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幾歲那會兒,覺得夏天比冬天好,一根雪糕一臺空調,一天就能很完美。後來年齡慢慢大了,對空調的感情反而越發複雜起來。現在自己已經快三十歲了,身邊的人也多是三四十歲的人。我們普遍覺得,夏天是個很糾結的季節——不開空調太熱,開空調又怕冷怕風。
慢慢地對空調的使用也總結出一套經驗來:使用空調製冷時做下面這五種改變,不僅空呼叫起來更舒服,也會更省電。
調整風向與風速
一吹空調就難受的人,千萬千萬不要被空調直吹,你的所有難受,都是空調風帶來的。空調風和普通的風不同,它的溫度非常低(不是你設定的溫度,要比設定溫度低得多),溼度非常大。別說是人,就算是個小牛犢子,在空調下面一直吹著都能吹出病來。
與空調風有關的設定,就是風向與風速。風向設定,首選朝向天花板吹。這樣冷氣吹出來可以自動下沉,讓房間迅速降溫,更舒服也更省電。但如果向上吹的話會吹到人,則可以改變一下出風角度——當“吹天花板”與“不吹人”相悖時,應該放棄前者,首先保證不吹人再說。
風速要降到最低,有的人說“我明明感覺不到風,為什麼在空調屋裡還是難受?”你感覺不到不代表不存在,一點小風,足夠把你吹得頭疼腦熱。
搭配配件
現在的戶型中,房間面積越來越小。這就導致無論空調出風口怎麼調,都能吹到人。這個時候,就可以選擇一個空調配件了——擋風板。
就像上圖這樣,一塊板擋在空調正前方。透過調整擋風板的角度,讓空調風吹向更刁鑽的方向。家裡有老人孩子的,非常建議買一個。我家就有一個,使用過程中“能感覺到溫度下降,但是感覺不到一點風”,這句話是我老媽體驗以後發出來的感慨。
使用擋風板,會影響空調的製冷效果。耗電量會增加、製冷速度會變慢,所以擋風板並不是首選。但一旦對空調直吹不適應時,也建議你不要過分糾結這些。和健康比起來,什麼耗電量、什麼製冷速度,都不值一提。
多種工具共同製冷
有不少人跟我抱怨過:我家空調開26℃就冷的不行,開27℃就熱的不行。我說你開成28℃,然後再開啟一個電風扇試試。沒有人規定,不能在空調屋裡用電風扇,你說對不對?
其實在空調屋裡開啟電風扇是有好處的,一來可以讓室內空氣迴圈速度加快,使空調的製冷速度增加。二來風也可以讓人感覺到涼爽,空調的設定溫度就可以適當增加了。這兩種情況,都有利於降低空調耗電量。
電風扇吹出來的風是室溫風,所以不會像空調風一樣有那麼大的傷害。如果實在是怕風,可以讓風扇對著牆壁、天花板吹,只要房間裡的空氣迴圈起來,我們依然能夠感覺到涼爽。
加溼!加溼!加溼!
注意觀察空調外機:每隔一段時間,空調外機旁邊的冷凝水管裡,就會向外流很多水。這些水,都來自於室內的空氣中。想一想,室內空氣損失掉這麼多的水分,那空氣溼度一定會大大下降。
所以在空調房裡待久了,我們總會感覺到頭暈腦脹、口乾舌燥。更重要的是,乾燥的空氣不利於保溫,雖然會讓人覺得清爽,但時間稍長一點,便會有種種不適出現。所以在空調房裡加溼,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我甚至覺得,空調和加溼器就應該打包出售。開空調必開加溼器,是對健康的負責,也能增加空調使用中的舒適性。
選擇合適的空調
前面四點適合所有人,最後這一點,只適合還沒買空調的人,或者正打算換空調的人。在選擇空調時,注意三點,可以選到更舒適的空調。
1.方形櫃機——選擇方形櫃機而不是圓形櫃機,方形櫃機的出風口更小,出風的覆蓋範圍更少。這樣在調整出風口的時候,也就有更多的可能性,調整到不吹人的方向。
2.變頻空調——定頻空調在吹風時,風的溫度始終是很低的。而變頻空調在工作一段時間後,功率就會下降。這時候吹出來的風,溫度會相對高一點。再者使用變頻空調時房間裡的溫度更均衡,不會忽冷忽熱,舒適性會大大提升。
3.功能——有一些空調自帶“防直吹”或者“無風感”功能,出風風量比普通空調更小,可調出風角度更大。調整後,可以最大程度減小吹人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