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醫傣藥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傣浴因其獨特性,早在2011年便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傣醫認為生長環境和藥物的作用效果有極大的關係,例如:生長在深山伴泉水的藥物,多有清熱解毒,消腫功效,能治療風溼熱導致的疾病;懸崖峭壁的藥物,擅長治療關節病症、跌打損傷,具有續筋接骨的功效;生長於樹木的寄生物多具有抗過敏、抗疲勞、補腎的作用,常可用於治療結石等;生長在水源邊多可以清火解毒、消腫,常可以治療風溼、水腫等病。
藥浴是傣族人民健康養生、預防治療疾病的一種重要手段,傣族又稱藥浴為“阿雅”。傣族藥浴所選藥材多為當地所獨有,因土與藥物不易發生反應,煎藥器首選土鍋,傣醫也有“土助諸藥”之說。傣浴的核心成分為“傣百解”,是傣族的傳統藥物,傣語稱“雅解先打”,意為解百毒的藥。傣醫藥浴治療風寒溼痺一般採取蔓荊葉、粉芭蕉葉、夜花、黑心樹葉、通血香、活血香、過山龍、吊吊香、牛藤、森林芒果藤、薇籽葉等;治療蕁麻疹則採取夜花、五彩梅、白粉藤、水楊柳樹皮、假椿樹皮、橄欖樹皮、冰片葉、洗宛葉、白花臭杜丹、紅花臭杜丹葉等;產後保健選取冰片葉,洗碗葉、粉芭蕉根、通血香、蔓荊葉、薇籽葉、水楊柳葉、桃葉、五彩梅等藥。
傣浴和普通泡浴不一樣,在沐浴過程中需要三進三出。第一次,要求水在腹部上下,溫度控制在40℃左右,時間8分鐘左右。藥浴過程中可以配合養生茶,以出汗、疲勞或全身肌肉放鬆等毒素排出體外的反應出現後,暫停藥浴,休息3分鐘。第二次,水位在胸部上下,水溫也略微提高,根據出汗、疲勞程度以及氣色變化調整藥浴的時間,然後暫停休息。第三次,降低水位和水溫,調理氣血,幫助恢復。
經過這樣“三進三出”的藥浴後,身體會消耗大量的熱量和氧氣,這時候應該躺在床上,使血管收縮,讓身體有時間修復和補充元氣。傣浴使血管經過三次擴張、三次收縮,能增加血管彈性,減少血管硬化,預防各種心腦血管疾病,還有發汗排毒、養顏美容、除痘、淡斑、消解疲勞等功效。
傣族藥浴能夠減輕有害物質對人體產生的毒害作用,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身體新陳代謝的作用,清理肺腑、疏肝醒脾、清熱潤燥,多泡還能有助於減肥瘦身,治療多種疾病,如婦科炎症、面板病、類風溼等。傣族人民的身體健康與平時的藥浴習慣密不可分,傣浴因為傣族特定的自然環境,生活習慣以及健康需求,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點,值得我們學習效仿。
我是堅持為大家科普醫學知識的於春泉醫生,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關注或點贊,也可以轉發給您的家人或朋友觀看此文,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