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寫南方集中供熱的時候,挖過一個坑,說可以和大家聊聊我瞭解的歐洲住宅供熱,其實這個話題很大,我只能就我瞭解的,跟大家閒扯一下,歡迎有熟悉歐洲供熱的朋友們補充。
既然話題大,我們就分幾個視角來管中窺豹,看看我們國內的一些熱點話題,碎片化地聊一聊在歐洲的狀況是怎麼樣的。
- 集中供熱與獨立採暖系統
這裡說的集中供熱是中式的技術術語,英文術語應該是 District Heating。
集中供熱在北歐三國,是主流的採暖形式,而且也在不斷進化:多種能源、低溫管網、控制與水力平衡、戶式換熱站等等新東西,也在不停地演化。 但基本上北歐三國都實現了集中供熱的熱計量,按熱量收費。
在西歐,集中供熱(district heating)的普及率很低,只有一些區域性地區,例如法國巴黎以及一些因為歷史原因形成的集中供熱有一點佔比的區域:東歐,包括德國的東德部分。
其他西歐國家,例如英國、法國、德國的西部、低地國家(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幾乎都是獨立採暖系統,在住宅裡分戶的壁掛爐為主。 尤其英國,是歐洲最大的壁掛爐市場,每年160萬臺上下,和中國不算煤改氣的市場體量差不多大。
也有一些住宅和公共建築一樣,整棟樓設一個燃氣鍋爐房,做成老外口中的“central heating”,但是和中國的集中供熱不是一個概念。這幾年有個趨勢就是這些小鍋爐房在改造的時候,往往用級聯的壁掛爐替換掉原來的落地老式鍋爐。
2. 鍋爐採暖與熱泵採暖
熱泵在歐洲這幾年市場挺紅火,頭部的公司有大金歐洲、Nibe和我們集團 Groupe Atlantic,增長非常好。 但總體上而言,熱泵因為其技術性質,還不足以在短時間內替代鍋爐採暖,而且整體上市場體量比鍋爐市場體量小了一到兩個數量級。但是在歐洲政府減碳的政策下,熱泵市場預計增長會很好,歐洲所有的鍋爐廠商也都在“恐慌式”地發展熱泵業務。
其中,法國是熱泵最大的市場。 北歐、德國算是比較大的熱泵市場。 得益於法國核電發達,熱泵在法國普及速度很快,替代原來的電採暖:法國曾經是電採暖市場的大國,無論發熱電纜和電散熱器,市場很大,現在雖然在能源政策限制下萎縮,但仍然很大。 也有很多優秀的產品和品牌。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歐洲的熱泵和中國的熱泵兩聯供幾乎是兩個物種了,歐洲熱泵供熱效能很好,多為單獨採暖、或者採暖+熱水應用,這些年也有公司開發了帶製冷功能的產品,但製冷效能普遍偏弱。 而國內的熱泵主要是冷暖兩聯供,而非常少有單採暖和採暖加熱水的機型,製冷效果超強而供熱效能弱於歐洲熱泵。
3. 地暖與散熱器
幾乎所有的新建住宅(雖然歐洲新建住宅市場也不大),都是地暖了。 即使是老住宅改造,要不全部改地暖,要不起碼在衛生間、玄關、廚房等地方區域性加點地暖,完全維持全散熱器系統的佔比不高,基本都是相對低端的使用者。 散熱器的銷售基本都靠替換和改造市場了,小品牌散熱器廠家,日子都不算好過。 這點和國內北方的採暖市場有點像。
另外稍微提一句的是,歐洲散熱器配套恆溫閥的比例真得是很高,幾乎100%。 散熱器市場基本也是以鋼製板式散熱器為主,鋼柱和鑄鐵散熱器在歐洲反而算是高階產品了。
4. 舒適度和節能
因為能源價格高,無論是燃氣還是集中供熱、電力,採暖費用,即使對於富裕的歐洲國家居民,也算筆不小的開支,所以普遍歐洲供熱都在節能上做了很多工作,居民也有日常的意識,合理調控室溫,節約能耗。 節能的意識,一方面是歐洲社會輿論上比較重視,畢竟主要的歐洲國家能源都不能自給自足,要靠俄羅斯,另一方面真得是因為貴,所以節能。
以至於我在歐洲住酒店,進門第一個動作就是把溫度調上來,總覺得有點冷,但第二天打掃衛生的來過後,準給你調回18-20度,相比較我在北京享受二十四五度的集中供熱,我這個怕冷的人,總是覺得歐洲採暖不舒服,太冷。 原來只是以為酒店這樣,後來去過兩個同事家,也是涼冰冰的,家裡還穿個毛衣或者薄羽絨背心。
但是很奇怪的是,歐洲居民使用採暖的季節會很長,我問過幾個同事,基本都是從頭年9月開採暖,一直到第二年5月才停,很多人採暖超過了半年。
5. 冷凝爐與非冷凝爐
這點,很多朋友可能知道,傳統意義上的歐洲國家非冷凝爐基本退出了市場,都是冷凝爐了,只有在一些非常特殊的情況下,例如壁掛爐煙道是用的公共煙道,而公共煙道是按非冷凝爐安裝的,不耐腐蝕,這種情況下,是允許使用非冷凝爐的。這種情況如果使用冷凝爐,要改造整個公共煙道,一個是造價高,另外一個是還要牽扯其他人家的鍋爐改造。
所以歐洲鍋爐品牌都停止了在非冷凝爐上的新產品研發和投入,把精力放在冷凝爐或者熱泵上了。 冷凝爐上在不斷地推陳出新:更好的控制、帶有聯網功能、燃氣自適應、更高效的燃燒和換熱等等。
今天就想起來這些,改天有時間,想到那裡就補一點,如果有朋友對哪個話題感興趣,也請評論區留言。
鳥叔隨筆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