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伊戰爭,是指1980年9月底爆發在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的戰爭。兩國因為政治、宗教、經濟等原因,展開了一場互相入侵的地方戰爭衝突。這場戰爭持續了八年之久,給兩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災難,也帶來了經濟、政治、文化的嚴重倒退。
兩伊戰爭持續八年之久,這中間兩國是如何較量的?兩國的武器是怎麼得來的?為什麼聯合國沒有制止呢?說起來,這場戰爭,除了伊拉克和伊朗受害最大,其他周邊國家卻沒有受到太多兩伊戰爭的影響。
甚至,曾經瀕臨破產的中國兵工廠,可以說是被兩伊戰爭化解了危機。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兩伊戰爭期間,中國兵工廠針對兩國“去庫存”,盈利了40億美元!這個去庫存銷售記錄,至今仍未被打破。
為什麼會發生兩伊戰爭呢?說起來,這是有歷史根源的。伊拉克和伊朗都位於兩河流域,曾經這裡有一個無比繁榮的文明國家,古巴比倫,這裡誕生了西亞地區最早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但是兩河流域因為河流的經常改道,流域發生變化,國家之間的領土因為河流帶來的沖積平原而經常發生變動,因而國家之間經常發生領土衝突。歷史上,兩河流域中先後經歷過巴比倫、波斯、大食等統治期,最終形成了現在的阿拉伯國家。
伊拉克和伊朗都是阿拉伯國家,這裡的人們都是狂熱的宗教聖徒,一生為宗教而戰。但是,宗教統治誕生權力統治,阿拉伯國家的宗教信仰並沒有使他們更團結,反而因為宗教問題,而頻頻發生戰亂。更因為宗教派系不同,而不斷有反政府勢力鼓動作亂。
1979年,伊朗什葉派穆斯林發動革命推翻君主制,建立了宗教國家。霍梅尼在這場宗教革命成功後,上臺成為伊朗的最高領導人,並在國內大力推廣什葉派穆斯林的宗教勢力。而這時的伊拉克總統,由薩達姆擔任,他是遜尼派穆斯利的宗教信徒。
與伊朗境內一邊倒的什葉派穆斯林不同,伊拉克境內什葉派和遜尼派勢力基本上是平分天下,各佔一半。但是薩達姆上臺,卻使什葉派十分不滿,並且在見到隔壁的伊朗成為宗教國之後,反政府武裝勢力頻頻發動,意圖推倒現任政權。
而真正使兩國產生戰爭的原因,並不僅僅是宗教問題。伊朗穩固政權之後,便有了向阿拉伯國家推進的企圖,而在伊朗面前第一個要解決的,便是伊拉克。伊拉克的石油經濟發展迅猛,伊朗希望在兼併國土,佔領整個兩河流域之後,擁有更巨大的石油開發資源。
而伊拉克,本就因什葉派問題對伊朗不滿,而針對伊朗這個同樣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鄰居,伊拉克有著更進一步的需求,伊拉克希望佔領整個海灣地區,謀求霸權。
而其他阿拉伯國家,或因自身實力不足,或是正在和其他國家混戰,或是與以色列爭鬥,面對伊朗的全面推進都有些瑟瑟發抖。於是,為了抵抗伊朗,這些阿拉伯國家紛紛將籌碼放到了伊拉克的桌面上,全面支援伊拉克“對抗”伊朗。
1980年9月22日,伊朗媒體向全世界發聲,伊拉克進攻伊朗邊界線,伊朗被迫回擊,兩伊戰爭爆發。一時間,各大國面對這兩個戰爭中的石油國家之爭,紛紛指責並要求他們停戰。
在聯合國調停下,伊拉克從伊朗撤軍,希望伊朗停止武力進攻,但是遭到拒絕。於是,戰爭呈現膠著狀態,雙方互相攻擊對方領土、石油礦井,各種手段層出不窮。
兩伊戰爭前期,不管是伊朗還是伊拉克,都十分看重武器彈藥,畢竟兩國不論是軍事上還是工業上,都沒有軍事生產能力。戰爭開始,就意味著軍火的巨大需求,因此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軍火大國,不管是伊朗還是伊拉克,都對他們發出了購買邀約。
但是,兩國不論是在政治局面還是國際地位方面考慮,都拒絕了兩伊國家的要求。並且在戰爭開始後,世界各國對兩伊的武器輸出,都進行了嚴密監控。而此時的中國,正對著兵工廠滿滿當當的庫存憂愁萬分。
自新中國成立之後,雖然前後經歷過多場戰爭,但是國內整體氛圍和平,便有了大力發展兵工廠的階段。並且,在兵工廠發展時期,因為技術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限制,兵工廠的很多武器是適應曾經二戰戰場的“落後”武器,而不是新式武器。
無論如何,這些武器不能有效轉化成經濟效益,不但兵工廠受累,投入其中的大量資金也是國家財政的負擔。這時候兩伊戰爭爆發了,在蘇聯和美國以及周邊國家都對他們限制的情況下,中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從中國運送武器到兩伊戰場,可以繞開美蘇的勢力範圍,直接且迅速地將大量武器運到兩國。而且,由於中國武器庫存大,操作簡單,且報價低,一時間中國成為了兩國爭相拜訪的物件。
而中國,面對送上門的生意,自然十分滿意。用現在的話講,這是一個去庫存的好時機,誰放過這個機會誰就是二傻子!於是,面對伊朗和伊拉克的大量訂單,兵工廠馬不停蹄,二十四小時排工,短時間內就為兩國提供了大批次武器。
據統計,兩伊戰爭期間,兩伊國家對中國兵工廠下的訂單量高達四十億美元。這在八十年代初期,可謂是一筆巨大的財產。而這些訂單,不僅挽救了兵工廠岌岌可危即將倒閉的窘境,也讓中國逐漸見識到西方國家隱藏起來的先進軍事裝備。
而其他圍觀兩國戰事的諸國,看到中國的一番操作,也是徹底傻了眼。同時,也紛紛開始動起了歪腦筋,畢竟中國賺得盆滿缽滿,這是有目共睹的。所以,針對兩伊的軍事管控,在有心人的操控下,漸漸地鬆動了起來。
如果說兩伊戰爭的導火索是宗教土地問題,那麼兩伊戰爭打了8年之久,卻是西方大國的有意為之。眾所周知,美國的強大,除了有科技加持之外,更多的是在戰爭中的獲利。美國在諸多的戰爭中,承擔的是武器販子的角色,順便為自己國家搜刮油水。
而自二戰之後,世界雖有區域性戰爭,但是大規模的武器採購卻少有發生。尤其是中美戰爭對抗之後,美國的“先進”武器卻被中國的土槍打得稀里嘩啦,一敗塗地,使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喪失了許多威信。
兩伊戰爭,使美國看到了又一個機會。如果美國武器能夠使其中一國勝利,那麼,美國是不是又可以笑傲群國了呢?抱著同樣的目的,蘇聯也放開了武器管控,美蘇將兩國爭端轉嫁到兩伊戰場,開始了另一場爭鬥。
當時的伊朗和伊拉克,都是石油產出大國,可以說是世界上少有的富裕國家。因此,面對各國的武器名單,打紅了眼的兩國大手一揮,不論價格,只要最好。
為了支援兩伊戰爭,周邊的阿拉伯國家紛紛給予伊拉克經濟援助,大量的大額貸款以國家名義發放給伊拉克,就怕伊拉克在戰爭中落了下風,自家成為伊朗炮口下的下一個待宰羔羊。
美國給了伊朗新式炮彈,蘇聯就賣給伊拉克新式坦克。英法看到兩國需求,也會兜售自家生產的飛機大炮。尤其是英國看到兩伊戰場上出現的眾多中國武器,不管是落後的手榴彈還是先進的彈道導彈,一件不落的都被兩伊巨量訂購,更是急紅了眼。
連中國都能提供這麼多武器,大英帝國怎麼能夠落後呢?所以,在兩伊戰爭後期,其實中國的武器已經供應量很少了,畢竟大量庫存在前期已經消耗殆盡。而且戰爭持續這麼久,兩國經濟消耗嚴重,嚴重依賴各國經濟援助,可謂是“貸款打仗”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一方面,兩國因為宗教的存在,民眾異常團結,今日你殺我兄弟,明天我滅你全家。穆斯林兄弟一家親,你打我一人就是打我全體穆斯林兄弟,所以爭戰雙方一直執著於報復對方,而不是和解。
另一方面,兩伊戰爭中剛開始圍觀的西方諸國,擔憂因為兩伊矛盾再次引發世界大戰,因而迫切希望兩國可以停戰講和。但是在供應了大量武器之後,慢慢發現這是一個巨大的發財機會!關鍵是,伊朗和伊拉克所有的戰爭針對的都是穆斯林國家,對自己沒有絲毫威脅!
於是,一方面拉攏兩國講和,要停戰要和平,私底下卻不斷提供武器,挑唆兩國。今日你的坦克炸我城鎮,明日我的飛機轟炸你的油井。伊拉克和伊朗,就好像兩個被上了發條的鐵皮小人,拿著最先進的武器,幹著拳打腳踢的低階打法。
在兩伊戰爭期間,不管是伊朗還是伊拉克,每天都有飛機坦克從各國送到戰場。但是由於在運送途中的操作不當,將近一半的武器都會在運送到當地之後出現一些或大或小的故障。
但是在這兩個國家,甚至是周邊阿拉伯國家,卻沒有相應的工廠可以生產維修需要的零部件,甚至專業的維修人員都寥寥無幾。因此,這些有故障的武器,便被拋棄一邊,成為了廢品。
所以,兩伊戰場上武器消耗量十分巨大,並不是因為雙方武器攻擊有多厲害,而是因為雙方都是土財主,買來的武器壞了就丟,不能用了就買新的,實際消耗的武器數量只佔購買量的六七成。
而在武器銷售中,英國將生化武器銷售給伊拉克,伊拉克針對伊朗進行河流投毒、城鎮投毒,將生化武器運用到平民之中,造成了嚴重後果。而這也使伊拉克對生化武器產生了念想,為之後美國指控伊拉克研製生化武器埋下了伏筆。
伊拉克在眾多阿拉伯國家的支援下勉力支撐,伊朗卻獨木難支,在戰爭中逐漸脫力。1987年7月,伊拉克接受聯合國調停,為了表示伊拉克的誠意,決定暫停從海上進攻伊朗。而此時的伊朗卻猶豫不決。
1988年7月,伊拉克在戰爭中佔上風,收復失地,伊朗宣佈停戰,兩伊戰爭歷經八年之久,終於停戰開始講和。兩伊戰爭中,兩國都未達到目的,可謂兩敗俱傷。伊拉克更是因為戰爭貸款無數,經濟損失巨大。
而正是因為兩伊戰爭,才引發了後期的伊拉克進攻科威特,海灣戰爭中美國的出擊給伊拉克帶來了更為巨大的打擊。而海灣戰爭,也讓中國看到了另一種戰爭方式,中國的現代化軍事戰爭模型有了參考物件。
兩伊戰爭,不管是伊朗還是伊拉克,兩國都大傷元氣,死傷無數。伊拉克死傷被俘人數超過四十八萬,而伊朗更是高達一百多萬。尤其是伊拉克使用生化武器進攻伊朗平民,更是給眾多人民留下了終生難以痊癒的病痛。
但是,從兩伊戰爭也可以看出來,戰爭只是暫時的,戰爭總會結束。而兩伊戰爭的長久持續,還是因為其中的有利可圖,不僅僅是兩國豐富石油資源的有利可圖,更是因為兩國戰爭消耗下的財帛動人心。
兩伊戰爭後,伊拉克欠下了鉅額貸款,每年豐厚的石油回報也僅僅支付利息而已,國內經濟陷入困頓,人民生活質量一落千丈,國內矛盾激烈政權不穩。而伊朗,雖然沒有鉅額貸款勉強逃過經濟危機,但是面對嚴重倒退的經濟和文化水平,人民也只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了。
而中國,兩伊戰爭的大量訂單,拯救了中國瀕臨破產的兵工廠,這一銷售記錄至今也沒有打破。同時也讓中國看到了軍事發展的未來,未來的軍事戰場,人的數量不是最重要的,科技進步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