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黃土高原上的一座小城。歷史的風雨一次次從這裡走過,時代的陽光灑滿今天的大街小巷。
二十多年前,我在這裡工作,每天都會經過一座建於明代的門樓。《會寧縣誌》上說這是舊縣城的西門,原來叫“西津門”,當年紅軍騎兵團就是從這裡進入會寧城,拉開了紅軍三大主力會師的序幕。新中國成立後,門改名為“會師門”,樓即稱“會師樓”。那時,會師樓是會寧城的制高點,每天的第一縷陽光最先照亮這裡,每天的夕陽都落在門樓背後。後來,縣裡在會師樓前建了一座紅軍會師紀念塔,呈三塔環抱狀,象徵著勝利和團結。
有時,我會一個人登上城樓,眺望著遠處連綿起伏的群山,遙想1936年10月紅軍在這裡勝利會師的情景:那是紅旗如火、人潮如海的時刻;那是歡呼聲和口號聲響徹雲霄、歡笑和淚水交融的時刻;那是幾千年來這片黃土地上從未有過的激動時刻……
我曾在城牆邊的一間平房裡工作生活多年,彷彿會師門的一個守門人。近處的會寧紅軍會師紀念館經常舉辦各種紀念活動,城牆上飄著一杆杆紅旗,喇叭裡一遍遍播放《長征組歌》。每到這樣的時刻,我都心潮澎湃。
在這裡,因為工作需要,我翻閱了大量與紅軍長征有關的書籍,拜訪了當地許多老紅軍。我的心也跟隨著文字記錄和老紅軍的講述,一次次爬雪山、過草地。
後來,我離開了會寧,離開了那片我工作生活了四十年的土地。那裡的風風雨雨雖已漸漸淡忘,但紅軍留在這片土地上的一切,隨著時間的推移,卻在我心裡愈發清晰起來。我創作了反映會寧會師的長詩《紅旗 紅旗 紅旗》,紀念那光榮的時刻。
在蘭州工作的這些年,我幾乎年年都要去幾次會寧,每次都要到縣城裡去看看,每次都會看到可喜的變化。我先是看到當年朱德總司令率部進入縣城的南關,原來坑坑窪窪、塵土飛揚的土街道,變成了水泥大道;再是看見當年紅軍會師後離開會寧的北關,一間間低矮的平房變成了高大氣派的住宅樓;接著看到縣城裡有了廣場,有了花壇,看見走在街上的人們一臉的幸福和自信。一年年過去,古老的小城蛻變為一座現代化城市。
和這裡的人們交談,人們常常脫口而出的是“紅軍”“長征”“會師”這樣一些詞。這些字眼深深地烙印在一代又一代會寧人的心裡,無論遇到困難還是取得成績,人們都會用革命前輩的精神來激勵自己。
現在,縣城裡最寬闊的一條道路被命名為“會師大道”,祖厲河上最漂亮的一座橋叫做“會師大橋”。此外,還有“會師中學”“紅軍小學”“長征景園”“會師鎮”等等,人們用這樣的方式銘記會寧的光輝歷史。
而在會寧人的習慣裡,每逢特殊的日子都要去一次會師樓,孩子週歲、老人過壽、結婚紀念日……去會師樓前照張相;小學生戴上了紅領巾、新兵入伍……去登一次會師樓;春節、“七一”、“國慶”……去會師廣場展示一回風采;遠方的親朋好友來了,領著去看一看會師樓,照一張合影;來會寧任職的幹部,第一件事是去看看會師樓,離開會寧時,還是要去看看會師樓;不管在哪裡的會寧遊子,回故鄉都要去會師樓前轉一轉……
我的老家在會師鎮杏兒岔。前些日子,我回了一趟老家,在縣城裡乘了一輛計程車,很快就到我們村子了。這讓我心裡生出無限感慨,想起幾十年前走這一段山路,不管坐什麼車,都得彎來繞去跌跌撞撞好半天,回到家時渾身上下都是土。如果冬天遇到一場雪,十天半月車輛都無法通行,人們只能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雪中的山路上步行。我就曾多次從縣城步行回家看望父母。現在,縣城和村子之間有了平坦的水泥公路,私家車、計程車隨時都可以進出村子。原來因為自然條件艱苦而貧困的家鄉,小康的花朵如今已開遍家家戶戶。原來荒涼的坡坡嶺嶺已是草木蔥蘢,梯田裡的莊稼蓬蓬勃勃,田間地頭不時飛起好多年都不見的錦雞,生態越來越宜人,日子越過越紅火。
回到縣城,我看見此刻的會師樓,正沐浴在高原靜謐的秋光中,瀰漫在空氣中的麥子清香撲面而來。此刻,我的心中又一次湧動著蓬勃的詩情,我要用詩歌記錄下這片土地上前行的身影和奮進的腳步……
《 人民日報 》( 2021年09月11日 第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