獨秀,在14公里後超越了前一年的亞軍伯納德·達尼什(Bernard Darniche)駕駛的藍旗亞Stratos。如果奧迪車隊有更多經驗的話,本可以取得比24次世界錦標賽冠軍、兩個品牌冠軍和兩個車手冠軍更好的成績,尤其是如果皮耶希不執著於將發動機放在前軸前面並縮短底盤的話。
短小的Sport quattro像一個永恆的建築工地,而配有鋁製發動機、360馬力的長款quattro A2 更成熟一些,並在1984年獲得勝利。
那個賽季的冠軍斯蒂格·布隆奎斯特(Stig Blomqvist)斷言:“quattro是一座里程碑。如果我們把短款quattro中所有精心設計的技術都運用到長款quattro中,我們將用它在未來的幾年裡贏得勝利。”
歐寶Calibra V6 4×4
具有傳奇色彩的克里夫塗裝的歐寶Calibra V6 4×4至今仍讓許多車迷起雞皮疙瘩。1996年,曼努埃爾·魯伊特(Manuel Reuter)駕駛著這輛車在ITC 比賽中獲得了冠軍,該比賽由DTM 發展而來,會在世界各地舉辦。該賽事的魅力主要在於技術上更自由,從而能夠產生真正的四輪怪物。沃克·斯特里切克(Volker Strycek)回憶說:“這是三足鼎立的時代,當時能駕駛這樣一輛車真是不可思議。”賽車手和工程師們都能在這輛車上大顯身手。
Cosworth V6發動機透過一個半自動變速箱將其500馬力的動力傳遞給所有4只車輪。差速器和穩定器可以按照彎道自由程式設計。空氣可以根據需要透過下格柵的葉片流向散熱器。電子控制系統來自威廉姆斯,已經達到了一級方程式的水平。輪胎則在米其林和普利司通之間競選而出。歐寶公司進行了大量研發和測試,這導致成本爆炸性增長。據說,歐寶公司最後為此投資了六位數的德國馬克。
斯特里切克如今說道:“我們當初並不想花那麼多錢。但是與其他製造商的激烈戰鬥簡直難以控制。你必須做出決定:要麼努力超越,要麼放棄勝利。”歐寶、賓士和阿爾法·羅密歐之間的三強爭霸賽讓車迷們激動不已,這樣的角逐讓各地的看臺座無虛席。但隨著成本的激增,ITC在1996年賽季後就結束了。今天,冠軍魯伊特懷著激動的心情回顧了過去25年:“那是房車賽的黃金時代。可惜我們現在才意識到這一點。”
保時捷917K
無論是賽車迷、工程師,還是設計專家都能被保時捷917吸引,這並不是所有的賽車都能做到的。
917傳奇的核心在於它兇猛的5.0升180°夾角V12發動機。憑藉傑出設計師漢斯·梅斯格(Hans Mezger)設計的風冷動力裝置,保時捷當時一直希望贏得那項最偉大的比賽——勒芒24 小時耐力賽。1969年5月1日,在這款車獲得認證僅六個星期後,這個目標差一點兒就實現了。在法國經典賽上,一輛917在21小時後仍處於領先,但車輛的一項技術缺陷引發了一長串問題,使得它無法再進行比賽。
經過整整一個冬季的改進, 這款一開始就被車手們所懼怕的跑車在1970 年成為了冠軍。將車尾部縮短後,漢斯·赫爾曼(Hans Herrmann)理查德·阿特伍德(Richard Attwood)駕駛著保時捷薩爾茨堡公司的917首次贏得了勒芒賽。隨後,保時捷也成為世界品牌賽車比賽的冠軍。
在保時捷稱霸第二年的勒芒耐力賽和世界錦標賽後,國際汽聯的監管機構對其進行了干預。後來,渦輪增壓以及超過1100馬力的進一步改良,使其在北美CanAm系列中繼續保持了勝利。
BMW V12 LMR
1999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梅賽德斯-賓士飛馳而過,爆胎和嚴重的事故讓豐田感到絕望,衛冕冠軍保時捷並未參賽。對BMW來說,冠軍之路就在眼前。亞尼克·達爾馬斯(Yannick Dalmas)、皮爾路易吉·馬爾蒂尼(Pierluigi Martini)和約阿希姆·溫克爾霍克(Joachim Winkelhock)讓慕尼黑為他們在經典賽中的勝利而歡呼。
首先是破產,然後是成功:1998年,V12 LM密封圈故障,導致潤滑油從車輪軸承處洩漏,因而陷入困境。BMW在其後續產品中消除了這一安全隱患。在3月的賽百靈12小時耐力賽中,LMR透過考驗,取得了勝利。
這款賽車以更緊湊的V12發動機為基礎,重量減輕了15千克,重心也降低了。工程師們改進了換氣、摩擦損失和機油消耗方面的問題。而且,自然吸氣發動機對燃料的需求變得更少。BMW可以長距離行駛,在維修站花費的時間也比對手少。這些優點都離不開Schnitzer團隊的出色工作。
BMW採用一級方程式賽車的技術,在威廉姆斯的風洞裡創造了一輛技術簡單卻非常符合空氣動力學要求的賽車。但它也並非完全可靠:如果穩定器受損,可能會錯失兩場勝利。BMW還利用新的空氣動力學套件對發動機進氣口進行了新的設計,採用不對稱設計的碳纖維空氣收集器,並在駕駛員的右側設定了上置進氣道。兩個直徑各32.9毫米的進氣限制閥將動力輸出從高於800馬力減少到580馬力。最大的670牛·米扭矩會傳給後軸。
福特Capri RS
它是20世紀70年代偉大的房車賽明星之一。在福特賽車經理喬亨·尼爾帕施(Jochen Neerpasch)的支援下,第一代Capri贏得了1971年和1972年的歐洲房車錦標賽冠軍。後來尼爾帕施去了BMW公司,帶著首席工程師馬丁·布勞恩加特(Martin Braungart)在慕尼黑開發了BMW CS,並使其成為Capri的強勁對手。
1973年,福特在第二集團中毫無優勢,但新任福特賽車運動的老闆邁克爾·克拉納福斯(Michael Kranefuss)和工程師托馬斯·阿默施萊格(Thomas Ammerschläger)發起了重大反攻。1973-1974年的冬天,第一輛賽車Capri完成了改進的最後階段。
最大的變化在於發動機,它的功率增加了近100馬力,達到415馬力。轉速為8500轉/分時,埃塞克斯V6發動機(由Cosworth開發)會發出地獄般的聲音。發動機與五擋手動變速箱互相配合,能夠達到280公里/小時的最高車速,這在今天仍然令人驚訝。厚厚的前臉和胖胖的車尾也是出於空氣動力學需要的設計,而且很成功。
在DRM大賽中,Capri幾次勝過了對手BMW。漢斯·海爾(Hans Heyer)在歐洲錦標賽中也曾駕駛Capri(還駕駛過Escort)贏得冠軍。當時總共只生產了四輛Capri改裝車。一輛在賽季中報廢,一輛停在工廠裡(如圖),還有兩輛被賣掉了。其中一輛還會在Mücke Motorsport公司的賽道上飛馳。第二代Capri在比賽中也很成功,DRM後期比賽中,曾作為第五組的怪物選手成為傳奇。不過,這個神話在第一代Capri時就已經產生了。
大眾汽車Polo WRC
拉力賽是一項棘手的運動,車身結構要在輕量化和堅固性之間做取捨,車手則需要在冒險和謹慎之間做平衡,這些都需要大量的經驗。
這些來自漢諾威的新人即使在測試和準備上花費了大量的金錢以及前所未有的時間和精力,仍然很難與塞巴斯蒂安·勒布(Sébastien Loeb)和他的雪鐵龍車隊競爭。勒布名下有9個冠軍,是目前最成功的賽車運動員。沒有辦法,法國的超級天才塞巴斯蒂安·奧吉爾(Sébastien Ogier)在蒙特卡洛的Polo WRC首秀中也不得不承認失敗,但僅僅三週後,他就在瑞典駕駛著這輛賽車取得了第一個勝利。
實際上,嚴格的規定使參賽車輛各具優勢,但是大眾從第一個賽季開始就佔據了領先地位。引擎更強了一些,車隊運營更細緻了一點,奧吉爾的表現也更突出了一些。大眾在四年內就贏得了所有的世界錦標賽冠軍。
憑藉WRC的43次勝利,Polo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拉力賽車,83%的奪冠率是一項難以打破的紀錄。直到2016年底,當集團執行長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下令讓該車退出拉力賽時,它還在繼續贏得比賽。約翰·克里斯托弗森(Johan Kristoffersso)和大眾以一輛改裝的Polo WRC三次戴上了短道拉力賽的冠軍桂冠。Polo是唯一一輛在兩項完全不同的賽事中贏得冠軍的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