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爆發後,亞洲的三個國家中國、南朝鮮、北朝鮮相繼參加,身為南亞大國的印度也十分關注這場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印度並沒有屈服於美國的壓力,而是從自身國家利益出發,採取積極措施為朝鮮停戰協議簽訂,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那麼在朝鮮戰爭中印度究竟做了什麼?這些政策產生怎樣的影響?
朝鮮戰爭爆發前後,印度的對外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印度成功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建立國家,英國實行印巴分治政策打擊下,印度面臨維護國家統一的艱鉅任務,舉國上下經濟困難社會矛盾尖銳,歷經數百年的殖民壓迫,終於實現了民族獨立,因此印度亟需和平發展的國際環境。印度自身的需求將決定他採取的對外政策。
印度外交領導人尼赫魯師承甘地,早年間旅居歐洲各國,這使得他的國際視野更加開闊。建國之初的印度面對兩極格局,採取不與超級大國結盟的政策,竭力讓印度避免捲入大國軍事衝突中,儘可能緩和緊張的冷戰局勢,這是印度的利益訴求。
聖雄甘地
二戰結束後,兩極格局逐漸鋪開,朝鮮半島局勢更加緊張,美國和蘇聯相繼在朝鮮半島南北建立政權,雙方之間矛盾衝突愈加嚴重。在朝鮮問題上,有過殖民經歷、國家分裂經歷的印度,希望實現朝鮮半島的統一,一個和平統一的朝鮮半島,有利於亞洲形勢的穩定。
1948年,在美國糾集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等國,成立了朝鮮臨時委員會,印度駐聯合國代表v.K.梅農被選為委員會主席。美國之所以將主席之位交給印度代表,主要是想利用印度在第三世界的影響力,增強委員會的合法性。然而5月10日,美國繞過印度單方面操縱南朝鮮選舉活動,令印度十分憤怒。
朝鮮半島問題複雜超乎了印度的想象,印度本想透過委員會實現朝鮮半島的統一,但美國的單方面選舉行為,無疑是加重了朝鮮半島的分裂活動。隨後美國用克什米爾的立場威脅印度對朝鮮的態度,尼赫魯得知訊息後立即致電v.K.梅農,要求其投票支援南朝鮮的單方面選舉活動。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朝鮮人民軍勢如破竹的攻勢,使南朝鮮局勢頻臨崩潰,美國出於冷戰利益全面介入朝鮮戰爭。朝鮮戰爭原本是國家內部戰爭,但美國介入後變成了一場國際戰爭。
6月2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決議,譴責北朝鮮為“侵略者”。8月馬利克返回聯合國安理會主席通過了決議,要求北朝鮮撤回三八線以北,聯合國監督北朝鮮撤軍,不給予被北朝鮮任何援助。印度對於這兩項決議都投了贊成票。
7月7日,聯合國發起決議向南朝鮮提供軍事援助,印度對此表示棄權。印度身為聯合國理事國,為了維護自己的地位,最後派了一支醫療隊趕赴朝鮮。印度以前受到美國克什米爾立場威脅,一貫對於美國表示支援態度,那麼此次為何直接表示棄權,扛住了美國的壓力?
第一個原因是印度國內的狀況。印度剛剛結束殖民統治,全國上下和平呼聲強烈。
第二個原因是尼赫魯認為維護印度國家發展,需要和平的發展環境並不希望戰爭的規模擴大,這是尼赫魯對外政策一直追求的目標。
正是出於以上原因的考慮,尼赫魯在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後,投了北朝鮮“侵略者”一票,在美國選擇介入戰爭擴大戰爭規模之時選擇“棄權”。印度不希望派遣寶貴的兵力前往攻打一個亞洲國家,冒著可能陷入美蘇戰爭漩渦的風險。印度不希望戰爭規模擴大,但是又無力阻擋美國的行動,因此最佳選擇就是投票棄權。
6月27日,美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美國的政策使得尼赫魯更加焦慮,他擔心引發一場世界大戰。7月13日尼赫魯向蘇聯和英美遊說,希望美蘇共同制止朝鮮半島危機。尼赫魯曾致電艾奇遜,艾奇遜委婉拒絕了尼赫魯的請求。
在美國的軍事介入下,朝鮮人民軍很快被打退到三八線以北地區,此時已經佔據優勢的聯合國軍不打算就此罷手,打算一舉消滅北朝鮮統一朝鮮半島。相對於美國的悍然越過三八線,英法等國做得比較謹慎,表示應當爭取聯合國的請求,印度則對此表示強烈反對。
朝鮮戰爭期間,印度兩次調停
朝鮮戰爭爆發後,印度作為中立國,經過兩次停火調停,這兩次取得怎樣的結果呢?
1950年10月19日,志願軍進入朝鮮後,麥克阿瑟的進攻受到挫敗。杜魯門主張對新中國使用原子彈,全世界感到震驚。美國一旦使用原子彈,便會陷入與中國全面作戰的狀態,美國的盟國剛從二戰的陰影中走出來,二戰的創傷尚未彌合,實在不願意加入一場新的世界大戰,最後杜魯門的提議得到了盟國的紛紛反對。當時印度駐聯合國代表提出,美國第七艦隊撤離臺灣海峽,爭取中國志願軍撤離朝鮮,但遭到美國拒絕。
隨後志願軍在彭德懷的指揮下,接連發動了第一、二次戰役,將聯合國軍趕回三八線以南地區。聯合國軍難以抵擋志願軍的攻勢,美國和他的盟國坐不住了,紛紛致電尼赫魯出面提出停火。此時朝鮮戰場對於志願軍極為有利,尼赫魯表示:此次提出停火,很有可能失敗,但必須要嘗試,才能避免戰爭規模擴大。
12月5日,印度聯合緬甸、埃及等11個國家向中國呼籲,志願軍不要越過三八線,以便早日結束戰爭。印度為這場戰爭的結束在聯合國不停奔走。對於印度等國提出的停戰呼籲,中、蘇高層經過商議後,一致認為是美國的緩兵之計,為麥克阿瑟站穩腳跟爭取時間。
麥克阿瑟
12月22日,志願軍發動了第三次戰役,志願軍和人民軍越過三八線,對聯合國軍發動了進攻。同時周總理在國際上宣告:譴責13國的停火呼籲,要求外國軍隊撤出朝鮮半島,第七艦隊撤出臺灣海峽,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聯合國合法席位,否則絕不停火。
志願軍和人民軍經過第三次戰役後,一舉攻佔仁川港和漢城(今首爾),將志願軍戰線向前推進100公里,聯合國軍一路潰敗到三七線附近。儘管印度發起的第一次停火呼籲失敗了,印度呼籲和平的形象得到了亞非拉國家的支援,以印度為主導的朝鮮半島停火談判呼籲得到了聯合國多數國家的支援。
印度主張恢復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在聯合國表達了新中國的訴求,使得新中國得到了一些國家的同情,使得美國發起聯合國決議中國為“侵略國”難以透過,印度呼籲停火的行為雖然失敗了,也為朝鮮停戰起到積極作用。
1951年經過第五次戰役後,雙方在戰場上陷入拉鋸,一時間誰也無法擊敗誰。7月10日,雙方開啟談判桌上的鬥爭,進入艱難的討價還價中。終於到11月27日,中朝雙方就軍事分界線問題達成一致,但是戰俘問題的爭議陷入了僵局。
中國主張在“自願遣返”原則下,依照日內瓦公約,全部釋放戰俘,美國則不講道德,主張實行一對一的戰俘交換原則;在戰俘數量上,雙方均稱對方公佈的數量不真實。雙方由於戰俘問題談不攏,朝鮮停戰協議也久久不能簽字,停戰談判雖然在繼續,但戰爭也在繼續。
印度沒有放過任何一個停戰的機會。在第七屆聯合國大會召開前幾個月,尼赫魯積極與中國接觸,瞭解中國的利益訴求。此時的朝鮮戰場上的美國,想“體面”結束戰爭,他的盟國不願意在朝鮮戰爭上承擔更多的責任,不希望戰爭規模擴大,希望早日結束戰爭。
1952年夏,尼赫魯任命v.K.梅農為印度駐聯合國代表,印度又開始活躍在聯合國舞臺上。v.K.梅農展開了積極斡旋,面對釋放戰俘這一複雜問題,v.K.梅農憑藉自己出色的能力,提出的方案,爭取到了部分歐洲國家和其他大多數國家的支援。
後來為了照顧中國和美國的要求,v.K.梅農對方案進行了修改,最後得到了雙方的同意。印度在遣返戰俘上的積極努力,為朝鮮半島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最後,戰俘遣返工作在美國的壓力下,並沒有做到公平公正,引發了中國的不滿,美國甚至指責印度偏向共產黨,最後雙方還是表示了對印度的肯定。
印度朝鮮戰爭態度,背後的利益考量
印度幾次在聯合國中支援新中國,呼籲恢復聯合的合法席位,除了渴望和平之後離不開背後的利益考量,那麼印度對新中國有何利益訴求呢?
中印兩國之間的友好不是絕對的,尼赫魯對新中國國際上大力支援,期望換取新中國在西藏事務上的讓步。其中在1950年12月12日,尼赫魯在印度議會上提出:“我們無意挑戰或冒犯中國對西藏的宗主權。”
尼赫魯將西藏視為印度的“鄰國”,達到了與尼泊爾相提並論的地步,除此之外,印度還向西藏地方勢力提供軍火。新中國對於印度的圖謀,堅決予以回擊,印度意圖干涉西藏的圖謀未能得逞。
隨後中國對西藏恢復了主權,面對這一事實尼赫魯採取了現實主義的態度。1951年2月12日,尼赫魯在議會上表示:“我對西藏事態發展感到些許遺憾,但不允許影響中印兩國友好關係。我可以高興地說,目前,我們和中國的關係是友好的。”
朝鮮戰爭期間,中印兩國邊界一直存在爭議。西藏解放前後,印度趁著中國忙於抗美援朝,迅速推進至“麥克馬洪線”,在兩國邊界實施“前進”的領土侵佔政策。尼赫魯企圖憑藉在聯合國為中國出頭,讓中國在西藏預設他的“前進”政策。
尼赫魯之所以會有如此想法,離不開甘地對他的影響。尼赫魯沒有清醒認識到,領土問題上中國永遠不會退步,面對印度對中國的領土侵佔,中國政府多次發出警告,同時建議雙方間的領土爭議先做凍結處理,等以後時機成熟再進行談判。印度對中國不敢過分激怒,因此在短時間裡印度沒有進行過激行為。
那麼印度為何在我國邊境頻頻進逼,其原因來自尼赫魯制定的印度大國戰略。印度獨立前夕,遭受幾百年的殖民統治,尼赫魯決心將印度從飽受屈辱的國家建設成強大統一的大國。在尼赫魯眼中,自己不是巴基斯坦等周邊的南亞國家可比,應當與美國、蘇聯、中國相提並論。
尼赫魯看來,只有佔據西藏地區,才能建立一個戰略緩衝區,維護國家安全,這也是他在中國邊境不斷進逼的原因。印度內心深處對於中國有所圖謀,尼赫魯採取的不結盟政策,並不是一種中立,也不是和世界孤立,更多的是想要按照自己的判斷處理國際事務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想遊離於美蘇之外,構建一個大集團為其大國戰略服務。
印度在朝鮮戰爭中,之所以積極為中國合法權益奔走,只是想透過建立中印友誼,獲得中國在西藏利益上讓步。領土主權是中國核心利益,這是不容任何人侵犯的,尼赫魯不明白這一點,這為今後的中印關係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