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一架飛機於延安的機場降落,飛機上一名軍人著裝的老人在眾人的攙扶之下,踏上了這片黃土地。他就是國民黨的首領——蔣介石。1947年的延安之行,是蔣介石一生中唯一一次到訪延安,那時毛主席的解放軍已經早早撤離,給國民黨留下了一座空城。然而,拜訪過延安的蔣介石卻對此次出行後悔不已。那麼,當時已為空城的延安究竟留下了什麼,觸動了蔣介石的內心?這又能反映出解放戰爭中怎樣的冰山一角?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還請各位幫忙“長按2秒點贊按鈕”來個強烈點贊。並且“關注”一下,以後常來,不迷路。
“延安大捷”,讓蔣介石喜悅,胡宗南發愁
1947年3月,一直為戰爭局勢感到愁眉不展的蔣介石終於等來了一條“捷報”。胡宗南在電報中稱:“經過7天激戰,延安已經被我軍攻克”。蔣介石為此大喜過望,不僅要求南京、西安懸掛“青天白日旗”,燃放鞭炮慶祝國軍的勝利,更是表示“自己若有閒暇,定會走訪延安”。
然而,蔣介石的喜悅卻愁壞了胡宗南。當時胡宗南率14萬大軍攻克延安是不假。但是,蔣介石當時不知道的是,早在胡宗南進軍延安之前,毛主席等中央領導幹部早已率領解放軍主力,撤出延安。而留給胡宗南的,不過是一個空城,在電報中所謂的“7天激戰”則純屬無稽之談。此外,胡宗南為誇大戰果更在電報中向蔣介石稱自己俘虜“5萬敵軍,繳獲槍支彈藥無數”,為此他還被蔣介石授予雲麾勳章。可他沒有料到,蔣介石竟然一時興起親自來到延安。如果“延安大捷”一事露餡,不僅自己會被黃埔同僚看笑話,脖子上的腦袋能不能保住都是個問題。
正在胡宗南發愁之際,胡宗南的秘書給了胡宗南一條建議:先在延安設立10座戰俘營,抓來500名村民和1500名國軍計程車兵充當“戰俘”。另外從周邊警署、兵工廠急調“三八式”和“漢陽造”步槍,等到矇混過關後,再把借來的槍“還回去”。
就這樣,一場“虛假的勝利”被胡宗南搞得有聲有色。為了讓蔣介石相信自己戰報的真實性,胡宗南還特地請來了全國各地的記者來到延安,對“延安大捷”大肆渲染。這讓當時在廬山避暑的蔣介石都不由得心頭為之一熱——畢竟,已經有多家國內外媒體向蔣介石詢問“總統會不會到延安走訪了”。如果他以勝利者的姿態,站在昔日中共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在蔣介石看來這是相當有面子的。最終,蔣介石於當年8月,乘坐“美玲號”專機飛抵延安。
一場延安之行,為何讓蔣介石“唉聲嘆氣”?
1947年8月,蔣介石正式準備飛往延安,並且冷哼哼地向身邊的親友撇下了這樣的一句話“來而不往非禮也”。為什麼蔣介石會這麼說呢?——原來,在1945年重慶談判時,毛主席曾受邀飛抵當時國民政府的陪都重慶,並和蔣介石會面。毛主席的重慶之行,讓國內外媒體都高度讚揚了我黨為和平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毛主席的無畏和坦蕩。為此,蔣介石是十分心有芥蒂的。
而在蔣介石正式飛到延安之後,便受到了胡宗南的迎接。為了拍蔣介石的馬屁,胡宗南還特地令人改編了延安當地傳唱毛主席的《東方紅》,並將歌曲中的“毛主席”改為了“蔣中正”。可是,蔣介石在視察延安的過程中便意識到了路上百姓眼睛裡對自己“敢怒不敢言”的畏懼和怨氣,於是便對胡宗南的此番“拍馬屁”很是不以為然,而是自己親自到田間地頭拜訪農民。
後來,據稱蔣介石遇見了一個農民,問他有沒有見過毛主席。這名農民便回答道:“見過。”當蔣介石問他是在哪裡見到的時,這名農民便說:“他喜歡吃棗子,從我這裡買過棗。”蔣介石問他:“給錢嗎?”農民回答說:“給錢,他還問過我喜不喜歡吃辣椒。”當蔣介石問他,那你是怎麼回答的時,農民便說:“我說我不喜歡,吃了會屁股疼。”在聽聞農民的回答後,蔣介石便一言不發地走向了另一處田裡,農民指著一塊田,對蔣介石說道:“毛、周、朱他們,都在田裡種過地。”
隨後,蔣介石便在胡宗南的陪同下,來到了毛主席所居住的窯洞。當蔣介石走進窯洞時,發現毛主席所住的窯洞,和當地農民的住所並無兩樣,甚至不如自己國軍將領一間普通的辦公室。當蔣介石觸控窯洞裡的牆壁時,只見牆壁上的牆皮便和灰塵一起刷刷啦地落在了地上。為此,蔣介石不由得沉重地嘆了一口氣——或許在他看來,他並不理解為什麼毛主席執拗到在重慶談判時放棄“新疆省長”的職務,甘願在惡劣的環境下領導共產黨反抗國民黨的統治,也由衷欽佩他的這名敵手能夠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和自己周旋這麼多年。
當蔣介石走出毛主席的窯洞後,發現在窯洞外面的院子裡還有一臺紡車。蔣介石不禁十分疑惑地詢問胡宗南:“這個是毛澤東的東西嗎?”在身旁陪同他的胡宗南答道:“是的!當時大軍圍困延安,共軍物資非常困難,這個是毛親自紡紗用的。”——在擔任國民黨的“委員長”一職之後,蔣介石自己便再也沒有碰過紡車。在聽完胡宗南的介紹後,他便用手試著搖了搖紡車,但沒過幾下紡車便斷裂了。
在離開毛主席的窯洞後,胡宗南還一一向蔣介石指出了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人的窯洞,但是蔣介石當時估計和毛主席的窯洞並沒有差別,所以便不再進去觀看,而是去了我軍的抗日軍政大學學校裡去參觀。抗日軍政大學,素來有我軍的“黃埔”之稱。蔣介石之所以以黃埔校長自居,就是為了在國民黨裡培植自己的勢力,養成了一批又一批的“得意門生”。但是,在抗大創辦之後,毛主席卻只擔任了教委會主席,而把校長、副校長的位置分別留給了林彪、劉伯承,這讓蔣介石十分不解,於是他便決定親自前往參觀。
在進入抗日軍政大學的教室裡面後,蔣介石發現教室裡的木凳都十分斑駁破舊,甚至連地板都不是水泥硬地。在經過一番參觀之後,蔣介石已經有些感到疲憊,於是便想找一處乾淨的凳子坐下,可最終只在教室裡面找來了一個小馬紮。因為小馬紮太矮,當蔣介石坐下的時候他差點翻了下去,這讓當時在場陪同的國民黨軍官都十分緊張,經過攙扶之後,蔣介石才慢慢地站了起來。
被眾人扶起來的蔣介石,不禁脫口發出一句感慨:“當時我們創辦黃埔軍校,花了很多錢,聘請了很多顧問和專家,為什麼到今天黃埔培養出的軍事人才卻越來越少,這些年共產黨抗大里走出來的軍事人才卻越來越多呢?”蔣介石的一番發問,讓當場所有的人都不敢答話。在一片鴉雀無聲之中,蔣介石慢慢走出了抗大的教室,留給身後軍官們一個悵然若失的身影。
胡宗南“捷報”最終露餡,蔣介石延安之行成自己一生“敗筆”
在蔣介石為期一日的延安之行結束後,便要留在當地的酒店休息。而胡宗南早已安排好了,把蔣介石平時所用的臉盆、毛巾、牙刷、牙杯一一奉上,並且請來了給蔣介石做飯的廚子。但當蔣介石面對這些,在回想起自己在毛主席窯洞裡看到的一幕幕,不由得心神不寧起來。於是,在當天晚上,蔣介石便找來了胡宗南,決定進行新的戰略部署。
蔣介石在面見了胡宗南之後,並沒有盤問關於俘虜、繳獲軍械的事情,這也讓胡宗南不由得鬆了一口氣。蔣介石只是要求他,從今以後不需要在陝北地區“穩紮穩打”了,而是要“下猛藥”“迅速找出匪首”。蔣介石親自叮囑道:“一定要儘快找到毛澤東,否則將後患無窮。”此外,蔣介石還給胡宗南下達了“一個月找出我軍主力和毛主席所在位置”的命令,而胡宗南欣然允諾。在度過了一個心神不寧的夜晚之後,蔣介石便在第二天就離開了延安——而這也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延安之行”。
在蔣介石飛離延安之後,他沒有料到的是:胡宗南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便給他送來了一個大大的“驚喜”。在他下達了對我軍“窮追猛打”的命令後,胡宗南的部隊更加驕傲輕敵,自己對“吹噓出來的勝利”也開始信以為真。1947年8月22日,胡宗南的整編第36師在沙家店追擊我軍的途中全軍覆沒。1947年10月,駐守清澗的國軍整編第76師被全殲,師長廖昂被我軍俘虜——兩個師兵力的折損,這對胡宗南來說是想瞞也瞞不住了。蔣介石為此大動肝火,因為如果真按照胡宗南所說:此時的解放軍應該完全失去了戰鬥力,怎麼可能還反過來殲滅國軍2個師?到1947年底,昔日“讓”給國軍的陝甘寧邊區也被我軍逐一收復,這讓蔣介石此前的“延安”之行在全國和海外面前更像是一個笑話。
而到了1948年2月,解放戰爭的局勢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昔日和國軍“兜圈子”的解放軍終於自陝北南下,逐一解放關中地區,胡宗南再次損兵折將。最終,胡宗南見再也瞞不過蔣介石便主動到南京,向自己的校長“負荊請罪”,而蔣介石雖然想要處置胡宗南,但這已經對當時的戰局於事無補,於是便只將胡宗南撤職留任,而未給予他更重的處罰。但是,此時蔣介石心中的滋味已經是翻江倒海般難受了:自己十幾年前拿下了瑞金,讓紅軍長征,如今又拿下了延安,為什麼共產黨就始終打不倒呢?
或許,蔣介石雖然會為毛主席生活的簡樸所觸動,但是他從始至終都未曾明白的是:毛主席領導下的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屢戰屢勝,是因為他們永遠站在了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在蔣介石和毛主席所見的最後一面中,毛主席曾向蔣介石提出了“土地改革,改善農民生活”的建議,而蔣介石雖滿口答應,但轉身便違背了自己的諾言。在他一生最後的一次延安之行中,他雖見證了農民之苦,卻也從未在隨後做出自己的改變,而這也註定了他將成為歷史江河中被淘汰的沙礫。而站在人民一邊的人,將永遠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