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國氫彈,大家都知道爆炸成功是在1967年6月17日。伴隨著一聲巨響,羅布泊上空出現了兩個“太陽”,中國第一顆氫彈空投爆炸試驗成功,當量是330萬噸。然而,將氫彈戰術核武器化,中國用了近5年時間。1972年1月7日,隨著一朵蘑菇雲的升起,中國終於擁有了實用化的戰術氫彈,可以對包括裝甲叢集、後勤樞紐等目標發起戰術核打擊,強化了中國的國防能力。
兩次氫彈爆炸的區別在於,將中國核武器水平從戰略水平精準到戰術水平。凡事做到精準都很難得,比如戰爭的“外科手術刀式的打擊”,自媒體的“精準引流”,當然還有政府的“精準扶貧”。發展戰略核武器更多的是解決產業問題。就是說自己掌握了相關技術,國家的工業化水平得到了長足進步。核彈都可以造,很多常規武器的工業,當然也就比較完備了。戰術核武器提供不僅是戰爭上的需要,更是政治上的需要。
戰術核武器包括配備有核彈頭的重力炸彈,短程導彈,炮彈,地雷,深水炸彈和魚雷。可以看出來,戰術核武器,一般情況下,爆炸力較小。但是戰術核武器給對手的威脅,卻是最大的。前面有“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及它們的盟友為核軍備競賽,很大部分也是戰術核武器競賽。後有最近,中國、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五個核武器國家領導人共同發表一份《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宣告》,主要也是針對戰術核武器的使用和擴散。
畢竟,光說核試驗爆炸當量的話,誰也沒有具體感受。這個世界感受過核彈爆炸當量的人也就只有日本人了,當然多次感受的還有高階生物--哥斯拉(日本人創作的系列電影)。日本除了被原子彈轟炸過,還感受過多次核洩漏。很多人說威脅中國最大國家是美國,也有的人說是俄羅斯,還有說印度的。從我個人來看,還是日本。
日本雖然沒有戰略核武器,更沒有戰術核武器,但是卻擁有數量巨大的核電站,到2020年初執行的有33座核電站,雖然韓國也有24座核電站(資料來源原子能機構2020年報告)中國內陸地區共有在建和執行核電機組71臺,其中執行機組52臺(截至2021年10月31日)。數量來說,日本不算多,但是日本處於地震帶,世界發生的核事故中,多次出現日本的名字。
在這些大型事故後,產生大量核汙染及核廢水,日本曾多次被批露,偷偷排放核廢水。福島第一核電站災難發生後,被汙染的冷卻水不斷從受損的反應堆滲漏出來。這些滲漏出來的核汙染廢水目前被儲存在大約1000個水箱中,總重約137萬噸。2022年年底,水箱的容量將達到極限。2021年的時候,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宣佈,不會推遲排放廢水。依照計劃日本將從2023年開始,用數十年的時間逐步將這些廢水排放到海洋中。
日本稱排放的汙水都是經過處理的,已經去除了其中多種放射性元素,除了一種叫氚(氫的同位素之一)的放射性元素。原因是,全世界目前還沒有除去廢水中這種元素的技術。日本聲稱是按照慣例排放,利用海洋的作用去稀釋。由於氚的放射性半衰期為12.43年,所以日本專家也認為2023年排放對人類健康和海洋環境的危害很小。
如果嚴格按照30年預定週期來排放,汙染會小一些,不過花費巨大。福島核事故發生到2021年2月,賠償金就超過5000億人民幣,之前預計處理費用總額將達50萬億至70萬億日元(約合4500億至6300億美元)。當下全世界疫情依舊肆虐,經濟不景氣,經濟上日本承受的起嗎?
歷史經驗,日本發動戰爭多少都採用偷襲的方式。無論是1592年侵略朝鮮,還是1894年豐島海域偷襲清軍運兵船高升號,還是1904年日俄戰爭突襲旅順,亦或是1931年偷襲東北軍北大營,再到1941年偷襲美國珍珠港。歷史程序上來看,日本人值得信任嗎?
鑑於以上兩點,我對日本政府和企業的表態,持懷疑態度。大量廢水排入大海,對我國來說影響惡劣。我國擁有大陸海岸線1.8萬公里,島嶼海岸線1.4萬公里。核廢水流入海洋,我國沿海地區首當其衝,不管是漁業還是食品安全。全球能源短缺問題日益嚴峻,日本更甚,什麼時候再弄出一個“福島”也不是沒可能。
所以我說中國今天依然面臨核威脅,而且主要來自日本。核戰爭也許不會突然發生,但是核廢水保不齊就突然排放。如果你有其他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