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站姿,要有的放矢。站是為了打,打就要站得“穩”而“通暢”!不能打了多年球,還站得彆扭,打得憋屈!
打高爾夫,站姿,每一個動作都有它的目的,為什麼要那麼去做?都有它的目的性。所以,你一定要把目的性搞明白了,你才能去把這個動作基於本質去做好,如果你沒有把這個動作的目的性搞清楚,你去為了站而站,表面上好像你是站得沒什麼大問題了,實際上就是大問題。
站姿不對,上杆憋屈,下杆疲軟,揮杆乏力,擊球不暢。這也就是很多人打了10多年球,還是打得很憋屈,站得很彆扭,用一個錯誤去覆蓋另一個錯誤,打起來很累的一個原因。
站姿是蓋房子的整個的基礎和框架。你站姿對了,才能揮杆的時候暢快淋漓,球打起來很爽,而不是打的憋屈,磕磕碰碰。站姿形成後,一個是要“穩”,一個是要“通暢”。所以怎麼樣站穩,怎麼樣站通暢。之前站姿那篇文章講過一些,這裡再具體講一下怎麼站,站姿怎麼形成?!
站姿一定要堅持4個字“道法自然”。站姿形成的步驟:
1,放置球杆。
球杆給你設計好了,把球杆方正的放好,杆面正對目標方向(如果你不做slice和hook球的話)。
大家一定要尊重球杆,球杆設計是有科學的,它是那個樣子,你就按它設計的樣子放好。自然態的把球杆放好,那麼,球杆握把就在你的左大腿內側的位置。杆頭自然的放在地上(不低頭不抬頭),杆面自然的面向目標(不扣不開)。
2,雙手自然下垂,下探去握球杆。
雙手一定要自然下垂,至少你不要感覺到任何非自然的東西。很多人是雙手往前伸,不是自然下垂,是端著球杆,像半作揖一樣。也有些人雙手往前伸,手腕硬硬的,手腕像顛排球那樣的形態。非自然的東西,都是不穩定的。因為你擊球會因為身體的本能回到自然態,你刻意做出來的動作,下杆擊球時會因為本能而變回自然態,你就被改變了,自然不穩定。所以,一定要一開始就是自然態,下杆擊球身體的本能會回覆到自然態。這樣,你自然穩定,一致性好。打起來輕鬆,不費勁。
站姿出最大問題的地方,是很多人雙手都不是自然下垂。雙手不是自然下垂,還會改變手腕握杆的形態,自然又會導致球杆自然放置形態的改變,帶來了不穩定。
3,身體自然前傾,製造杆頭通道。
打高爾夫,因為你雙腳紮在地上,身體扭轉雙手握著球杆,手腳都被束縛了,只能用腰發力了。那麼,你就要製造腰發力的通道,製造上杆下杆的通道。身體自然前傾,方便你的球杆杆頭從你站姿形成的胯部缺口上來(講站姿的文章中說過,下面再配張圖)。前傾要很自然,背部也要自然,不需要刻意去挺得筆直導致腰部塌陷,反而腰力使不出。身體自然前傾,一方面是這樣做,你的自然下垂的雙手才能“夠”到球杆。一方面是方便球杆從你胯部缺口上去,你需要身體自然前傾一點。
你身體前傾,自然屁股就會往後頂起來,再加上你身體下沉,看起來好像你把屁股撅起來了,這只是你身體前傾加身體下沉的一個現象,感覺起來你撅屁股了。但,不需要你去刻意去撅屁股。
很多人刻意去撅屁股,很不自然,他也不知道為啥要撅屁股,因為教練教了要背要挺直,屁股要撅起來。撅屁股是你身體前傾,身體下沉,形成的看起來是撅屁股的姿態,並不是你去刻意去撅起來屁股,不要去繃緊屁股上的肌肉。
當然,到一定程度,你去收腹提臀,你可能會繃緊屁股上的肌肉,但那也是在上杆階段積蓄能量,而不是站姿階段就是繃緊屁股上的肌肉。
4,膝蓋微曲,把身體重量沉在腳掌上,穩住下盤。
因為你身體前傾了,這樣雙手才能“夠”到球杆。那麼,你身體的重心就往前了,而打高爾夫,用腰發力,所以你下盤要穩,下盤要紮在地上,這樣你腰才能發力。如果你重心前傾了,人就站不穩,下盤就不穩。所以,為了扎穩下盤,你必須重心在腳心,要把整個身體重量沉於整個腳掌,既不在腳尖,也不在腳跟,而是整個腳掌。
身體前傾了,重心往前了,為了實現重心迴歸,讓整個身體重量沉於整個腳掌,以扎穩下盤。你自然就要雙膝微曲,把整個身體的重心迴歸。所以,雙膝微曲多少,以你感覺整個身體重量沉於腳掌為準,你感覺你扎穩了下盤。這時候,屁股感覺起來就是貼著高腳凳的感覺。這只是形態看起來這樣。雙膝微曲是很自然的微曲,以實現重心迴歸,扎穩下盤。
很多人站姿,身體重心不在腳心(當然腳心稍微偏前一點也沒事,但不能不穩),不是整個身體重量沉於整個腳掌。上杆時就需要身體補償去上杆,上杆磕磕碰碰的。下杆時,因為下盤不穩,下得也是磕磕碰碰的,需要身體做大量的補償和控制。站姿是基礎,站姿不穩,揮杆自然穩不了。
也有的人膝蓋是彎曲的,不是微區是彎曲往地上坐,形成了蹲的姿勢,而不是屁股往後貼,往後貼高腳凳。他站成這種蹲的姿勢,腰部就被卡住了,腰力根本就使不上,他只能用整個身體打球,用膝蓋以上的上半身身體打球。
好的站姿,就兩個字“自然”。自然的東西自然穩定,刻意的東西自然不穩定。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