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篇內容會稍微硬核一點,閱讀大概需要15分鐘。
2018年近尾聲 索尼釋出了當年最後一臺手機旗艦產品XperiaXZ3(可惜沒看釋出會),當年同期的兄弟還有XZ2跟半斤大哥XZ2 Premium(4K HDR),這兩款都是LCD廣色域螢幕,其中半斤大哥還是3840x2160 4K WRGB排列的,都是支援HDR顯示的。雖然索尼XZ3跟XZ2/2P都是同年出生,但為什麼叫3我也不太理解,自它出生起就索尼移動沒再出過LCD旗艦了。選擇它理由也很簡單,它的螢幕色彩很“好看”(你甚至可以在以往的嗶站評測影片裡找到相關評價)
當年我選的是波爾多紅前段時間換了個衣服變成白銀
原本的螢幕被修手機的拆壞了,白嫖了一塊新的原裝屏(個人感覺調校不如出廠那塊更好),現在說它是組裝機也沒任何毛病[doge笑哭],但不影響我這篇文章的誕生。
正面屏佔比在當時看來很低了,不過至少還是完整屏,五千多的價格,可以選三星note9了,屏佔比顏值也很高,但我依舊選了它,就是圖它顯示方面的黑科技[doge笑哭],後來也確實賭對了,還把我帶進各種數碼硬體的坑,不過64g記憶體在當今已經沒有什麼價值了,基本被微信吃個精光,所以我最近更新了一臺512G的Xperia1III當主力(同是第3代)。
螢幕官方描述引數:6寸18:9 HDR QHD+ OLED 2880x1440
以下是附帶的特色功能:
1.TRILUMINOS Display for mobile
2.移動裝置專用的 X-Reality(影片影象增強引擎)
3.動態對比增強技術
4.HDR升級轉換(SDR動態範圍升HDR)
(引數摘取自索尼官網 順帶說一句 它是微曲屏4曲邊大R角)
其他補充資訊 60hz重新整理率 8Bit。
螢幕供應商應該是LG顯示,LG-POLED 鑽石排列,特點是RGB畫素呈圓點形狀。
6寸18:9的2K屏 ppi自然夠高,看圖片之類的都很爽,但是白底不夠乾淨,有部分人說純白下有抹布感,不知道是否跟畫素點形狀有關係。值得一提的是在偏轉角度∠白底偏色這方面比當時三星的OLED屏要強不少
系統顯示設定裡色彩模式有3個 如下
除了第一個專業模式標註sRGB以外其他兩個都是廣色域模式,沒有定義P3色域模式。每一個模式下都有互相獨立的白平衡設定引數,互不干擾
測量資料工具:
Colorchecker Display Plus(X-Rite i1Pro Plus換皮)色度計
X-Rite i1 Studio 分光光度計 和 照度計(測量環境光線)
軟體DisplayCal(開源 免費 功能強大)
方法:雙校正測量法
(參考:如何給ROG幻16筆記本修正顯示白點不正)
自動亮度下 拿到室外正午的太陽下,約12萬lux光照強度
使用色度計測量白底100%視窗的亮度:500nit水平
資料是比較一般的,但是並不影響陽光下的可閱讀性,具體我會相機後面講解。
使用分光光度計對這塊oled面板做好色度計校正和光譜檔案之後就可以進行後續的測量工作了。
新螢幕在標準色溫(白平衡)設定下 色溫值達到了9300K[doge]
估計其他預設值也會偏差比出廠設定的值更大了。因為有校正檔案的幫助下,我可以透過RGB增益滑塊糾正螢幕白點至CIE 1931定義的D65(6500K)XY座標 x:0.3127 y:0.329 亮度暫且設定至120nit。相比剛才標準的9300K黃了不少,之前的會看起來更白更刺眼。需要注意的是調整白點至6500K會損失面板部分峰值亮度[抱拳]。
不過像一般的手機並不支援校正白點座標,而且6500K的白其實有很多種,還有各種同色異譜的效果。
色彩測量方面選擇Chrome瀏覽器作為訊號發生器
色彩選專業模式(sRGB),icc檔案描述大致如下
接近107%的sRGB色域容積 覆蓋sRGB色域98%
白點x:0.3126 y:0.3297 6502K L:119.55cd/m²
紅色方面有些許溢位,整體表現沒啥問題。
色準方面 以sRGB顯示配置檔案作為參考 分析325個色塊
平均dE00能小於1 但是最大已經超過10了,偏色最嚴重的色塊出現在紅色低灰階部分,13:0:0 26:0:0這兩個,對我來說這兩個色塊無所謂,影響不大。
還有就是純藍色灰階過渡部分方面整體是偏差略大的,基本貼著dE00 2
其他引數 灰階色溫穩定性 伽馬曲線 RGB平衡曲線
不過這塊螢幕色準方面測量的資料看起來確實挺好,不過參考意義不是很大,後面我會具體說明原因。反正總體而言螢幕的 白點 伽馬 RGB平衡 色域 色準的表現都在我的預料之內,不過還是不如出廠時那塊螢幕表現好,低灰階能明顯感知螢幕均勻性差很多,rgb平衡飄的厲害,這有一部分是Mura所帶來的(製作工藝限制產生的)。
同等設定引數下 測量標準模式下的色彩表現 官方描述是搭載了TRILUMINOS Display for mobile特麗魅彩移動顯示技術,可以獲得明亮 鮮豔的色彩效果。
經測量DCI P3色域容積可高達131% sRGB色域容積為185%
從色域覆蓋圖上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對比DCI P3配置檔案來說,標準模式的綠色能做到更鮮豔 飽和度更高,其他藍色和紅色極限座標跟標準位置相差不大。
最後一個就是超逼真模式,英文翻譯是Super Vivid Mode
描述是用更鮮豔的模式來獲得更好看的色彩。
經測量 sRGB色域容積接近217% DCI P3色域容積接近154%
換算成BT2020色域覆蓋率的話。。。。是差不多78.12%,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看SDR類資源下選擇這個色彩模式,跟模擬HDR色彩顯示的效果差不多,所以有很多使用XZ3的小夥伴因為bug觸發,看嗶哩嗶哩軟解的HDR影片以為是真HDR色彩,實則不是。
當然你也可以當作BT2020色域模式用在SDR內容顯示上,喜歡高飽和度,重口味使用者推薦。
接下來是測試螢幕室內SDR的APL峰值亮度表現[doge]
訊號發生器使用索尼相簿和谷歌相簿,兩者表現一致的。
有兩組資料 一個是預設色溫9300K 一個是自己校正過白點的6500K 表現如下
可以發現,隨著顯示白色面積越來越小,亮度越來越高,預設色溫下峰值亮度可以衝到1150+nit,此時面積為10%白色視窗,而校準白點至6500K後雖然損失一部分亮度,但是峰值亮度也能衝到接近900nit的水平。5%面積以下的估計相對感測器面積來說太小了,測出來不夠亮正常。即使全屏白底亮度只有500nit,用深色模式也能輕鬆看的清黑底白字的內容。
動態對比增強技術:
在相簿裡好像是享有動態對比增強技術的加持並且該buff無法解除,如果是看影片的話,標準色彩模式+X-Reality才是完整加成。
以D65作為參考標準的話,全屏白底亮度457nit,到10%白色面積峰值亮度896nit,亮度差高達96%,具體表現的話就是當你亮度拉滿用相簿看圖片的話,畫面資訊裡的區域性亮部亮度會比其他地方亮特別多,暗部也會黑下去,變相增強畫面的動態對比度和動態範圍,很像OLED電視的對比度增強演算法亦或者是LED電視的動態背光 區域性控光演算法
因為區域性的亮度拉高了,眾所周知,亮度越高的色彩會相對顯得更加的鮮豔[doge],所以對於XZ3顯示色彩準確性方面的意義並不是很大,換作專業的液晶顯示器來說不會有這些味精類功能,無論視窗面積大小,白電屏亮度都能高度維持一致。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顯然是XZ3這種畫面感更討喜的。
(想了解有關Xperia1III詳細螢幕分析報告可以點下方連結)
我們祭出目前索尼2021年的旗艦Xperia1III來對比資料[墨鏡滑稽]
看看娛樂性跟硬核專業性的顯示打起來會碰出什麼火花
亮度拉滿同步D65白點下,隨著白色面積越來越小,XZ3的白電平亮度提升幅度更大(96%),而馬克3是亮度平緩下降,亮度最大差值只有14%。如果是將兩者限制全屏白底亮度為100nit的話,XZ3的最大亮度差異為28.7%,而馬克3只有10.8%,曲線斜率更為平緩,背光亮度分佈均勻,在第一種情況下照片的顯示對比想必是差異極大的,按照第二種的看圖片標準設定下差別會小一點。
左邊是幻16(已校色)對比馬克3 右邊上面是XZ3下面是馬克3
同樣把螢幕調至最大且使用sRGB色彩 6500K色溫 相機均拍攝前校正白平衡
幻16 IPS全屏白底460nit
XZ3 全屏白底457nit
馬克3 全屏白底580nit
左邊可以看到 馬克3除了亮度更高一點導致相機拍的高光細節些許過爆,整體基本和電腦一致(雲的顏色以馬克3為主,幻16藍色偏差值略大),右邊可以看到全屏白底亮度更低的XZ3在高光方面展示出了更高的峰值亮度水平,基本證實以上的動態對比增強技術,這也是為什麼XZ3並不太適合在手機上修圖調色做類似的創作,但是馬克3就沒有什麼問題。
統一全屏白底100nit之後的XZ3與1III對比
亮度動態範圍上觀感上兩者基本一致了,XZ3的高光亮度收斂了不少,不會說區域性高光亮度特別高的情況,整體觀感也比較接近,完全可以說當前設定狀態下為XZ3相簿看圖片色準最好的了(XZ3約60%亮度)
相對於馬克3來說,XZ3的整體色彩飽和度略高一點點,拍出來不太明顯。總結[doge]XZ3的相簿自帶SDR顯示最佳化演算法加了點飽和度,還有動態對比度增強技術,觀感很好但圖片色彩準確性確實一般,觀感至上。
聊完了SDR咱們就可以接著講HDR了,畢竟HDR是XZ3這塊OLED螢幕的最大價值體現。各位有不懂不瞭解HDR的可以看一下這篇硬核HDR科普資料(主要是影片方向的)
影片測試素材使用達芬奇17製作,峰值亮度為10000nit最高上限,影片發生器選擇索尼相簿或者谷歌相簿播放。
值得一提的是XZ3的hdr10影片模式下,會強制鎖定白平衡8500K 無法修改,白底偏冷吧 峰值亮度表現如下
全屏白底峰值亮度為532,在白色視窗達到10%顯示面積時峰值亮度達到最高1200nit 色溫11000K附近。BT2020色域覆蓋範圍約72%-75%左右。還是比較大的,但是很可惜白點不支援修正
HDR10 EOTF曲線(1000NIT)以10%視窗顯示面積做的PQ曲線測量素材。PQ曲線是最能反映一臺裝置對於此類資源的亮度對映情況。
螢幕的HDR顯示亮度越高越好嗎?
這是對的但也不完全是對的。
測量結果如下
黃色作為HDR10標準的PQ曲線,紅色是XZ3開啟了X-Reality引擎後的HDR PQ曲線走向,可以發現,XZ3的hdr10亮度對映調校的亮度整體比標準的Rec2100 ST2084定義的亮度高特別多,這也是當時很多人評價XZ3的HDR影片播放暗部細節(亮度高看得清)無敵的原因
後面我用了個4000nit的HDR素材 測試EOTF曲線
可以發現沒有任何區別,所以XZ3只要是播放HDR影片,它的EOTF曲線就是長樣的,不管影片的白點平電訊號多高。其HDR色調對映曲線就是這樣。從圖中我們大致可以知道,它的高光裁切值為2500nit-3000nit區間,完全可以應付大部分HDR影片了,不會說出現高光細節過曝。
這裡可以展示一下被譽為可以還原導演視覺的馬克3 HDR亮度對映的PQ曲線對比XZ3是怎樣的
馬克3的PQ曲線毫無疑問是更加的符合Rec2100 ST2084定義的亮度曲線,螢幕最高亮度跟隨至1000nit 75%灰階隨後進行裁切。所以毫無疑問的是馬克3確實能更加準確的還原
影片內的亮度訊號還有色彩,比如你這塊的亮度是10nit那我就給你10nit附近的亮度,100nit就給你100nit附近,這也是HDR10作為PQ型別定義的絕對亮度。
所以如果是拿來跟XZ3比的話,無論是色彩觀感和畫面亮度都是不如XZ3那麼好看的,馬克3的大師模式就是你可以知道這個HDR影片的色彩 亮度方面原來是長這樣的,你可以看到創作者對於這個影片的調色理解曝光的理解等。
影片素材是在原版SDR的基礎上分級制作4K HDR版本
可以看到XZ3無論是動態範圍還是色彩飽和度上都是要大於1III
視覺方面方面我覺得是已經非常不錯了,閹割版掌上BRAVIA OLED電視,擁有目前大部分W-OLED電視都沒有的峰值亮度和動態範圍。
接下來對比一下XZ3和馬克3的HDR10影片播放畫面
這是一場索尼電視部門和索尼電影彩監部門的對比
專業or娛樂
馬克3的系統白平衡調節是可以應用到SDR與HDR顯示畫面的,同步XZ3白平衡之後馬克3會損失一部分峰值亮度
如果有用馬克3的小夥伴想嘗試下8500K的色溫顯示的話可以設定為R:0 G:28 B:38試試(使用分光光度計校正至8500K)
兩者HDR的PQ曲線對比如下
相機進行白平衡校正 影片素材節選
馬克2機內自帶的抓鬼敢死隊4K HDR預告片
LG OLED電視4K HDR演示片爵士樂
Find X3Pro機內自帶的演示片
上方1III下方XZ3
可以很明顯感知的到XZ3的HDR畫面亮度基本上全部都是遠高於馬克3的,暗部陰影細節亮度較高,看的很清晰,色彩飽和度偏高,膚色紅潤過頭了,但是畫面也確實非常討喜的風格,而馬克3的畫面亮度對比XZ3低的多(這點從PQ曲線那對比就能知道)但是可以比較準確還原影片的真實亮度,色彩比較柔和,更有電影的質感,色彩準確性也自然不用多說,就是專業顯示器那味。總體而言,這是兩個極端的色彩調校方向,一個豔麗一個準確。
以前我比較喜歡XZ3那種顯示色彩風格,後面接觸到攝影后期方面之後,我並不喜歡這種色差,特別是在跟對比設計攝影類用途的專業顯示器後,那種色彩差異會特別明顯,所以我才選擇了1III,4K OLED HDR 120hz,有技術專門針對調校色彩顯示,它能做到更好的圖片與影片色彩顯示還原。
X-Reality(影片影象增強引擎)與TRILUMINOS Display
(以上均為移動版)
色彩選擇標準模式接著開啟X-Reality開關去看SDR標準動態範圍影片時便是XZ3的影象增益完整形態
具體描述的話:使畫面飽和度和對比度提高,銳度提高,紅色綠色更鮮豔,膚色會最佳化的自然好看一點(官方宣傳)同時帶玄學降噪,而且它在配合對比度增強技術以後可以把標準動態範圍內容提升至HDR高動態範圍的畫面顯示,根據之前的SDR APL曲線表現,它確實做到了。實際畫面展示與內容截圖對比
但是個人使用下來覺得這玩意不建議開,雖然可以提升動態範圍,但是會帶來比較嚴重的色彩斷層 色階 色塊,因為sdr影片素材的畫質一個是8bit,還有就是位元速率不行,除了看一些光汙染比較多的動漫觀感會更爽以外,播放其他影片基本上是負增益,畢竟SDR的動態範圍就0.1nit-100nit,強行拉大出現色彩斷層算是再正常不過的結果了,重口味使用者推薦開啟。
XZ3作為索尼的第一臺OLED掌上影音娛樂裝置在色彩調校上還是非常用心的,市場反饋也確實相當不錯,優越的畫面視覺衝擊力證明了索尼的黑科技確實有點東西,放到2021年畫質也是相當能打的,同時也是目前為止索尼唯一的一臺2K OLED HDR手機,從XZ系列的結束到Xperia1系列的誕生可以說是風格差異巨大,重心上越來越偏向專業性質,在XZ3對比Xperia1III上基本上是這麼回事,什麼超逼真 X-Reality引擎 對比度增強技術 特麗魅彩移動顯示全都看不見了,標準模式下的調色也沒激進了,為了畫面的白電平穩定性捨棄了更高的小範圍亮度,相機操作也越來越大師,攝影大師 電影大師 影片大師 顯示方面也很大師,顯然是產品整體更傾向於面向創作者使用者的亦或是部分影音愛好者和對攝影感興趣的使用者。
當然我從當初的超逼真色彩模式走過來確實到現在更加喜歡追求原汁原味的玩意兒,隨時都能知道你感興趣的資源內容原來的模樣是怎樣的,無論是追求味精還是0加工,都沒有對錯之分,重點是符合自己的需求。
#索尼Xperia1III# #索尼XperiaPR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