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報道稱,日本國內個人證券賬戶數量在2021年9月末已經達到2976萬個,預計將在2022年突破3000萬。報道稱,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對未來的不安增強,因而有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感到有必要做證券投資。
但去年在日本股市賺錢的股民並不多。根據日本金融廳釋出的金融報告,2020年3月時的股民盈虧狀況顯示,只有30%的活躍賬戶是盈利狀態,其他的都處於虧損狀態。
一位28歲的日本女性向《環球時報》駐日本記者展示了自己2021年的股市“戰績”。在她展示給記者看的一個理財APP上,唯一一隻仍然保留著的股票上方,赫然顯示著損益額,綠油油的幾個數字“-35275(日元)”(約合1938元人民幣)。她說,“這只是一部分。以前我主要投資基金,去年開始炒股。但是,作為萌新股民,我一時衝動居然嘗試槓桿,6個月虧損43萬日元!現在我已麻木了。”透過計算得知,該女士2021年在股市共虧損46.5273萬日元(約合2.5575萬元人民幣)。
當記者問她2022年預計如何調整理財方向時,她說,“短期內我應該不會再炒股了,即使再進股市也絕對不用槓桿。原本還想嘗試炒一炒美股,但考慮到世界各國的疫情都不明朗,新手要在股市上賺錢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我已經冷靜下來了,還是繼續投資基金吧”。
相較於變幻莫測的股市,一部分日本民眾選擇了目前較為熱門的“樓市”。記者身邊就有不少華僑華人朋友和日本人投資了房地產。有人選擇投資套房,也有人選擇投資獨棟別墅、公寓樓、民宿以及房地產投資信託。
一位投資民宿的日本人告訴記者,在赴日旅遊正盛的2018年,他將自己在東京都青梅市的房屋改造為民宿,前後費用大約為460萬日元。2018年7月正式開始運營該民宿,下半年的收益為300萬日元左右,利潤達到230萬日元左右。總體來看,在疫情前,用於民宿的投資已經全額收回,且有盈利。2020年疫情開始後,上半年的確幾乎沒有收益。然而在2020年下半年,日本政府開始鼓勵民眾外出旅行、消費,促使民眾適應了新冠疫情下的“新生活模式”。從那以後,因為疫情希望逃離人口密集大都市的日本民眾,反而更願意選擇相對偏僻的民宿居住。由於海外遊客無法進入日本,這位朋友經營的民宿則提供了更多的當地觀光旅遊嚮導,最佳化民宿服務,根據季節調整宣傳策略。儘管仍然處於疫情之中,卻創造著穩定的收益。
日本大和綜合研究所近日釋出的《2022年日本經濟預測》顯示,2022年,日本實質GDP增長率預計將達到4.0%,與歐美國家的GDP增長率處於同一水平。其主要的正面影響因素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採取的經濟政策效果以及個人消費、裝置投資的增長。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日本的普通民眾考慮學習更多的投資方法。除了投資股票、房地產之外,還有部分民眾選擇投資國債。國債有著風險極低、靈活性強、初期所需資金少的優點。當然與此相對的,就是收益相對也會少一些。還有人考慮透過副業增加收入。日本厚生勞動省此前一項面向20歲到65歲日本人的調查顯示,9.7%以上的人擁有副業。日本民眾發展副業的最主要原因,是為了維持生活水平或增加收入。▲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蔣 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