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地方名吃,這可是中華美食的靈魂,其實所謂的“八大菜系”,根源還是來自於民間,來自於這些地方名吃,這是毋庸置疑的。喜歡美食的朋友,說起各地的知名小吃,想想就直流口水。
但是問題來了,大家有沒有注意,比如說你在外地工作,或者出差、旅遊,肯定會到當地找一下當地的美食,特別是那種名氣比較大的,感覺確實是好吃啊,但是換個地方,或者是回到自己當地,或者去別的城市,再去吃這些小吃,卻怎麼也吃不到那種地道的味道了?
下面我就來說一下自己的感受,以及總結下來的看法吧。為什麼很多地方名吃,離開了當地,離開了原產地,它的味道就變了呢?
一,味道是真的不一樣
關於這一塊,我可以舉出很多例子,都是自己品嚐過的知名小吃吧,就比如說新疆羊肉串。很多年前我去過西北的幾個城市,對於新疆美食,記憶猶新,特別是新疆羊肉串,那是一咬一嘴油啊,又香又嫩,回到口裡(新疆那邊的朋友稱外面的省份為“口裡”,哈哈),即使是新疆人賣的羊肉串,也沒那個味道。
另外還有河南周口逍遙鎮的胡辣湯,當年也有幸在當地喝了幾次,還有陝西潼關的肉夾饃,杭州的小籠包,另外還有棗莊的辣子雞,微山湖的淡水魚,濟南的把子肉,這些都吃過,味道就是好,然而隨便換個地方,雖然打的旗號是一樣的,但是就吃不出那個味道了。
二,食材是關鍵,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這是感觸最深的一點,“好的味道,源自於最地道的食材”,這點是確定的,就比如說新疆羊肉串。我第一次來到烏魯木齊,下了火車時間比較晚了,飢腸轆轆,就隨便在街頭找了個賣羊肉串的攤位,一個熱饢捲上一大串羊肉串,我的天,簡直是太好吃了。
吃的時候,完全顛覆了之前我對新疆羊肉串的認知,原來,當地的羊肉串,用的是那種肥肉比較多的綿羊肉,一口下去,滿嘴流油,雖然肥,但是不膩,鮮香味極濃,再配上當地特有的、剛烤出來的熱饢,那是真好吃啊,無法形容。
看,這就是食材的原因,其他地方,掛著所謂“新疆羊肉串”的燒烤攤,很少能見到用綿羊肉的,更不要說和羊肉串是絕配的那個大饢餅,所以說出了新疆,你還真就很難吃到新疆羊肉串本來的正宗味道。
這裡就拿羊肉串舉個例子,很多美食,那就是“水土不服”,換了地方就做不出那個味,深層次分析原因,那就是食材的原因,換了個地方,沒有那種食材,任誰也做不出當地的原始味道。
另外再舉個例子,比如說山東棗莊的辣子雞,那邊有幾個朋友,頭些年還經常去,對這個我還是不陌生的。這個雞暫且不說了,棗莊辣子雞的靈魂,主要在於炒辣子雞所用的辣椒,黃醬,以及當地的醬油、醋。
醬油和醋,最傳統的辣子雞店,用的是當地特有的抱犢牌的醬油和醋,山東特有的黃醬,最最重要的,是配菜中的青辣椒,大部分人不懂,都叫它“薄皮辣椒”或者“螺絲椒”,其實它的本名叫“一窩蜂”,上世紀50年代在上海農科所培育的,後被棗莊農科所引進改良,最終試驗成功。
這個“一窩蜂”就是棗莊辣子雞的靈魂,皮薄、水分少,但是香味濃,辣味正合適,和雞塊是絕配。記得去年王剛還專程去棗莊拜師學做棗莊辣子雞,那個影片我也看了,首先它用的材料就不對,方法也做錯了,我還專門寫了篇文章給他糾正,哈哈。後來他又去了第二次,並且專門從當地帶的那個“一窩蜂”辣椒,第二次做得還算湊合,哈哈。
三,美食需要傳承,特別是地方美食,需要當地手藝人的傳承
很多美食,那是需要傳承的,特別是需要老輩人的口傳心授,裡面很多關鍵性的技巧,外人是很難學會的,這裡我再舉個例子,那就是微山湖的湖鮮菜。
在微山湖地區吃過很多次,那邊做魚是一絕,其實很多人不知道,那邊的湖鮮菜也是魯菜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分支,特別是做魚,有句順口溜這樣說,“做魚要看魯西南,魯西南要看微山縣”,足見當地做魚有多好吃。
但是,重點來了,這僅限於微山湖地區,出了這個地方,這個魚就做不出那個味,比如說漂湯魚丸、香辣鯉魚、炸河蝦等等,就是做不出那種很驚豔的味道,哈哈,是不是很有意思?我在山東別的地區也吃過微山湖的魚,雖然都掛著“微山湖魚館”的牌子,但是幾乎沒有能做出當地味道的魚館。
多年前去過一次體育中心旁邊的魚館,味道很正宗,最有意思的地方來了,朋友介紹說,老闆就是微山湖那邊的人,關鍵是,連廚子都是從當地帶來的,你想想能不好吃嗎?哈哈,原來如此。這說明什麼?地方名吃,還是得當地人來做啊,哈哈。
說在最後
現在交通發達了,人的流動性大了,我們可能隨便就在某個地方看到各種知名小吃,但一是限於食材不地道,二是限於做法不正宗,我們可能還是很難吃到這些知名小吃的原汁原味,要想吃,感覺還是得去當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