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一
編輯|文史鑑賞
“以不變應萬變,全體將士安營紮寨,先休息他個三天三夜”
1931年6月21日,在國民黨第二次圍剿行動結束之後,不甘失敗的蔣介石特地從南京前往南昌地區,親自率領30萬大軍,企圖對我黨進行第三次圍剿行動。
與國民黨的30萬大軍相比,當時我軍僅有3萬左右兵力,面對著10倍於己的敵軍,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又會作何應對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今天的故事,各位看官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下“毛主席英明”五個大字,讓更多國人看到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威風與霸氣。
在國民黨集結30萬大軍的訊息傳出以後,前線指揮室中的各級將領當即便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對此,坐在一旁的毛主席卻始終沒有開口,而是在心裡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就在眾人還在如火如荼的爭吵之時,許久沒有出聲的毛主席卻突然站起來,徑直走向地圖面前,擲地有聲地說道:
“所有戰士原地休息,先睡他個三天三夜”。
那麼,面對著如此焦灼的戰況,毛主席為何會下達這樣一個命令呢?隨著這一命令的下達以後,最終的戰況又會產生怎樣的變化?
毛主席正在工作
01
自1927年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之後,蔣介石便開始調轉槍頭,對我黨革命根據地進行了大規模的圍剿行動。
但在我黨的精明指揮下,前兩次圍剿最終不得不以失敗而告終了。
1931年6月21日,在接到第二次圍剿失敗的訊息之後。氣急敗壞的蔣介石當即便致電了各軍區長官,並要求他們立刻調集人馬,準備開展第三次的圍剿行動。
但令蔣介石想不到的是,他的這一命令其實早早便被千里之外的毛主席所預料。
早在第二次圍剿結束之時,毛主席便敏銳地分析出了蔣介石之後的反應。
他清楚,面對著前兩次的失敗,蔣介石必然不會輕易善罷甘休。所以在第二次圍剿結束之後,毛主席便未雨綢繆地展開了一定的戰略部署。
只不過,讓毛主席沒想到的是,蔣介石所發動的第三次圍剿行動竟然會來得如此之快。
為了能夠取得第三次圍剿的勝利,蔣介石可謂是下了血本一般。
國民黨軍隊
不僅親率30萬大軍向我軍根據地出發,還特地招徠了一大批的國外頂級軍事專家,想要一舉擊潰我軍根據地。
但很顯然,這不過是蔣介石的一個空想罷了。
在一切準備就緒以後,聲勢浩大的國民黨軍隊便兵分三路,正式向我軍根據地進發。
對此,毛主席也同樣有著一套完整的應敵之策。
蔣介石
面對著蔣介石的大舉進攻,指揮過多場經典戰役的毛主席當即便分析出了其中的利害。
他表示,戰鬥不能拘泥於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應該放眼全域性來進行分析。
所以在國民黨大舉進攻的同時,我軍戰士們也選擇了戰略性的撤退,回到最開始的根據地當中,等待機會伺機而動。
1931年7月1日,敵軍開始向我軍大舉進攻,但當時我黨的第一和第三軍團人數僅僅只有三萬左右,並且由於離第二次圍剿剛剛結束不足一個月,所以整個部隊也還都沒來得及進行休整與補充。
與此同時,毛主席也和紅一方面軍一起從福建轉移到了江西地區。
至於彭老總等人所率領的紅三軍團,則在第二次反“圍剿”結束以後,留在了福建建寧地區開始發動群眾進行籌糧籌款,以此來補給後勤工作。
而蔣介石之所以這麼著急地發動第三次圍剿,很大程度上便是想借此機會,利用著我軍兵力分散的劣勢,直搗紅一方面軍總部。
面對這種情形,我軍自然不會讓其如意,果斷採取以退為進的方針,暫時退出了寧都、瑞金等革命根據地。
也正是我軍的這一戰略撤退,讓蔣介石變得更加自大了起來。
在他看來,想要取得全域性的勝利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但實際上,他卻還是低估了毛主席的運籌帷幄。
毛主席油畫
在第三次圍剿過程中,蔣介石憑藉著人數上的優勢,數次將我軍戰士們圍困于山谷之中。正所謂臨危受命,在這種情況下,毛主席也研究出了一套新型的“磨盤戰術”。
所謂磨盤戰術,便是透過不斷消耗敵人的力量,等他們有所鬆懈之時,再集中兵力一招制敵。
其中,便有這麼一場經典的戰鬥。
紅軍戰士們進行轉移
02
在一個夜色朦朧的深夜,被圍困的紅軍戰士們,從一個沒有被國民黨所包圍的缺口迅速出擊,併成功穿插到了蓮塘地區。
在抵達蓮塘地區以後的第三天,我軍便向上官雲相部隊發起了猛烈突襲。
面對我軍戰士們的突然進攻,毫無防備的國民黨軍隊很快便被打得潰不成軍。
戰鬥油畫
正所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在接連兩次勝利之後,毛主席便果斷下令,向著黃陂地區進行轉戰。
在經歷了三天的急行軍之後,我軍戰士們終於成功抵達了黃陂地區。
而此時留守在黃陂地區的則是國民黨將領毛炳文,面對著我軍的迅猛穿插。毛炳文只好被動地進行了應戰,但結果可想而知,最終同樣是被打得抱頭鼠竄。
在我軍第三次反圍剿開始以後,毛主席親自指揮,將磨盤戰術運用得出神入化。
不與敵人進行正面交鋒,而是以彼之長攻其之短,接連取得了多場偉大的勝利。
但正所謂有人歡喜有人憂,在我軍大獲全勝的同時,蔣介石可謂頭疼不已。
面對著我軍戰士們的屢戰屢勝,蔣介石當即便下令,要求各路大軍開始向黃陂地區進行合圍。勢必要集合兵力,給予我軍一次沉重的打擊。
但此時,紅軍戰士們才剛剛進攻完黃陂地區,需要一定的時間休整兵力。
與此同時,我軍偵察人員也發現,敵軍除了羅卓英、陳誠信率領的4萬大軍以外,國民黨的其餘部隊也從各個方向直奔黃陂而來。
整個局勢可謂是到了萬分危機的地步。
03
除此之外,更為恐怖的是,當時我方兵力僅僅只有三萬人左右,不足敵軍的十分之一。
如果一旦被敵軍包圍在黃陂地區,那麼所造成的後果將不堪設想,甚至很有可能會導致全軍覆沒的局面。
畢竟,經歷了前三次的失敗後,蔣介石此次合圍聲勢浩大,來勢洶洶,近三十萬大軍如洪水猛獸般的向黃陂地區襲來。
然而,面對著這種危機局面,毛主席卻下達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命令。
毛主席劇照
在得到蔣介石30萬大軍就要出兵黃陂之後,毛主席便緊急回到指揮室中開始思考起來。
在經過長時間的斟酌考量之後,毛主席突然下令,全體官兵原地休息,先安安穩穩地睡上三天三夜。
在這一命令下達以後,全軍上下不少官兵都對此產生了深深的疑惑。
雖然有不少戰士都不能理解毛主席此番決定的用意,但是經過前三次的戰役的勝利,所有的紅軍戰士都無比堅信著毛主席的決策。
他們清楚地知道,只要有毛主席在,那麼奇蹟便一定會發生。於是在戰鬥爆發前夕,奇怪的一幕便發生了。
只見在敵軍三十萬大軍匆匆趕往黃陂之時,紅軍的三萬戰士們卻宛如沒事人一般,安安心心的原地休息了三天。
而在三天以後,讓人更加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
三天時間一到,國民黨的軍隊卻並未如期而至。而此時,我軍將士們卻早已精力充沛,在此等候多時了。
但實際上,如果在這三天中,敵軍真的能夠提前趕到,那麼對我軍來說無疑是一個嚴重的危機。
可讓人意外的是,敵軍的一切動向卻都和毛主席預料的一模一樣。哪怕是三天時間已過,也沒有看到敵軍絲毫的身影。
那麼,毛主席為何能夠如此清楚地知曉敵軍的一切動向呢?
04
其實,這還是因為毛主席有著絕頂的聰明才智。
早在敵軍調到之前,毛主席便已經把蔣介石的心思給吃透了。因為在此之前我軍採取的戰術都是,能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進行戰略性撤退。
所以在蔣介石看來,自己親率30萬大軍前來,那麼我軍一定會進行全力撤退。而為了提前阻斷我軍的撤退路線。
所以蔣介石在下令行軍以後,還命令著部隊提高警惕,時刻提防著我軍的穿插戰術,而這也就無疑讓他們的行軍速度大大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想要三天抵達黃陂地區,無疑是一個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正所謂不打無準備的仗,除了猜透蔣介石的心思以外,毛主席還有著另一項打算。
早在我軍抵達黃陂地區以後,毛主席便親自偵察過周邊的地形。
他發現,就算敵人的大軍到來,最多也就是佔領一些村莊要道,在這叢林茂密的大山中,國民黨大軍顯然是不可能全部照應。
所以在毛主席的英明領導下,我軍戰士們一個個休整完畢,精力充沛。而反觀敵軍,則早已經是疲憊不堪了。
於是在一個夜色蒼茫的夜晚,藉助著山林的掩護,紅軍將士們在翻越幾座大山後,便成功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
而此時的國民黨軍隊因為奔波勞頓還正在呼呼大睡。所以等到第二天天還沒亮,毛主席便下令我軍戰士們藉助著山林的掩護隱蔽起來。
之後,隨著毛主席的一聲令下,我軍戰士們宛如猛虎下山一般,向著國民黨軍隊猛撲過去。
面對著我軍的猛烈進攻,那些早已疲憊不堪的國民黨軍隊,很快便被打得潰不成軍。
最終使得國民黨的17個軍團,近乎3萬人被殲滅。同時也徹底粉碎了蔣介石第三次圍剿的計劃,為我軍戰士的發展帶來了新的轉機。
而此次戰役中,不僅向國民黨軍隊展示出了我軍的英勇無畏,更是將偉大領袖毛主席的運籌帷幄展現得淋漓盡致。
結語
時至今日,我們雖然處在了和平年代,但正所謂歷史不可忘,吾輩當自強。
在之後的生活當中,我們要始終銘記歷史,並將其化作一股精神力量,不斷砥礪著我們奮勇向前,為祖國的繁榮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