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甲午海戰,定遠艦沉沒124年終於被找到,艦上遺物讓人潸然淚下
2017年,山東水下考古隊在威海進行著緊鑼密鼓的工作,突然一個工作人員大喊:“找到了!”許多考古人員聞聲都前來檢視,看著埋在泥沙中的沉船遺骸,工作人員激動萬分。
經仔細對比,最終確定這艘沉船便是100多年前在甲午戰爭中沉沒的定遠艦,所有的考古人員都欣喜萬分,翹首以待,想看看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艦隊上到底有些什麼?
然而當他們看到艦上的遺物時,卻一個個目瞪口呆,最後都掉下了眼淚。那麼,考古隊員們究竟看到了什麼?定遠艦上又發生著怎樣的故事呢?
1874年,日本藉口替琉球船民報仇悍然出兵臺灣,清政府武立反抗,只好簽訂了《中日臺事專條》,並向日本賠償了50萬兩白銀,來換取日本從臺撤兵。
經過此事後,清政府受到了刺激,召開了一場海防大會議,這場前所未有的討論持續了7個多月,最終決定以每年400萬兩銀子,在南洋和北洋各建一支現代化的艦隊。
為了保證這支艦隊能夠阻擋日本的海軍,清政府特意從英國和德國分別訂造了幾艘艦艇,其中包括炮艇、巡洋艦、鐵甲艦,種類非常的豐富。清政府給這些艦艇分別起了名字,其中一艘鐵甲艦則被命名為定遠。
自從清政府買了這幾艘艦艇後,就認為可以高枕無憂了,但卻沒想到這樣的艦隊根本無力抵抗外國的入侵。1884年8月23日,法國的6艘軍艦突然偷襲馬尾港內的福州船政水師,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馬尾港內的11艘艦船9沉2傷,700多名官兵犧牲,馬尾港水師幾乎全軍覆沒。清政府的官員知道這件事情之後非常的震驚,他們花了大把的銀兩買來的艦艇怎麼說沉就沉呢?
對於這件事,清政府又召開了一場海防大會議,會議反思了馬尾海戰失敗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從國外訂購的幾艘船艦比不上法國的軍艦,而且清朝的水師素質也不夠。
根據這兩點,清政府命李鴻章從北洋精煉一支水師,並從英國、德國訂造了訂造了兩艘穿甲巡洋艦與裝甲巡洋艦。隨著外國艦艇的加入,北洋海軍正式成立。
北洋海軍由25艘軍艦組成,總排水量在4萬噸,在編軍官315名,是當時東亞第一,世界第九的海軍艦隊。
為了訓練海軍艦隊水師,清政府還聘請了英國的海軍軍官來擔任教官,此時的北洋水師訓練渙散,士兵的軍事素質低劣,尚未形成戰鬥力,整頓起來非常的艱難。
儘管訓練非常艱難,但英國軍官面對清政府豐厚的報酬還是願意努力,在英國教官的嚴格要求下,北洋艦隊官兵的軍紀煥然一新,陣容非常的整齊,已經有了初具規模的戰鬥力。
1886年,定遠艦到日本的長崎進行補給維護的時候,在日本朝野引起了一陣恐慌,日本政界沒想到清朝竟然這麼快就有了這樣的堅船利炮,他們認為清政府一定會對日本發起報復,因此把定遠艦等艦艇當做假想敵,不斷髮展自己的海上實力。
此時的清政府也沾沾自喜,還舉行了一次海軍大檢閱,由李鴻章親自主持進行,看到北洋艦隊的演練,李鴻章認為鞏固現在的海防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北洋艦隊中有定遠艦這樣的鐵甲艦和眾多新型的巡洋艦,以及訓練成熟、配合默契的海軍官兵們。
儘管中日矛盾還在不斷升溫,但廣大的眾海軍官兵卻仍持有樂觀態度,在北洋水師官兵們的眼中,他們完全有實力與日本海軍決一死戰,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自從日本政府在長崎見識了清朝的幾艘戰艦後,便不斷髮展海軍勢力,而清政府鼠目寸光,從1891年開始就停止訂購外國軍艦,在軍艦的噸位、火炮數量、速度上已經完全落後於日本海軍。
1894年,朝鮮內部爆發了起義,請求清政府派兵鎮壓,當中國軍艦來到朝鮮豐島的時候,突然遭到了日本軍艦的突襲,一艘巡洋艦直接被炮火擊中,當場就燃燒殆盡了。
為了回擊日本海軍,北洋水師積極備戰,抓緊訓練,北洋水師的提督丁汝昌還對士兵們說:“人哪有不死的?但是我們希望死得其所,死得值!”
士兵們聽了紛紛響應,渴望能夠在與日軍的作戰中一雪前恥。
9月17日上午,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發現日艦成魚貫縱列陣逼來,他立即下令幾艘艦隊擺出雁行陣迎敵,以求發揮個艦隊的重炮的火力。
定遠艦率先打響了第一炮後,剎那間,炮聲隆隆,硝煙瀰漫,這場驚心動魄的黃海戰役正式拉開了序幕。
日先鋒艦隊直接朝著北洋艦隊的正中間衝了過去,但是看到北洋艦隊來勢洶洶,便轉舵向左,橫越在北洋艦隊陣前。日艦轉向後,將右側暴露在了北洋艦隊的正前方,鎮遠艦抓住時機,一發炮彈擊中了日艦,炮彈在甲板上爆炸。
日艦為了擺脫不利的地位,直接撲向了北洋艦隊的右翼,右翼的兩艘戰艦已經有13年的艦齡了,是北洋艦隊中最弱的連個艦隊,但是他們不畏強敵,同日艦先開了殊死搏鬥,但是因為速度遲緩、火力不足,最終中彈起火。
與此同時,北洋艦隊也將日艦中速度遲緩的幾艘戰艦攔了下來,定遠艦率先發起進攻,鎮遠艦則進行攔截,幾艘日艦被打得無力逃脫,這時,日艦隊立刻派了幾隻艦艇前去支援。
很快,日艦中的 主力便憑藉著優越的速度不僅救出了隊友,還繞過了北洋艦隊的右翼到達其後背,與先鋒的四隻艦艇對北洋戰隊形成了夾擊的形勢,使得北洋艦隊陷入了腹背受敵的不利境地。
屋漏偏逢連夜雨,提督丁汝昌也在指揮作戰的時候受傷了,但是他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在進行了簡單的包紮之後,仍然到甲板上鼓舞士氣,但因為傷勢比較嚴重,根本站不起來,丁汝昌便坐在甲板上。
提督大人負傷了都不肯休息,定遠艦艦長劉步蟾考慮到丁汝昌的身體,便請求代替丁汝昌指揮,而丁汝昌也認為劉步蟾是個優秀的水師,於是,便把這個任務交給了他。
在劉步蟾的指揮下,北洋艦隊與日艦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儘管北洋水師用盡了全部的努力,但是在先進的日艦面前,還是漸漸落於下風,關鍵時刻,致遠艦衝鋒陷陣,毫不退縮,即使已經重擔累累,船身傾斜,但致遠艦還是開足馬力撞向了日軍軍艦。最終,全艦的二百多名軍官壯烈殉國。
致遠艦沉沒後,附近的濟遠艦艦長看到致遠艦的殘骸後驚恐萬分,他害怕自己也被日艦擊中,竟然在北洋艦隊萬分危急的時刻轉舵逃跑了。在逃跑的過程中,正好遇見了頑強抵抗的揚威艦,揚威艦的艦身已經在下沉,但是仍然在放炮擊敵。
濟遠艦不僅沒有營救揚威艦,甚至還因為慌忙逃跑而將揚威艦給撞沉了。廣甲艦看到濟遠艦逃跑之後,也隨之逃跑,因為慌不擇路,在逃跑的途中觸礁擱淺了,艦長見狀快速棄艦登岸,逃命去了。
北洋艦隊本就不敵,現在又逃跑了兩艘戰艦,情況更加糟糕,定遠、鎮遠被五艘戰艦包圍,但是兩艦的官兵毫無懼色,劉步蟾作戰果敢,指揮靈活,這才讓定遠艦沒有像其他戰艦一樣被擊沉。
黃海戰役結束後,北洋水師損失慘重,好在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猶在,主力沒有遭受到致命的打擊,這讓日軍怎麼甘心,他們決定對北洋艦隊的主力進行攻擊
1895年2月4日夜間,日本的魚雷艇悄悄駛入定遠艦停泊的港口,並對定遠艦發起了偷襲,由於定遠艦毫無防備,因此這次的偷襲非常的成功,定遠艦受到了重創,艦內的幾十個人全部遇難。
北洋水師迅速對定遠艦進行搶修,之後擱淺在了劉公島東部的港口。此時的日軍仍然沒有放棄對定遠艦的攻擊,幾天後,日軍對劉公島發起了海上進攻。劉公島戰鬥中,日軍進攻兩大軍港的岸防設施,清軍雖坐擁主場之利,但行動遲緩、首尾不能相顧,炮臺守軍每每陷入寡不敵眾的境地;日軍雖是客場作戰,卻可以從容不迫地來回排程、圍點打援,最終,擱淺在劉公島的定遠艦被炸燬。
定遠艦被炸燬後,日軍將一些艦上的物品帶到日本進行公開出售,由日本香川縣知事小野隆助以3萬日元的價格買下,從1895 年至 1898 年陸續拆解運輸回日本,其中大量建材當作廢舊物資變賣,少量則被小野隆助留下當作建築構件,在其故鄉福岡太宰府修建了一座私人住宅,命名為“定遠”館,作為日海軍的戰利品展覽。
自此,這支北洋水師中的主力艦隊徹底在劉公島附近消失了。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教育後人,慰藉英靈,國家有關部門曾先後三次試圖打撈定遠艦。但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最終都沒能實現。
直到2017年,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對甲午沉艦展開調查,開展了威海灣的水下考古工作,在考古人員的努力下,終於在一片泥沙中找到了一艘戰艦的殘骸,經過與致遠艦、經遠艦水下考古發現的遺物比對,結果一致,初步斷定是甲午時期一艘重要戰艦。
為了進一步瞭解這艘沉艦的身份,山東水下考古中心翻閱了大量的文獻,並對沉艦周圍進行發掘,根據日本解密的相關檔案,最終確定了這艘殘骸正是定遠艦,考古人員激動萬分,立即將定遠艦殘骸周圍遺留的物品進行清洗。
當考古人員看清這些物品的時候不禁潸然淚下,這些遺留的物品中不僅有炮彈等武器裝備,還有茶杯、皮帶、青花瓷碗等生活用品。
而根據日本人的說法,他們在打撈定遠艦時,在水下看到了一箇中國士兵的骸骨,他的雙手仍然在緊緊地握住船舵,保持著生前的姿勢。結合日本人的這個說法,再加上這些遺物,這無不代表著定遠艦上曾有著許多鮮活的生命。
北洋水師們可能在經歷了一天辛苦的訓練之後,在定遠艦上端著茶杯,眺望著遠處的大海,渴望能有一天驅逐列強,國家變得繁榮富強。不幸的是,他們卻生在了一個最糟糕的年代。
正是由於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的腐敗無能才造成了定遠艦的沉沒,以及眾多北洋水師的犧牲。
在戰前,日本不斷髮展自己的海軍實力,並且動員全國之力決戰,而清政府則是漫不經心,以為自己的北洋水師天下無敵。而當時的清政府海軍除了北洋水師,還有南洋、福建和廣東水師,但是他們之間卻互不統帥,在戰爭期間,幾個水師眼睜睜地看著孤軍奮戰的北洋水師在黃海戰敗。
定遠艦這個名字是李鴻章起的,他希望遠方的邊疆能夠安定,海疆能夠安定。這個願望在一百多年後的新中國終於成為了現實,21世紀以來,中國的艦艇不斷下水,海軍實力逐年增強,再也沒有哪個國家敢到中國的海域內肆意妄為,這對那些戰死的北洋水師來說也算是一種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