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十大將是指新中國在1955年舉行授銜儀式時,十位被授予大將軍銜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高階將領,作為僅次於十大元帥的第二階軍銜,大將的人選也是經過多次甄選才最終確定名單,八位軍委委員級和兩位正兵團級的高階將領被正式頒佈命令狀,就此誕生了新中國開國十大將。
八位軍委委員級的大將分別是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張雲逸、羅瑞卿;兩位正兵團級的大將是王樹聲、許光達。
關於大將人選的最初名單,有15人說和22人說,蕭克、王震、張宗遜、宋任窮、周純全等人就出現在15人的名單裡;再加上許世友、劉亞樓、鄧華、陳再道、楊得志、彭紹輝、王宏坤等七人,組成了22人名單。
中央軍委經過多次篩選,最終將大將名額確定在十位,與十大元帥人數一致,這才有了後來的開國十大將,名單上的其他將領,全部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關於開國十大將的排名,有兩個版本,一個就是大眾所熟知的: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還有一個版本:粟裕、黃克誠、譚政、肖勁光、王樹聲、陳賡、羅瑞卿、許光達、徐海東、張雲逸。
兩個排名版本,除了粟裕居於首位不變,其他順序全部不一樣,尤其是徐海東,一個版本排在第二位,另一個版本卻排在了第九位,這兩個版本,究竟哪一個才是最權威的排名?
其實,兩個版本都正確,區別就在於,一個是真正的內部排名(第一個);一個僅僅是授銜時頒發命令狀的順序(第二個),授銜順序並不代表著位置的排名,比如,在為十大元帥授銜時,001號命令狀被頒給了領導南昌起義的賀龍元帥,而非第一元帥朱德。
因為南昌起義對於我軍的歷史意義重大,具有標誌性作用,001號命令狀授予南昌起義的總指揮賀龍元帥,眾望所歸,眾所周知,賀龍在十大元帥裡排名第五位,跟命令狀的頒發順序並不一致。
所以,十大將的情況類似,第二個版本中,之所以徐海東排第九,張雲逸排第十,是因為當時兩位將軍身體多病,沒有擔任實際職務,在軍中沒有主持工作,故此命令狀是最後頒發的。
但是,考慮到各位將軍在我軍革命史的貢獻、級別以及當時在軍中的地位,最終十大將的排名確定,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版本:粟裕、徐海東、黃克誠、陳賡、譚政、肖勁光、張雲逸、羅瑞卿、王樹聲、許光達。
八位當時的軍委委員級的大將在前,兩位正兵團級的大將在後,這也是十大將最嚴謹的排名。
所以,當時沒有擔任實際職務的徐海東因為”歷史上有大功“,依舊排在了第二位,緊隨粟裕大將,值得一提的是,排在第四位的陳賡大將,紅軍時期曾短暫做過徐海東的領導,這也是為什麼徐海東見到陳賡會很恭謹的主動敬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