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是公眾十分關心的問題之一。嘴唇周邊皰疹和口腔潰瘍是很常見的口腔疾病,多發於老年人、婦女和工作壓力大的年輕人。由其引發的疼痛及其他不適,給生活帶來一定的困擾,主要表現在飲食困難、口苦口臭以及形象受損等等。無論是嘴唇皰疹或是口腔潰瘍,其發作往往都有反覆性,嚴重的患者受此折磨常常也苦不堪言,中醫通常用“上火”來概括兩種疾病的病因。那麼本期筆者就簡要地介紹一下這兩種口腔疾病。
嘴唇皰疹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嘴唇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引起嘴唇皰疹的病毒為單純皰疹病毒1型(2型主要發病於生殖器,但並非性病)。患者感染了單純皰疹病毒後,嘴唇及口鼻周邊,就會長出簇狀的小水泡,繼而水泡破裂,結痂,即使不干預也通常可以自愈,期間伴隨著紅腫熱痛,病程一般7-10日。
嘴唇皰疹一般具有反覆性,其原因在於單純皰疹病毒存在特殊的免疫逃逸機制。病毒在免疫細胞或藥物的干預下迅速減少,但不會完全被消滅,而是狡猾地藏在人體的神經細胞裡等待時機,一旦人體的免疫力下降,病毒會再度被啟用並開始大量複製,導致皰疹復發。
免疫力降低是導致病毒感染或疾病復發的主要原因。過度勞累、精神緊張、經常熬夜、工作學習壓力大等都會導致免疫力的一過性降低,給病毒可乘之機。單純皰疹病毒在體內很難被消滅,所以我們治療的目的是減少皰疹的復發次數。增強免疫力、緩解壓力及緊張情緒以及合理的飲食作息都是減少皰疹復發的有效手段。
嘴唇皰疹有自限性,不用幹預也能自愈,但如果症狀嚴重,可以使用抗病毒藥物,包括外用和口服兩種方式。抗病毒藥物包括阿昔洛韋、泛昔洛韋、伐昔洛韋等。外用可使用軟膏塗在病灶周圍,症狀嚴重者,可在醫師或藥師的指導下口服抗病毒藥,肝功能不全者尤要慎重。
口腔潰瘍
與嘴唇皰疹不同,口腔潰瘍往往發生在口腔內部,即口腔粘膜表面,表現為在粘膜上有一個或數個表面略凹陷,顏色為乳白色的假膜,伴隨著刺痛等症狀,有時會嚴重影響飲食,進而給生活帶來巨大的困擾。
口腔潰瘍的病因在現代醫學上至今沒有明確的定論,但其被認為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包括遺傳、免疫、飲食和物理因素。有資料顯示,約40%的口腔潰瘍患者有家族史,同時免疫力下降、飲食不規律、食用表面尖銳的食物劃破粘膜也都是誘發口腔潰瘍的原因。
在食用油炸食品,如炸薯條、炸雞翅、薯片、油條時,由於其油炸特性,食物表面有相對堅硬的尖銳凸起,非常容易劃傷口腔粘膜,這就會導致口腔粘膜的物理性損傷,從而迅速誘發口腔潰瘍。而這些食物往往在中醫理論中都歸為“熱性”食物,所以就給人一吃熱性食物就立馬上火的感覺。
口腔潰瘍發作時,口腔刺痛讓人十分不適,而且會影響飲水飲食,藥物治療往往選擇對症緩解疼痛為主。可以選用的藥物一般為區域性麻醉的凝膠,如利多卡因凝膠。此外,補充B族維生素,也可以加快口腔上皮組織的修復,對加快潰瘍的癒合有一定輔助作用。
中成藥的使用
嘴唇皰疹和口腔潰瘍在傳統醫學中,都屬於上火的範疇,病因都是風熱上攻所致。中醫熱毒的範圍較廣,由於古代沒有對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認識,通通將其歸屬其中。治療上火的藥物很多,口舌生瘡可用的藥物包括冰硼散、桂林西瓜霜、牛黃解毒片、黃連上清丸等。患者可根據說明書或在藥師的指導下選用。
祝大家笑口常開!好運自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