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曾漢中 感悟乒乓
業餘選手的進步總是緩慢而又曲折的。喜歡上乒乓球后,多數人沒有經過正規的基本功訓練,就揮拍上陣,在勝負輸贏的比試中,找尋快樂和刺激,也慢慢提升著技戰術水平。達到一定高度後,總會有一段時間停滯不前,堅持一段時間,又有所長進,然後再陷入停頓,就這樣週而復始,水平的提高呈現階梯式上升的曲線。
這有點像爬山,並不總是一直向上的,到了一定高度後,會有一段平路甚至是下坡路。只要你不放棄,繼續向上攀登,遲早會到達更高高度。不過,水平越高,停滯不前的時間越長。在這段時間裡,內心有時會比較苦悶,著急、彷徨、無助、壓抑,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塊打球的料,水平是不是已經到了天花板。——相信很多人有過這樣的體驗。
遭遇水平提升的瓶頸,從事體育運動的人都會碰到,專業運動員也不例外,只是缺少正規訓練的業餘愛好者更為突出。就像哈姆雷特說的“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那樣,很多人面臨堅持還是放棄的抉擇。有人退出了,轉投自認為更適合的運動,而更多的人源於對乒乓球的熱愛,選擇了堅持。毫無疑問,這是正確的選擇。在所有球類運動中,只有乒乓球具有那樣的強烈旋轉和複雜變化,這是它的魅力所在,也是它不容易出成績漲水平的原因,我們應當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迎接小小銀球的挑戰。誠然,由於素質和能力的不同,各人的天花板高度是不同的,但誰能確切說出自己的潛力還有多少、離天花板還有多高呢?不作持續的努力,你永遠不知道答案。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突破與成功,往往就在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會感到水平上不去,一般是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戰術、有了一些實戰經驗、初步形成了自己打法特色的時候。因而要想盡快突破瓶頸,必要的方法和條件不可少。作為過來人,我覺得要重視並抓好三個環節:
廈門市城市學院隊
首先是練。
大凡技藝性的東西,不下點苦功夫和笨功夫,是學不成提不高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能爬多高走多遠,與投入的時間和熱情是相對應的。中學裡有篇《賣油翁》的課文,說的是一個很平常的賣油老人和他不平常的倒油技術的故事。老人把銅錢蓋在葫蘆口上,然後用勺子把油從錢孔中慢慢倒進葫蘆,卻一點也不沾溼銅錢。在別人的嘖嘖稱奇中,他只是淡淡說了句,這不算什麼本事,只是手熟而已。這也是成語“熟能生巧”的由來。時間能成就許多事情,包括不經意練出來的倒油技術,也包括乒乓球的技術。我算是球齡不短的人了,打起球來也怕年齡相仿的老夥計們,他們一般沒有先進的技術,卻個個“粘”勁十足,什麼樣的打法風格都有,什麼樣的怪球險招都能對付。這就是幾十年時間不離不棄練就的本事。中國乒乓球隊的輝煌,很大程度上也是練出來的。最近十幾年,每逢重大國際比賽前,男隊都要到廈門福隆國家乒乓球基地進行一兩個月的封閉訓練。已經是世界頂尖高手,仍然是那樣沒日沒夜、揮汗如雨的苦練,廈門人都知道的。所以,自我突破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多練球,而要練球,就要有時間,對於業餘愛好者來說,這有點奢侈。事業的打拼,家庭的責任,掙錢的壓力,朋友間往來的應酬,還有現代社會許多好玩吸引人的東西,都讓不少人的時間顯得捉襟見肘,有些人十天半月才打一次球,保持水平都成了問題,又何來提高?反過來,只要有時間不間斷打球,不管打得怎樣,都能混個手熟。熟練程度高了,適應能力、相持能力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即便是退了休的老人,因為有大把時間打球,水平還在見漲,不常來的球友碰上了也撓頭。天道酬勤,老天爺總是很公平的。
其次,還有一個怎麼練的問題。我總認為,業餘選手水平的提高,除了有針對性的練球外,主要應當透過實戰來實現。常年的計分實戰,從形式上看是一種比賽,從時間的積澱看又成了一種訓練。這樣的以賽代練,有輸贏的樂趣,有漸進的提高,符合競技體育宗旨,也契合業餘愛好者們的實際。這裡需要破除一個誤區,就是一些球友總認為自己基本功不行,希望透過多練一些比如對拉對沖這樣的基本動作,來增強手感,提高穩定性。這樣的想法與現實恐怕有很大距離。要知道,一個人失去童年最佳的學球時段後,成年後再怎樣苦練基本功,都不可能擁有童子功那樣紮實的基礎,完全是不可逆的。即使你很有天賦又很刻苦,但與從小就接受正規訓練的專業選手比,還是很難望其項背。這是一個令人喪氣的結論,卻又是一個不得不接受的事實。與其把寶貴的業餘時間投入到能效比不高的訓練中,還不如多打實戰,以適應激烈複雜的實戰環境,獲得更實用的技能和進步。再者說,這樣單調的對拉對沖訓練,方法上也是有問題的。互相給對方做球喂球,雙方在落點、力度、旋轉上總是希望給得舒服點,形成多拍來回,而實戰中對方的回球卻是儘可能給你製造麻煩,好讓你失誤送分,正好南轅北轍。所以,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球練得不錯,打起比賽卻控制不住球,失誤頻頻,實戰能力不行。以這種方式想要獲得水平的提高,基本上是事倍功半。
正確的方法,應當是從實戰出發,以解決薄弱環節為階段性目標。什麼是自己的薄弱環節?是殺傷力不夠,還是“前三板”技術差?是適應能力差還是打法單一變化少?只有找準問題癥結,才能有的放矢加以改進。如果不能找到問題原因所在,用正確的方法去糾正它,那麼越練就偏離正確方向越遠。比如常見有的人拉弧圈球動作不正確,引拍使了很大的勁,觸球時卻發不上力。這樣的動作如果不加以改進,還不如不練,越練就越鞏固了不正確的動作,豈不是白辛苦?另一方面,業餘選手不會的、不過硬的技術比較多,戰術意識也比較差,這就要急用先學,看當前最急需改進的是什麼,什麼見效快、自己學起來改起來也相對容易的,就先從這方面入手練習。心中常想著不足,盯著不足,打球中就會有意識地去改進它提高它。可能的話,還可以在強化自己的打法特色上下功夫。業餘選手缺少正確的指導和訓練,一些人會無師自通練就一些獨到的招數,教科書沒有,動作不規範,但人無我有,很實用,可以把第一次遇上的對手搞得暈頭轉向。比如球友C君就有一招,球到中路近網時,他手腕一拐,用直拍把球擰到你的正手位,和橫拍選手反手擰拉臺內短球的方向正好相反,球不怎麼往前走,看似下旋,卻往往會冒高或挑出界,初次遇上沒有不失誤的。類似獨特的招法許多業餘球友或多或少都有,只是往往處在一種不自覺狀態,還沒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提升,應當有意識地多去使用、提高它。有的球友在實戰中,往往會不合理地盲目發力,一些看來不是機會球的也發力猛衝猛打,失誤率很高,我們稱之為“無理球”。但這種無理球在經常使用後,熟練程度提高了,有的就會變成“有理球”,成為讓對手意想不到的“殺手鐧”。球友Z君的直拍反手發力對高球的爆打(類似反手攻,動作幅度更大)就很有特色,在高點下降前期似刮似打,勢大力沉又略帶下旋,很難接得好。起先失誤率很高,熟練後就降了下來,成了一種致命武器。後來他改練直拍橫打,可惜了這項技術。當然,不是所有無理球都能轉變成有理球的。不久前,遇上一位十幾年前常一起打球的朋友。他的特點是,球到反手,不管落點旋轉如何,一概橫拍反手弧圈猛衝,打中了威力無比,但成功率不高。多年不見,他寶刀不老,反手弧圈依然犀利,但失誤率毫無改觀,這就是真正的無理球了,也成了技術的短板、丟分的漏勺。無理球和殺手鐧,常常差之毫釐,就看你能不能練出來,時間和效果,是檢驗的唯一標準。這類所謂的獨門暗器、絕活怪招,不是誰想練就能練得出來的,它一定是無心插柳、誤打誤撞的產物,烙著鮮明的“野球”印記,適應了,就像魔術說破了不值錢一樣,算不了什麼,但打遭遇戰優勢還是很明顯的,有些人甚至是怎麼也適應不了的。不妨把它看作上天的賜予和恩寵,繼續在鞏固完善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