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來,中國空軍的起點並不低,成立之初就裝備了當時最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米格-15,此後的數十年間,空軍先後參加了抗美援朝、國土防空等諸多作戰任務,可以說是經受了實戰的嚴酷考驗,並取得了光輝戰果。也正是由此,空軍很多基層部隊都有各自精彩的歷史,其中有一支部隊尤其出彩,剛成立就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大顯身手,隨後又在空軍現代化過程中屢建功勳。這支部隊不僅第一個成建制裝備俄製蘇-27SK、蘇-30MKK,還勇挑重擔首先試裝了國產殲-20隱身戰鬥機。目前,該部隊仍然作為中國空軍的“尖刀”,枕戈待旦,刻苦訓練,立志續寫新的傳奇,這支部隊就是英雄的“王海大隊”。
“王海大隊”成建制裝備國產最先進的殲-20戰鬥機
從1950年10月起,空軍以當時蘇聯援助的戰鬥機為基礎,成立了多個師級部隊,在經過約一年的訓練之後,陸續開始以師為單位進駐援朝前線。其中,空3師第一次輪換參戰,就是在1951年10月下旬。然而,在參戰早期,空3師各部隊訓練偏少,飛行員的飛行時間很短帶來的弊端頻頻出現,在實戰中經常出現無法找到雷達發現的敵人,或追逐卻無法擊落敵機的窘況。尤其是空3師第9團1大隊,直到11月9日才擊落第一架敵機。
志願軍當時裝備的米格-15戰鬥機
當時,1大隊四架米格-15戰機在大隊長王海的率領下參戰,不就就發現了一架落單的英制FMK-8偵察機,大隊長王海抓住機會,在1700米距離上連續開炮,雖然成功命中敵機,但因距離過遠,敵機傷而不落。隨後剩餘3架米格-15加入圍攻,雖然成功將其擊落,但由於開炮距離同樣較遠,又有兩架米格-15炮彈用盡。在首次取得戰果的同時,很明顯地暴露了經驗不足的問題。在戰後的討論會上,1大隊很快總結了戰鬥經驗,一是開炮距離過遠,1700米距離很難保證有效殺傷;二是沒有做好指揮,導致團隊配合較差。1大隊隨即針對暴露出的不足進行了改進訓練。這種得勝而不驕、力求完美的進取態度,使得1大隊的單人空戰、團隊配合能力飛速增長,並很快取得了驕人戰績。
探討戰術的王海和隊友
11月18日,1大隊隨兄弟部隊集體起飛迎敵,在接敵之後,果斷採用“躍起-俯衝”的方式,衝破敵機環形防禦陣型,使之處於各自為戰的被動狀態。隨後,1大隊抓住戰機,在300到600米的有效射擊範圍內接連開火,共擊落美國空軍5架F-84戰鬥轟炸機,自身無一損失,5:0的戰績使得1大隊一戰成名。截止到第一次輪戰結束,空3師第9團1大隊共擊落敵機14架,擊傷1架,自身無一損失,書寫了15 : 0的傳奇戰績。如果加上第二次輪戰的戰果,共擊落、擊傷敵機29架。其中,大隊長王海不僅指揮能力出色,個人戰績也非常優秀,共擊落敵機4架,擊傷5架。為此,空3師第9團1大隊被授予“英雄的王海大隊”稱號。
“王海大隊”合照
當然,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空軍還有一位九星英雄(當時擊落1架敵機塗實心紅星,擊傷1架塗空心紅星,因此擊落、擊傷是計算總數),是空3師第7團的趙寶桐,其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共擊落敵機7架,擊傷2架。此外,同屬空3師第7團的劉玉堤,戰績也非常傲人,尤其是在1951年11月23日,劉玉堤創下中國空軍最傳奇的空戰紀錄。
當天,劉玉堤先是在僚機掩護下,擊落兩架F-84戰鬥轟炸機,隨後與隊友失聯,在獨自返航過程中,先是闖入7架正在轟炸鐵路F-84機群中,找準機會擊落隊尾的最後一架。待順利脫身後,又遭遇了正在返航的50多架F-84,劉玉堤藝高人膽大,找準機會插入敵方隊伍,在150米距離上開炮,再次擊落一架F-84,並從蜂擁而來的敵機中瀟灑翻轉,躍上8000米高空成功返航。事後對照片判讀,4架F-84全部是凌空爆炸。這場一戰擊落4架敵機的傳奇經歷,使得劉玉堤成為空軍知名的“孤膽英雄”,至今仍然是空軍單場空戰的最高紀錄。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劉玉堤共擊落敵機6架,擊傷2架,並且在抗美援朝戰爭之後的國土防空戰中,再次擊傷一架RF-84偵察機,成為空軍第3位、也是最後一位九星英雄。
抗美援朝空戰異常激烈
當然,除3位九星英雄之外,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還有韓德彩、張積慧、焦景文等大量戰果累累的空戰英雄。事實上,空軍在整場戰爭中,共有10個殲擊航空兵師參加輪戰,共計擊落、擊傷敵機330架,在戰果斐然的同時,還衍生了一個頗為有趣的故事。當時,地勤部隊有個不成文的慣例,當所屬部隊擊落敵機時,會相應給飛行員及地勤部隊改善伙食,這是一種比較簡陋的物質獎勵。一開始,兩三天改善一次,後來一天改善一次,甚至一天改善兩次,到最後,一天擊落三四架,只好改成擊落兩架再改善一次伙食,一時傳為佳話。而空軍也正是在抗美援朝戰場的磨礪下,逐漸成為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強大力量。
殲-6也曾是空軍主力
在抗美援朝結束之後,包括“王海大隊”在內的空軍主要部隊,基本上再未經歷大規模戰事,轉而進入長期訓練階段,先後經歷了殲-6、殲-7、殲-8戰鬥機的更換,直到1992年,從俄羅斯購買的第一批蘇-27SK戰鬥機抵達國內,局勢才有了新的變化。當時,空軍鑑於“王海大隊”威名赫赫的歷史戰績,以及在和平期間優秀的訓練成果,選擇由“王海大隊”第一批成建制換裝蘇-27SK,使得“王海大隊”再一次面臨新的考驗。
作為當時世界上唯一一款,能與美製F-15重型戰鬥機相抗衡的先進戰鬥機,蘇-27的效能是毋庸置疑的。但問題在於,在蘇-27抵達國內之前,空軍普遍裝備的都是殲-7、殲-8這種第二代戰鬥機,航電裝置和機動效能比較落後,仍然使用較為老舊的地面雷達引導作戰方式,整體作戰思想也是以此為中心。而蘇-27SK的效能雖然明顯超過殲-7、殲-8,但反而與空軍的作戰體系是不相容的。更重要的是,對使用蘇-27的部隊來說,還有一個很沉重的心理負擔,那就是蘇-27SK的價格很貴,非常貴。
殲-7是七八十年代的主力型號
當時國產殲-7戰鬥機的出口價格約300萬美元,殲-8雖然沒有出口,但理論上價格也不會超過600萬美元,並且這兩款戰鬥機是國內自主生產,自然採用人民幣計價。相比之下,我們以8億美元購買的24架蘇-27SK/UBK戰鬥機,平均單價超過3300萬美元,即使其中有70%的貨款,使用以貨易貨的方式支付,也仍然是空軍當時最昂貴的戰鬥機,更何況還是以非常寶貴的美元計價。因此,“王海大隊”當時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想要真正掌握蘇-27的飛行效能以提升戰鬥力,必須要將其效能發揮到極致,但在這種情況下,蘇-27很容易受損甚至墜毀。如此昂貴的戰鬥機一旦出事,對空軍來說損失實在太大,因此,究竟如何權衡,成了當時的一大難題。
當時購買蘇-27SK的價格很高
另一方面,如果沒有徹底發揮出這批價值8億美元的先進機的優秀效能,那無異於給空軍造成了更大的損失。在此進退兩難之間,確實是難以抉擇。而在這時,“王海大隊”展現了作為空軍頂尖部隊的戰術素養,先是以縝密地維護保養保持戰鬥機的良好狀態,然後透過刻苦鑽研第三代戰鬥機飛行理論,制定科學合理的飛行計劃,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兼顧安全和風險,最終交出了數千頁的飛行心得,為日後空軍徹底掌握第三代戰鬥機的飛行效能和作戰模式,並引進蘇-27戰鬥機生產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在此過程中,“王海大隊”表現優異,從未因為飛行訓練損失過蘇-27戰鬥機,這可以算是一份完美的答卷。在完成蘇-27戰鬥機的換裝任務後,“王海大隊”隨即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即將發往中國的蘇-30MKK
在90年代末期,全程關注海灣戰爭的中國空軍意識到,此前專注對空作戰的戰術思想,已經遠遠落後於國際主流水平。美國空軍在海灣戰爭中長時間精確轟炸,成為快速擊潰伊拉克軍隊的關鍵所在。因此,空軍在90年代末期,開始考慮從簡單的防空型空軍,向攻防兼備的戰略空軍轉變。而轉變的兩大基礎,一是擁有對地攻擊能力強大的戰鬥機,空軍為此準備從俄羅斯購買蘇-30MKK戰鬥機;二是如何將這種空地“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作戰方式,廣泛融合到空軍的裝備體系之中,這是對空軍新的考驗。
對地攻擊說起來非常簡單,無非是導彈或炸彈扔到目標上而已,但實際操作起來卻絕非如此。戰鬥轟炸機與戰鬥機在任務中的配比,前線機場中兩種型號各自佔有的比例,以及不同航程的戰機如何配合,預警機、加油機如何輔助,甚至戰鬥機的雷達及機載武器是否相容,這些都是空軍需要解決的問題。而“王海大隊”由於之前在蘇-27的飛行任務中表現優秀,再一次成為戰略轉型的種子部隊。
“攻防兼備”考驗的不是一架或一型戰機
從2000年開始,“王海大隊”就成建制換裝蘇-30MKK戰鬥機,從日後的成果來看,這支部隊又一次堪稱完美地完成了空軍託付的重任。2005年,空軍正式提出發展多用途戰機和精確制導炸彈的目標。2008年,國產殲轟-7A戰鬥轟炸機投產,這是國內第一款具備多用途對海、對地打擊能力的型號。2010年,第一款國產多用途戰鬥機殲-10B投入生產。而在此之後,空軍與科研院所加強合作、持續改進,最終在殲-11BS基礎上,成功推出了殲-16多用途戰鬥機,成為空軍“攻防兼備”目標使命中,能力最強的對海、對地打擊力量。對於英雄的部隊來說,考驗是一個接著一個。不久以後,早已名聲在外的“王海大隊”,又一次迎來了最為重大的挑戰。
殲-20已成為空軍核心型號
2018年,官方報道稱,空軍某部集體換裝國產殲-20隱身戰鬥機先行試訓。2019年7月,空軍官方媒體報道稱,殲-20成建制進入作戰部隊。2020年9月,官媒刊登了空軍某部隊傳承英雄精神,在演習中以17 : 0的交換比“戰勝對手”的文章,正式揭示這支部隊就是威名赫赫的“王海大隊”。
目前來看,空軍正在不斷探索新的作訓模式,除了開展外界知名的“金頭盔”、“金飛鏢”、“藍盾”、“紅劍”等有針對性的訓練之外,也開始推出被稱為“橙軍”的試訓部隊。其主要任務就是,試飛廠家交付的最新型戰鬥機,飛出其效能的頂端,並制定相應的飛行大綱,幫助其他兄弟部隊快速形成戰鬥力,同時也能夠解決生產設計甚至試飛中未能發現的不足。從目前情況分析,“王海大隊”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充當了“橙軍”的角色。顯然,“王海大隊”在接收蘇-27戰鬥機40年之後,在換裝蘇-30MKK20年後,再一次被賦予重任,空軍把最艱鉅任務託付給最看重的種子部隊。
成規模裝備殲-20的意義不言而喻
此外,從官方報道來看,“王海大隊”不僅團隊配合優秀,飛行員個人素質也很高。官媒就曾報道稱,“王海大隊”的某飛行員是空軍第一個“金頭盔”和“金飛鏢”雙料王牌獲得者。王海將軍也在得知“王海大隊”換裝殲-20隱身戰鬥機之後,為部隊送上了祝語,希望這些空中雄鷹能夠傳承精神,“好好飛殲-20”。
自9月底以來,中航工業接連推出了殲-16D、雙座型殲-20、隱身艦載機等多款新型戰鬥機,展示了中航工業在新戰機設計和製造領域,已然是脫胎換骨。而隨著中航工業推出的優秀戰鬥機與“王海大隊”的深度結合,相信必將猶如“寶刀配英雄”一樣,融合造就最為強悍、最可信賴的空中“尖刀”,繼續在中國空軍展現無比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