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7進行完魯西南戰役之後,劉鄧在軍委的號召下,主動請纓進入國軍腹地的大別山地區進行“敵後作戰”。在出發前,劉鄧所部野戰部隊加上地方武裝尚且有20多萬人。但在千里躍進大別山的作戰中,卻損兵折將,人數最少的時候,在1948年初,野戰軍主力不到6萬人(不含陳賡4縱)。不過僅僅一年時間過去,到了渡江戰役開始之前,劉鄧手下野戰軍主力又奇蹟般地恢復到28萬人,人數增加4倍有餘。
那問題就來了,為何當初在大別山損失嚴重的劉鄧,能在1年時間裡,迅速恢復實力?
劉鄧大別山損兵折將
不得不說劉鄧的大局觀和犧牲奉獻精神,在我軍高階將領裡面是少有的,明知道進入大別山是一種“極其冒險”的行為,仍然義無反顧的去執行。不過即使是樂觀的劉鄧,依然低估了晉冀魯豫野戰軍在大別山的損失。
劉鄧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裝備大量丟失。
在渡黃河的時候,200多輛運輸大車(每輛載有1500斤的彈藥補給),陷到了土裡,只能靠人工一箱一箱地搬運。運輸大車倒是還好,雖然累點,彈藥依靠人工轉移,還是能勉強過河。馬車能過河,從西北和華北支援過來的40多輛大卡車和油料則很難渡過浮橋,以至於這些卡車,不得已被放棄或轉送兄弟部隊。
而且為了搶時間,很多之前繳獲的重武器,不得不放棄在黃河南岸。特別是大炮,魯西南戰役繳獲的野炮要用三匹牲口拉,最重的美式榴彈炮是用十輪大卡車牽引的。看到這麼困難的劉鄧,不得已讓炮兵將這些榴彈炮就地埋藏或者將其炸燬。
這讓很多戰士都想不開,用戰友的生命換來的大炮卻又要被放棄?
進入大別山之後,還有軍民關係需要解決。
雖然是革命老區,但實際上這裡無論是民眾還是地理位置對劉鄧來說,都不算一個好訊息。晉冀魯豫的野戰軍本身很多士兵都是北方人,到了南方之後大米吃不慣,讓很多戰士拉肚子患病,吃是一方面,進入大別山的劉鄧是夏天趕路的,穿的都很薄,很多戰士一路挨餓受凍,鞋子沒法補充,到了晚上戰士們只能用稻草或者抱團取暖,腳上也是長了很多凍瘡。
而因為大別山的困難環境,也讓很多的戰士和幹部和當地百姓發生糾紛,甚至還犯了紀律,這讓一向脾氣很好的鄧公也發火了,在對大別總結會議上指出:
天災,人禍,隊伍大量減員。
當地建設根據地困難,以及地理位置等原因,讓很多戰士開了小差說寧願回到北方鬧革命。再加上白崇禧集團30多萬大軍的圍追堵截,讓晉冀魯豫野戰軍的實力急轉急下。
到了劉鄧於1948年3月在大別山基本完成建設根據地任務為止,部隊也是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從魯西南帶過來的的4個縱隊加上野戰軍直屬部隊一共是12.4萬人,其中,一縱33357人,二縱31000人,三縱26468人,六縱26322人.。但經過減員和傷亡之後,4個縱隊每個縱隊人數都下降50-60%以上,其中,陳再道的2縱人數才1.2萬人,損失將近2/3.,整個野戰軍一共才6萬人。
大量一線指戰員的戰損,讓二野在之後一段時間內很難組織起1947年時的那種攻堅戰。
人員戰損是一方面,武器裝備的損失就更慘了。
當時整個野戰軍武器裝備不錯的武器裝備還有機槍1518挺,6萬多人才1000多挺機槍,連東野一個縱隊都不如。在重武器上還有山炮23門和迫擊炮74門。這也僅為晉冀魯豫野戰軍1947年裝備的零頭,就火炮來說,大別山的主力部隊一個旅才2門炮,一個縱隊4-6門炮,之前炮兵部隊很多都被成建制的送回華北後方和老解放區訓練,儲存實力,騎兵團因為馬匹的損失只能當步兵來用。
可以說大別山時期說是劉鄧建軍以來最黑暗的時刻也不為過。
外線和淮海戰役補充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劉鄧在建立根據地之後,處境得到了改善。僅僅不到1年的時間裡就從原來的6萬人,擴充到15萬人,比進大別山的時候還多。在1948年淮海戰役之前,中野加上回歸陳賡4縱,一共有7個縱隊,雖然除了4縱外,每個縱隊人數才1萬多人但總人數卻達到了15萬人。同時中原軍區還下轄5個2級軍區,30多個軍分割槽,將近20多萬人。淮海戰役結束,劉鄧帶領的中原野戰軍,經過整編人數已經超過11個軍28萬人。
那是什麼原因,讓劉鄧得以這麼快補充血液呢?
首先,外線作戰連戰連捷,淮海戰役讓劉鄧鳥換炮。
從1948年劉鄧分兵後,中野就在外圍打了很多勝仗,比如在洛陽戰役中我軍擊敗國軍青年軍206師和地方保安部隊將近2萬人。繳獲“美式105毫米榴彈炮3門、野炮6門,其他小口徑炮180門。輕重機槍440挺”。到了宛西戰役和王寨戰役中,我軍消滅國軍21700人(含整編第三師一部),繳獲“步槍1萬支,輕重機槍520挺,野炮3門、迫擊炮38門和大量彈藥”。襄樊戰役我軍殲滅了康澤和郭勳祺的部隊,共“繳獲化學臼炮4門、野炮1門、迫擊炮44門、六零炮10門、小炮43門、步槍4400餘支、輕機槍305挺、重機槍53挺、汽車10輛”。在淮海戰役前的鄭州戰役中,消滅國軍40軍。“繳獲汽車30餘輛、火炮82門、機槍300餘挺,步槍3800餘支”。
沒有搶,沒有炮國軍給劉鄧造,靠著在外線作戰中的各種繳獲,劉鄧的武器裝備雖然沒有恢復到1947年前水準,但也相差不多(主要是重武器)。
而到了淮海戰役中,聯兵作戰的華野對於在淮海戰役中的繳獲,也儘可能補充給兄弟部隊,基本打掃戰場的任務都是讓給劉鄧的中野。光雙堆集戰場上的黃維兵團就“繳獲各種炮939門,其中榴彈炮15門、野炮19門、山炮53門、迫擊炮154門。繳重機槍420挺、輕機槍2030挺、步槍19200支。”
到了渡江戰役之前,編制了特種兵縱隊的2野(中野),終於追上了1947年的自己。在1949年3月渡江前,劉帥在對軍委的報告中提到2野武備情況“野炮29門、山炮110門、榴彈炮22門、化學迫擊炮18門、重迫擊炮16門、八二迫擊炮382門、六零炮1085門、重機槍1014挺、輕機槍5109挺”
所以依靠戰場繳獲和老蔣快遞加班加點送,在不到1年半的時間裡,軍委那支精兵又回來了。
其次,地方軍分割槽和解放戰士也為野戰軍輸血。
當然除了武器裝備之外,人員補充也是很重要的,而劉鄧在人員補充各方面主要來自兩點:
第一點,是靠著5個軍區和30個二級軍分割槽:對一線部隊進行補充,比如劉鄧擴軍的9縱原來是山西的太行子弟,到了後面多是其他軍分割槽人組成,而11縱也是1縱1個旅和地方部隊擴編而成。因此靠著下面30個軍分割槽將近20多萬的後備兵員支援,劉鄧也能越打越大。
第二點則是經過改造的俘虜兵:我軍用“解放戰士”的傳統由來已久,在陳賡的4縱中,普通連隊就有1/3是來自黃河以南的解放戰士。而且相對於軍分割槽的農戶子弟,以及在解放區的脫產農民,經過改造的解放軍戰士無論是在戰鬥經驗或者戰鬥力上會更強,也更容易被各縱隊接受。比如在淮海戰役結束後,我軍接收了3萬多解放戰士(1.7萬人是出自黃維兵團,還有1.4萬人是華北起義的傅作義集團的)。新的解放戰士佔1949年2野的1/10,如果算上之前的恐怕這個比例會在3/10以上。
最後,是華北幹部輸血和解放區改革。
當然之所以這些解放戰士和群眾願意當兵,自然和中原局的動員工作分不開,在建立大別上根據地後,劉鄧從華北引進了將近4700名幹部在鄧子恢的帶領下對中原解放區進行改革。當時中原局書記鄧公也親自參與到改革裡面去。此次改革一方面摒棄了之前“打土豪分田地”的思想,進行減租減息,團結富農和中農,讓我軍的政策可以柔化地執行下去。而我軍在解放區的政策改革,也讓很多人踴躍參軍和支前。
同時安排幹部對解放戰士做思想工作,想要留在軍隊的我們歡迎,想要回家的部隊給發路費。透過訴苦和革命精神運動,感化黃維兵團的解放戰士,使之轉變思想,投入到解放全中國的事業中。
雨田君說
其實從劉鄧在大別山到渡江戰役時的觸底反彈,也從側面告訴人們,為何我軍越打越多,而國軍卻如秋後螞蚱!
在大別山即使最困難的時候,劉鄧依然讓軍隊恪守軍紀,對民眾秋毫未犯,甚至於主動修復和當地人關係,“發展進步實力,爭取中間勢力”。而且即使身處險境,劉鄧也一直堅持的自己的信仰。而反之國軍則是已經從內部腐朽,白崇禧和老蔣相互拆臺,地下軍官上行下效,在外線作戰中也是節節敗退。而深諳快遞之道的國軍,不僅打敗仗給我軍送武器,更還送來大量解放戰士。
故而,我軍越打越強,而國軍卻只能逐漸跌入失敗的深淵……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