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第20集團軍成立後,為何駐地選址開封?
開封是八朝古都,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這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鮮為人知的是,開封在七大軍區時代,也是第20集團軍的駐地。凡事有因有果,第20集團軍於1985年成立後,駐地為何選址開封?
第20集團軍前身是第三野戰軍第20軍,其前身部隊歷史可以追溯到土地革命時期的閩東獨立師,該部為南方三年游擊戰爭主力部隊。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後,閩東獨立師演變為新四軍第3支隊第6團。
圖|“百旅之傑”第20軍
經八年浴血抗戰,進入解放戰爭時期,該部已發展壯大為山東野戰軍第1縱隊,葉飛、賴傳珠分任司令員、政委。1947年2月,山東野戰軍第1縱隊轉隸華東野戰軍戰鬥序列,史稱“華野一縱”。
華野一縱是陳毅、粟裕信賴的主力王牌,孟良崮戰役中穿插分割立奇功,後又轉戰魯西南,參加豫東、濟南、淮海等戰役,打出了“百旅之傑”的赫赫威名。1949年2月,華野一縱改稱第三野戰軍第20軍。
圖|第20軍英模部隊“楊根思連”
建國後,第20軍與兄弟部隊一道參加了抗美援朝,在長津湖戰役中,湧現出了“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1952年10月,第20軍班師回國,駐防浙江湖州。1955年,華東軍區撤編,第20軍轉隸南京軍區。
1967年8月,第20軍軍部移防杭州。1975年7月,第20軍與第1軍對調,移駐河南開封,轉隸武漢軍區戰鬥序列。1979年2月,第20軍58師參加了對越反擊戰,時隔多年再一次為國出征。
圖|百萬大裁軍
1985年6月,時值百萬大裁軍中,武漢軍區撤編,第43軍128師劃歸第20軍。隨即,第20軍整編為第20集團軍,軍部駐地仍為河南開封。緣何如此?筆者竊以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其一、地處中原腹地;
提及八朝古都開封,人們習慣性會用“地處華中地區、中原腹地、黃河之濱”來概括其戰略位置。其實,軍事地理不同於常識,需要從多個地理維度考量。
圖|開封周邊三維立體地形圖
如上圖所示,我們可以看到開封處於平原地帶。眾所周知,第20集團軍前身部隊第20軍,曾長期在華東縱橫馳騁,而華東的主要地形就是平原。
換言之,第20集團軍自誕生之日起,就帶有平原作戰的強勢基因。第20集團軍部署於開封,剛好在鄭州、濟南兩大省會之間,可視為一支機動虎賁。
其二、與第54集團軍成掎角之勢;
任何一個事物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同樣一個集團軍的駐地選擇也不能單獨考慮自身問題。1985年6月,濟南軍區下轄第20、26、54、67集團軍。其中,第20、54集團軍,軍部分別在河南開封、新鄉兩市。
圖|河南省地形圖(注意新鄉、洛陽、開封位置關係)
第54集團軍比較特殊,王牌主力第127師部署在洛陽。如上圖所示,我們可以看到洛陽、新鄉、開封三大戰略要地互為掎角之勢,剛好把我國鐵路大樞紐城市鄭州置於中心位置。
第54、38、39集團軍為我軍“三大快反王牌集團軍”,而濟南軍區的戰略定位正是戰略預備隊,這就決定了濟南軍區兵力部署講究一個穩、準、快。
圖|開封
其三、軍改的成本問題;
1985年6月,百萬大裁軍中,陸軍35個野戰軍單位裁撤11個後,剩下的24個野戰軍進行了集團軍整編,並沒有因集團軍整編而出現換防的情況。
畢竟,第20集團軍是一個正軍級單位,上下七八萬人,移防所帶來的成本問題是客觀存在的。而當時我國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軍費並不富裕。
圖|百萬大裁軍歷史瞬間
況且24個集團軍的駐地在集團軍整編前,已經駐紮多年,背後的戰略考量也已非常之成熟,此所謂“動是不動,不動是動”,堪稱兵家大智慧。
再動,已是半個甲子之後。2016年2月,濟南軍區撤編,第20集團軍轉隸中部戰區陸軍。2017年4月,第20集團軍番號被撤銷,其所屬部隊併入兄弟單位。
參考文獻:
[1]《百戰雄師(二十)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軍》
(君威·〈軍事史林〉);
[2]《別了,18個集團軍》(中國軍網);
[3]紀錄片《中國王牌軍:百旅之傑第20軍》(上海紀實頻道〈檔案〉);
[4]紀錄片《冰血長津湖》(八一電影製片廠);
[5]《論三年游擊戰爭時期福建地區中共武裝番號的策略性演變》(〈信陽師範學院學報〉);
[6]《開封成為都城的地理條件》(〈文史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