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熱是魚找人,而天氣冷是人找魚。主要原因是天氣熱水溫高、魚活性高,所以你打個窩守株待兔就行,魚會自己找上門的;天氣冷水溫低,魚活性高不愛動,所以你再用守株待兔這一招就不怎麼好使了,得主動出擊去找魚釣。
那麼問題來了,“人找魚”究竟該怎麼找、去哪裡找?是拿著魚竿東釣一下西釣一下嗎?顯然不是。是打下七八個窩子然後輪番釣嗎?如果你是長竿短線傳統釣,那這個方法可以,但臺釣東西多就不太方便了。
冬天野釣,所謂的“人找魚”,我個人的經驗主要是有兩個重點,第一是選擇初始釣位很重要,如果你初始釣位選得好,釣一會兒就能有魚那就萬事大吉了;第二是釣位的調整,如果初始釣位始終不發窩,那你一直堅守也不是個辦法,這時就需要換位置了,而什麼時候換、換哪去,這又是值得思考的事。
初始釣位該怎麼選
在南方,這段時間還不冷,魚的活性還是不錯的,所以選釣位倒不用太講究。但是到了十一月中下旬、十二月以後,那天氣就很冷了,那個時候野釣,我個人是首先會放棄大江大河,當然了每個地方魚情不一樣,你們那邊要是資源好,大江大河一樣能釣。
在冬天與其釣大江大河,不如選擇小河溝、小野塘這樣範圍比較小的地方,有大江肯定就會有支流,你們在大江釣不好可以試試那些支流,深淺交界、寬變窄窄變寬的那種地方會比較好。
選擇小河小溝等小水面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更關鍵那就是要找障礙物,水草、蘆葦、茭白、荷葉、倒樹等等,有什麼就釣什麼,如果有的選,越大片、越厚實的水草越好,因為這樣的地方保暖、食物多,哪怕天氣不太好魚也有很大機率開口。
水草多而厚,你可以釣很淺、很近,不要覺得沒魚,很多人都這麼想,但實際上這種地方才可能有大鯽魚。我們這邊冬季不會特別冷,河面也很少結冰,大冬天的找到那種厚實的水草,幾十公分都上大鯽魚,不是自己親身經歷可能都不敢信。
因為我們的常識是冬季要釣深,三四米很平常,五六米都不算深,但那是對於光水而言,尤其是山體型且整體較深的水庫!如果是小河溝,水草很多很厚的情況下,相信我釣淺就行,尤其是陽光明媚的時候。
關於裝備的建議
對於資源尚可或者你能輕而易舉找到好位置的前提下,你可以帶很多裝備,如果資源不怎麼好總是空軍,或者你們那邊水草很稀少甚至沒啥草,那麼我建議簡裝出行,這樣換地方方便,如果帶一大堆東西,在大冬天是懶得動的,即使搬位置很多人也只不過是左邊換到右邊、右邊換到左邊而已,實話實說這樣換位置屁用都沒有。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就經常說天氣冷是傳統釣長竿短線比較佔優勢,不只是傳統釣可以釣草洞,可以釣臺釣釣不著的地方,還有另一個關鍵是傳統釣東西少,移動方便!
我讓各位去找水草大而厚的位置,是因為這樣的地方藏魚比較多,如果水草很小一叢或者是稀稀拉拉的,那麼就算有魚也不會多,可能釣個兩條就沒了,接下去你再堅守幾個小時可能也釣不了很多。裝備帶少點,我們就可以在一個草區釣幾條然後換下一個草區。
長時間不發窩怎麼辦
冬天魚活性差,發窩慢是正常的,一般來說我都建議打下窩以後等個二三十分鐘再下杆,或者你一開始就打兩個窩,可以選擇不同的位置打窩,要是釣魚人多那就用雙杆,一遠一近這樣玩。
打下兩個窩以後,你可以選擇一個馬上開釣,但另一個暫時不要動它,基本等上半小時左右,“晾窩”的好處在於可以讓魚安心進窩吃食。
當一個地方釣了一二個小時,實在是一口都沒有,那我覺得就可以換地方了,哪怕是草區!因為理論上草區要是有魚的話,發窩應該很快,你釣了一二個小時都沒魚,那說明這堆草附近根本沒啥魚。實際作釣中,釣光水我可能等待時間會長一點,但是釣草區,一個多小時沒口我就可能會打算換了。
換位置絕不是亂換,要是左邊換到右邊、右邊換到左邊,只是移動個幾米,那你不如省點力氣乾脆別搬了,就這麼幾米的距離要是有魚在附近它早過來了。要麼不換位,換就要換得遠,而且下一個釣位一定要和初始釣位儘可能地不一樣。
比如說你第一個釣位選的是一片水葫蘆附近,那麼下一個釣位就試試蘆葦區、蒲草區等等。如果你釣的是亮水,沒有障礙物,那麼要從方位、水深處找不同。比如一開始釣1.5米沒口,下一個位置就換到2米甚至更深,或者你用更長的杆子。天氣很冷,在有風的天氣,一般建議選擇避風向陽處,如果實在沒口,大家都坐這樣的位置都沒口,那也不妨反其道而行,反正都是沒口不如反常規試試。
結語:
臺釣裝備複雜、步驟也很多,加上冬季本身發窩就慢,所以不可能換好幾個位置的,很多人估計也懶得搬來搬去。
我建議沒口的時候,尤其是大家都沒口的情況下,換二到三次位置,但每次換一定要換到和之前那個位置完全不一樣的地方,千萬別左邊換到右邊,右邊換到左邊,這樣大機率是沒有用的。
天氣冷很多人可能選擇封竿,在釣點人不太多的情況下,咱們一開始就可以多打幾個窩,這樣後面萬一口不好,換了位置就能節約誘魚的時間。如果你怕釣位被搶,建議不要選那種老釣位。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