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的一天,湖北黃安的七里坪來了一個陌生人,這個人平常從未出現在這裡過,大家都對他投去了異樣的眼光,但是反觀這個陌生的男人,他則顯得十分激動,臉上表現住抑制不住的興奮。
這個陌生男人在村子裡轉悠了很久,摸索了半天,最終停在了一個茅草屋前。似乎是想了很多事情,陌生男人的手許多次探出又收回,始終沒有敲開門。
終於,男人彷彿下定了決心,敲開了這扇門。
門後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婦人,看起來她的歲數已經很大了,看到這個陌生男人,這位老婦人露出了疑惑的神情,詢問道該名男子來這裡幹什麼。
這位陌生男人身穿軍裝,只見他一下跪倒在了地上,對著這位白髮老婦人喊了聲“娘!”
老婦人顯得有些不知所措,愣了很久才緩過神來,趕緊扶起這位陌生男人,表示到自己的兒子很久之前就已經犧牲在戰場上了,他會不會是認錯了。
聽了老婦人的話,陌生男人頓時淚流滿面,他抬起頭看了看老婦人,老婦人的臉上已經生滿了皺紋,歲月讓她飽經風霜。看到這樣的情景,陌生男人哭的更兇了,他表示到,自己就是老婦人的兒子,多年前瞞著家裡去參軍,如今才歸鄉...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少小離家
該名男子便是鄭國仲。
鄭國仲出生於1913年,老家在湖北黃安。鄭國仲的家庭是典型的農民家庭,鄭國仲的出生只為家中帶來了片刻的喜悅,隨之而來的便是如何生活的難題。彼時的中國局勢十分動盪,很多百姓都過著十分艱難的生活,鄭國仲的家庭也不例外。
家中人口多,本來就吃不飽飯,鄭國仲的出生更是讓家庭的經濟情況雪上加霜。年幼時的鄭國仲經常吃不飽飯,儘管他的父母十分努力的工作,但還是僅能餬口。當同齡的小孩子都在學校讀書的時候,鄭國仲就開始跟著父母在田地中幹農活。
稍微長大了一些,鄭國仲認識到,這樣的生活是沒有個頭的,要想改變生活,必須要靠自己的努力。於是,年幼的鄭國仲去了一家裁縫店,給人家當學徒。
雖然沒讀過書,但是鄭國仲很聰明,師父教什麼鄭國仲很快就能學會,也正因如此,鄭國仲幫助家庭改善了生活。但是好景不長,隨著國內動盪的加深,百姓們手中的錢財也都越來越少,百姓們不得不緊衣縮食,哪還有閒錢去做衣服。
1927年,湖北進行了一場成功的起義,那便是黃麻起義。彼時的鄭國仲只有十四歲,但是受革命浪潮的影響,年幼的鄭國仲慢慢地接受到了關於革命思潮的知識。鄭國仲發現,紅軍戰士們心繫百姓,他們是可靠的,於是便決定參軍。
但是鄭國仲的父母都不同意鄭國仲參軍。為了參軍,鄭國仲瞞著父母,偷偷來到了徵兵處,想要入徵紅軍。
彼時的鄭國仲雖然年齡不大,但是十分精明,他之前對紅軍的瞭解其實並不算多,所以在參軍之前,他必須充分地瞭解紅軍這支隊伍。他來到徵兵處,詢問正在值班的戰士“紅軍是做什麼的啊?”
看著眼前的這個少年,值班的紅軍戰士並沒有敷衍了之,而是鄭重其事地向鄭國仲介紹了紅軍隊伍的性質,這位紅軍戰士表示到,紅軍是為百姓們謀福利的軍隊,他們幫助百姓,打倒惡霸,要解放全中國!
紅軍戰士的介紹讓年幼的鄭國仲興奮不已,他認定了紅軍隊伍是一支能夠拯救中國的軍隊,於是當場表示要加入紅軍。或許是看鄭國仲還很小,紅軍戰士還是十分嚴肅地表示到,參加革命不是玩過家家,是隨時都可能有危險的。
聽了這話,鄭國仲非但沒有表示出臨陣脫逃的想法,反而更加堅定,他回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是如何遭受到地主的折磨,回想到自己鄉里的父老鄉親的生活是如何的苦難,他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加入這支革命隊伍,解救全天下的勞苦百姓!
鄭國仲的父母並不知道此事,而且,為了防止父母阻攔自己參軍,加入紅軍隊伍後,鄭國仲甚至不敢向父母告別。
就這樣,鄭國仲開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在參軍之前,鄭國仲並沒有參加過類似的革命組織,所以,當他踏上戰場之後,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事業是如何危險的。在部隊裡,鄭國仲的年齡屬於比較小的那一類,但是鄭國仲不想因此常常受到別人的保護,於是經常鍛鍊自己。
不久之後,鄭國仲成為了一名正式的共產黨員。
1935年3月,蔣介石開展了“川陝會剿”的計劃。為了瓦解蔣介石的計劃,鄭國仲擔任起了策應黨中央主力部隊的任務,彼時的鄭國仲已經不再是那個初出茅廬的小孩子了,多年的經歷讓他變得成熟起來,已經晉升為一名團長了。
為了保證主力部隊順利完成西渡嘉陵江的計劃,鄭國仲負責在蒼溪、儀隴一帶打掩護。為了“圍剿”我軍部隊,國民黨集團派出了一個旅的兵力,而鄭國仲這邊,卻只有一個團的兵力。但即便如此,鄭國仲還是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征程,且最終攻克了敵軍,拿下了關鍵的勝利。
後來,鄭國仲參加了長征。在長征期間,我軍遭受到了很多苦難,有很多優秀的指戰員倒在了長征路上,這讓鄭國仲十分難過。他不怕上戰場,不怕跟敵人拼刺刀,但他最不想看見身邊的戰友倒下。
晚年的鄭國仲經常回憶起長征時期的故事,他表示到,那麼好的指戰員,都倒在了那裡。每每談到此處,鄭國仲總會熱淚盈眶。
長征
長征結束後,鄭國仲跟著大部隊參與到了抗日戰爭之中。在抗日戰爭中,鄭國仲表現得十分出色。1940年,彼時為了圍困我軍,日本人採取了封鎖戰術,這給我軍帶來了很多限制。為了打破敵人的封鎖,鄭國仲決定帶領著部隊衝出去。與此同時,黨中央也正在計劃一場大規模的戰鬥,那便是“百團大戰”。
歸鄉之路
鄭國仲的任務性質可以說是打響“百團大戰”。
在戰鬥前,鄭國仲等人對當地的情況和敵我雙方實力對比做了充分的分析。鄭國仲瞭解到,要想打出一個漂亮的開局,就必須殲滅駐紮在白晉鐵路一帶的日軍。鄭國仲的考慮是對的,因為日軍在白晉鐵路附近派出了大量的精銳軍,除此之外,白晉鐵路還是日軍重要的補給線。俗話說,戰爭中補給線就是生命線,只有擊碎補給線,才有可能打贏這場實力懸殊的戰鬥。
這是一項十分危險卻又十分重要的任務。也正是因為該項任務十分重要,黨中央在經過慎重考慮之後,將這項任務委派給了鄭國仲,由此可見黨中央對鄭國仲的信任。
接到任務之後,鄭國仲也意識到了任務的重要性,於是馬不停蹄地帶領著部隊來到了指定作戰地點。
戰鬥一觸即發。
隨著戰鬥的開展,鄭國仲發現了一些問題,由於該處地點的重要,日本軍隊在該處佈置的軍隊和防守力量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在鐵路附近的日軍都裝備著重火器,火力十分兇猛,戰鬥剛開始的時候,我軍一度被敵人的火力壓得抬不起頭,因此,我軍遭到了嚴重打擊。
艱難的情況並沒有嚇退鄭國仲,他再次分析了局勢,決定組建一支臨時小隊,擔負起突擊的任務。鄭國仲更是以身作則,擔任起這支“敢死隊”的隊長。之後,鄭國仲帶領著戰士們,扛著炸藥包,端著機槍,衝向了敵人,最終瓦解了敵人的防守線。在鄭國仲的鼓舞下,部隊的戰士們都愈戰愈勇。
戰鬥打贏了,鄭國仲完成了黨組織的任務,為“百團大戰”打了一個漂亮的開局。為了表彰鄭國仲在這場戰鬥中的出色戰績,黨中央更是將鄭國仲和他部隊的故事印在了《捷報》上,以此大大鼓舞了我軍計程車氣。
“百團大戰”擊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也大大地鼓舞了我國軍民計程車氣,對此,日軍十分氣惱。為了挽回在“百團大戰”中丟失的顏面,日本人開啟了一系列的報復行動。
1942年春天,日本人展開偷襲戰鬥,在我軍並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瘋狂對我軍展開攻擊。但是日本人不知道的是,他們攻擊的這支部隊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個個都是精英,他們都是鄭國仲計程車兵。
但是,彼時的情況是敵強我弱,為了儲存有生力量,鄭國仲馬上下令組織部隊進行戰略轉移。也正是在這次轉移過程中,左權將軍不幸犧牲。得知了這件事情後,鄭國仲十分懊悔,他將左權將軍的犧牲歸結為自己沒有保護好他,這件事情成了鄭國仲的心結,一直影響著他。
晚年的鄭國仲經常談起這件事,他表示到,自己對不起三個人,一個是左權將軍,另外兩個則是自己的父母。
十多歲就離開了家鄉,這麼多年過去了,鄭國仲始終沒有回過家,甚至連信都沒寫過。很多人不理解鄭國仲這樣的行為,鄭國仲則表示到,自己害怕哪天犧牲在了戰場上,不跟家人聯絡,就是為了讓他們有個念想。
1947年,鄭國仲隨軍打到了黃安一帶,這裡是他的家鄉。
彼時的鄭國仲已經是一名軍隊副司令員了。距離他離開家已經過去了十八年了,十八年,家鄉發生了很多變化,但是鄭國仲卻絲毫不感覺陌生,當他重新踏上故土的時候,思鄉之情是那麼的強烈。
鄧小平和劉伯承得知了此事後,當即讓鄭國仲回家看看。
組織批准了鄭國仲回家看看的請求後,鄭國仲將自己手裡的工作暫時安排了下去,然後收拾好東西就回去了。少小離家老大回,鄭國仲幻想過再次見到家人會是何種情形,但是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母親竟然已經忘卻了自己。
回到家鄉,鄭國仲按照記憶裡的路線摸到了自己的家門口,他想了很多,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家人,儘管他現在算得上衣錦還鄉,但是無論如何當年自己也是不告而別,對於父母來說,這是多麼大的打擊啊,鄭國仲始終覺得愧對父母。
猶豫了很久,鄭國仲還是叩響了門。
開門的正是鄭國仲的老母親,十八年過去了,鄭國仲的母親蒼老了許多,但是鄭國仲還是一眼就認了出來。正當鄭國仲準備開口說話的時候,鄭國仲的母親先發問了“長官,你找誰?”
看到母親已經忘卻了自己,鄭國仲覺得十分難過,正在這時,鄭國仲的父親也走了過來,看到了鄭國仲,也沒有認出來,表示到,自己的孩子十八年前便參軍了,自那以後沒有任何訊息,末了,還詢問鄭國仲有沒有見過他的兒子。
毛主席和鄭國仲
聽到這樣的話,鄭國仲當即淚流滿面,他當場跪了下去,說到:“爹、娘,我就是鄭國仲,你們不孝的兒子回來了!”
十八年的情緒在這一刻得到了爆發,鄭國仲的父母捧著鄭國仲的臉看了好久,終於認出了自己的孩子,然後一家三口抱在一起,放聲痛哭。
鄭國仲是一位優秀的將領,在戰爭時期,他參加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役,且取得了許多光榮的戰績。1955年,鄭國仲被授予少將軍銜。在和平年代,鄭國仲擔任著重要的職務,在工作上,鄭國仲一絲不苟,盡職盡責,同時,鄭國仲不忘盡孝道,無論他去哪裡工作,始終帶著自己的父母。
古話說“忠孝難兩全”,但是在特殊時期,鄭國仲先擇了先盡忠,再盡孝,最終忠孝兩全,可謂是一代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