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1972年初,中國政府正在為美國總統尼克松秘密訪華做最後細緻而緊張的準備工作。中國外交部門顯得特別繁忙,許多事情都要請示周恩來總理,都怕總理不放心。周恩來總理又要及時地向毛澤東主席彙報。主席說:“慢慢來,彆著急。”《參考訊息》報少有地出了一次錯,把“彆著急”印刷成了“別招急”,這可把不少中學教師搞懵了。
要知道,《參考訊息》這份報紙,是那時候中學教師揣測時局的指南針,而且它的文筆也最適合中學教師的口味。時值文革後期,《參考訊息》是十分權威又帶點神秘性的報紙,在中學教師眼裡,它既要及時報道國內外重要新聞,還要有理有據地進行分析,而且手法要十分委婉,類似以“春秋筆法”分析現實現象,難度不可謂不大。
那天天氣不錯,嫣紅的夕陽與赭紅的山坡渾然一體,初春的暖意正在喚醒中學教師一向被壓抑的思維。某中學的老師相約晚餐之後去散步。其中一個姓馬的語文教師先說:“甄老先生,你注意到了沒有?今天的《參考訊息》把著急寫成招急了,老先生你怎麼看這個事情?”
甄老先生慢條斯理地回答道:“我也看到了,這可不是個之乎者也的事情。”接下去,眾老師們開始各抒己見,概括起來大概有兩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參考訊息》是不會錯的,也不敢錯的,既然是偉人這樣用詞,也許這個“著急”和“招急”以後就可以通用了。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前面的“慢慢來”大有深意。因為以前凡事都提倡“只爭朝夕”,現在為何要“慢慢來”呢?所以,也許在蘊釀著一件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情。特別重大的事情當然得慢慢來,性急吃不了熱豆腐。這其實是受“紅學家”研究思維的影響,用的是“發隱掘微”的方法。
後來的事實證明,眾儒們的這種揣測,一半對了一半沒對。不久,隨著尼克松的訪華成功,就證實了“慢慢來”確實在當時是在蘊釀一件劃時代的大事,證明了眾儒們具有敏感的政治嗅覺。一半不對,是“彆著急”成了“別招急”只有印刷的一個小誤,第二天的用法還是“著急”。
這是一件已經過去了幾十年的小事情,那時候的中學教師都是住校的,只有每個星期日休息一天才回家一次。他們的心思除了用在關注國內國際大事,就是用在咬文嚼字明確字詞的含義是否有新的用法,一句話,他們是真正的為人師者。聯想到現在的中學教師,他們不少人開著小車上班,下班後又開著小車去家教撈外塊,或者在家裡開啟電腦研究他們的股票,一週休息兩天也都在為自己的利益忙乎,對這種不良風氣國家政策屢禁不止,有些教師名義上是教師,而實際已經成了商人,這不能不令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