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冬奧消毒機器人亮相在大眾視線中,作為它的研究者之一,來自民建界別的市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趙曉光在自豪的同時也有些遺憾——“不夠萌!”有感於科技與文化之間的“鴻溝”,趙曉光提交了一份提案,呼籲深化文化與科技融合,大力發展跨界新業態。
“比如說我們的機器人,功能設計是根據需求來的,但是怎麼讓消費者願意接受它?”趙曉光說,以前機器人主要是在工業領域運用,但是現在智慧機器人要走進家庭,走到人們身邊,它的樣子就要變得有親和力、體驗感更好,就需要一個跨越。
趙曉光認為,這個跨越需要從設計之初就實現科技與文化的融合。
“比如我們的消毒機器人,確實實現了它的功能,但完成功能設計後再來考慮外觀,設計師說了,再裝啥也感覺不對。”趙曉光說,產品的展現形態、外形設計、使用者體驗感設計等需要文化的助力,如果一開始就有產品設計人員融合進這個團隊裡,機器人設計多大,裡面的電機、電路板怎麼分佈,屏幕布置在哪裡更好,就能讓機器人能用,好用,更好看。
文化助力科技,同樣科技也能助力文化。
趙曉光說,現代科技能夠賦予文化和藝術更多的展現手段和非凡效果。
在北京市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過程中,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一些新型的工作室、創意公司開始從事科技產品的設計、外觀設計等工作,或者嘗試將新技術應用到文化創意產品中,這些新型業態既帶有科技成分、又有文化元素,但是很難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或者文創企業的優惠政策,處在中間地帶。
趙曉光建議深化文化與科技融合,大力發展跨界新業態,在“十四五”期間大力培養“文化+”融合型人才,在“兩區”建設框架下,加大科技與文化融合新業態的支援力度,尤其是加大對工業設計、產品設計、智慧產品和軟體產品設計、感測器產品設計等領域企業的支援。在副中心建設科技文化融合創新基地,聚集高階人才和新業態企業,為北京市發展數字經濟、人工智慧、機器人、晶片等產業提供多方面的產品設計、造型藝術等專業支援,形成“北京設計”的品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