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美軍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武裝力量應該沒有人會懷疑。今天的人們對美軍的印象大多源自於上個世紀末的海灣戰爭與科索沃戰爭,以及本世紀初的伊拉克戰爭。在這些區域性戰爭中,美軍憑藉手中的尖端武器和先進戰法,在戰場上猶如砍瓜切菜,將對手打的滿地找牙,令其毫無還手之力。
然而,在海灣戰爭之前的近半個世紀裡,卻有兩場讓美軍至今都不堪回首的戰爭——朝鮮戰爭與越南戰爭。如果說前者算是美國第一場未能“取勝”的戰爭,那麼後者則給美國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心理創傷。
那麼美軍為何能在二戰中擊敗看似更為強大的德日,卻在朝鮮與越南戰爭上栽了跟頭呢?
“民主國家的兵工廠”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德、意、日本法西斯軸心國及僕從國與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之間進行的一場全球規模的戰爭,先後有60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了這場大戰之中。撇開戰前美國政商兩界與德日勾勾搭搭的那段不太光彩的歷史不談,單就這場反法西斯戰爭的貢獻而言,美國可以說是居功至偉的。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美國及時參戰,二戰的程序或許會發生顛覆性的變化,甚至人類文明的走向都極有可能發生重大改變。據不完全統計,僅僅在太平洋戰場上,就有約120萬日軍在被美軍擊斃,超過戰爭中日軍陣亡總數的60%。
從戰爭程序來看,美國在二戰中的表現基本呈低開高走之勢。
二戰爆發之前,由於“孤立主義”盛行,美國僅保留了一支規模並不算太大的軍隊,大多數武器的效能也是乏善可陳。戰爭爆發初期,美軍的戰績並不盡如人意,甚至發生了主帥逃跑,士兵全體投降的奇恥大辱。
然而隨著戰事的推進,美軍的戰鬥力開始逐步提升,戰場態勢也隨著一場場關鍵戰役的取勝而得以迅速扭轉。美國最終能取得二戰的勝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戰爭性質。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當時的美國屬於反法西斯陣營中的一員,得到了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支援與擁護,佔領了道義的制高點。有人甚至將二戰視為美國參加過的最後一場身處正義陣營的戰爭。
其次是美國超強的綜合國力。美國獨立之後就開始著手建立完善的工業體系,進行著資本的原始積累。一戰結束後,美國的綜合國力已上升到世界第一。
美國參加二戰之前,其GDP總量為2000多億美元,而美國在二戰中的兩個主要對手德國與日本分別僅為500多億美元與100多億美元。二者加在一起還不到美國的一半。
當時,美國長期佔據著全球工業產能的30%—40%,其一年的鋼產量就有6000萬噸,汽車產量為451萬輛,而日本的鋼產量僅有570萬噸,汽車2萬輛。到二戰結束時的1945年,美軍總兵力達到了空前的1300萬人,坦克8萬餘輛,飛機26萬餘架。
其中飛機年產4萬架、坦克年產2萬餘輛。而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美國總共建造了131艘航空母艦(包括護航航母)、10艘戰列艦、48艘巡洋艦、355艘驅逐艦、203艘潛艇,數量遠遠超過日本海軍。如此強大的生產能力也讓美國獲得了“民主國家的兵工廠”的美譽。
當然,美國除了強大的產能外,戰略、戰術,以訓練水平的不斷提升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一戰之後,馬放南山的美國一度對軍隊建設有所懈怠,其造成的結果便是武器與軍事思想落伍、訓練水平低下。
就拿瓜島戰役中的薩沃島海戰/第一次所羅門海戰舉例。在此之前,美國海軍嚴重缺乏夜戰方面的訓練,敵我識別技術也不太成熟,致使在這場號稱“酒吧毆鬥”的遭遇戰中慘敗而歸。
但從那以後,美國海軍就開始努力提升夜戰水平,並大批次裝備了有助於夜戰的雷達,終於在之後的聖喬治角海戰中擊敗對手,報了一箭之仇。在北非戰場上,美軍也是開局不順,在著名的凱瑟琳山口之戰中損兵折將。
不過在此之後,美軍透過學習對手的長處,不斷提升裝甲兵的運用能力,很快便具備了與強大的德國裝甲部隊周旋的能力。尤其是在戰爭末期,美軍憑藉強大的空中優勢,幾乎把德國裝甲兵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即便是在阿登戰役初期極為被動的形勢下也能及時穩住陣腳,不至於像戰爭初期的菲律賓戰役那樣一潰千里。
1945年8月6日與9日,美軍分別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了一枚原子彈,大大加速了日本帝國主義投降的進度。即使日本準備繼續負隅頑抗,美國也已經做好了登陸日本本土的準備。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軍投降的儀式在東京灣美國海軍“密蘇里”號戰列艦上舉行,為了進一步震懾日本,投降儀式結束後,一千餘架美軍戰機從東京灣上空飛過。而此時的美國軍力也達到了二戰爆發以來的最高水平。即便是從頭再打一次二戰,其實力也綽綽有餘。
朝鮮戰場上遇到真正的對手
1950年6月爆發的朝鮮戰爭,起因是朝鮮半島南、北民族的內戰,後因美國、中國、蘇聯等國的介入而演化成了一場國際性的區域性戰爭。此次戰爭是二戰後爆發的第一場大規模區域性戰爭,也是二戰後美國直接參與的第一場區域性戰爭。
朝鮮戰爭的第一階段從朝鮮跨過三八線進攻韓國開始。朝鮮人民軍的進攻起先非常順利,這一局面一直持續到所謂的“聯合國軍”出兵朝鮮為止。由麥克阿瑟領導組織的仁川登陸是朝鮮戰爭的第一個轉折點,這次軍事行動一舉扭轉了戰局,人民軍的攻勢戛然而止。
得了便宜的麥克阿瑟於是想趁熱打鐵佔領朝鮮半島全境,於是便跨越三八線,開啟了戰爭的第二階段。當“聯合國軍”先頭部隊抵進鴨綠江之際,遭遇到了早已入朝埋伏多時的志願軍迎頭痛擊。
接著志願軍對美軍連續發起了第二次、第三次戰役,將不可一世的美國佬打得狼狽不堪。連心高氣傲的麥克阿瑟也只能黯然離場,回家去寫他的“老兵不死 只是逐漸凋零”了。
然而隨著戰事的不斷推進,志願軍後勤補給的軟肋逐漸暴露了出來。新上任的“聯合國”軍司令李奇微穩紮穩打,雙方在三八線上展開了持續多年的拉鋸,直到最後簽署停戰協定。
對於志願軍的作戰能力,美國軍方在戰後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美國陸軍五星上將,陸軍參謀長馬歇爾曾評價道:“在朝鮮時我們就已經意識到了,中國的志願軍是我們美國兩次世界大戰以來所碰到的最強硬的對手。”
前北約總司令,曾在朝鮮戰爭中被志願軍俘虜過的英國上將法勒·霍利克曾評價道:
“我當了一輩子步兵,同德國步兵、中國步兵打過仗,也看過美國步兵、蘇聯步兵打仗,德國兵很優秀,但最優秀的我認為還是中國步兵。”
接替麥克阿瑟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的李奇微對志願軍的評價是:訓練有素,懂得隱藏,火力壓制之後,迅速找到下一個掩體;手榴彈威力很差但是扔得很準;喜歡正面佯攻,側面包抄;善於複雜地形下的急行軍,吃苦耐勞,有組織有紀律,有豐富的作戰經驗。
那麼朝鮮戰爭我們算是打贏了嗎?
如果從最後簽訂的“停戰協定”來看,這場戰爭雙方算是打成了平手。但從抗美援朝的角度考量,志願軍能將如此強大的對手從中朝邊境一直推到三八線附近,已經達成了挽救朝鮮的戰略目的,顯然算是一場勝仗。
《朝鮮:我們第一次戰敗》的作者美國作者貝文·亞歷山大認為,美國在南朝鮮和一些聯合國成員國的支援下,贏得了一場針對北朝鮮的戰爭,卻輸掉了另一場針對紅色中國的戰爭。也就是說亞歷山大將朝鮮戰爭的前後兩個階段視為兩場獨立的戰爭,第二階段對於美國來說是一場失敗的戰爭。
那麼,在各方面均佔據絕對優勢的美軍為何沒能贏下這場戰爭呢?
首先,志願軍高層針對敵我雙方的優勢和特點,制定了正確的戰略戰術。而“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卻狂妄自大,錯誤估計了我軍的動向和兵力部署。
其次,志願軍雖然“鋼少”,但“氣多”,善於發揮夜戰和近戰優勢,頻繁利用快速穿插和分割包圍敵軍。說志願軍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的輕步兵並不誇張。此外,志願軍的前線指揮與調整、應變能力也不錯。而相比之下,美軍屬於“鋼多,氣少”,戰鬥意志普遍比不上志願軍,某些部隊的戰場承壓能力較差。
第三,由於美國在冷戰時期的主要對手是蘇聯,以及以蘇聯為首的華約集團,因此美國始終將戰略重心放在歐洲,不願意在亞洲被過多牽扯精力,擴大戰爭有可能導致美蘇之間爆發戰爭。
第四,雖然中美兩國國力相差十分懸殊,武器裝備總體上存在較大的差距。但就戰爭後半程的相持階段而言,雙方在輕重武器方面並沒有太大的代差。這一點其實長期以來一直被人們所忽略。可以說一直到上個世紀末,中美兩軍戰鬥力差距最小的時期恰恰正是朝鮮戰爭時期。
陷入越戰泥潭
越南戰爭可以被視為東西方兩大陣營在中南半島的一場對抗,是冷戰時期的一次“代理人”戰爭。越南戰爭也是二戰以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場戰爭,還是美國迄今為止唯一一場承認戰敗的戰爭。
美國在這場耗費了至少2500億美元的戰爭中幾乎贏下了每一場戰鬥,卻輸掉了整個戰爭。美國也由此逐步中止了自二戰結束之後的過度擴張之路。
那麼,為何國力處於巔峰時期的美國,卻連一個小小的越南都搞不定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是要從這場戰爭的程序說起。法國撤出印支三國之後,美國為了阻止北越擴張,全力支援旅居美國的吳廷豔建立政權。1955年,吳廷豔在西貢發動政變建立了越南共和國,簡稱南越。
1959年,越共中央委員會決定武裝統一越南,並派遣大量軍事人員前往南越。1961年1月20日,肯尼迪就任美國總統,不久之後,美國派遣100名特種作戰人員進入南越。越南戰爭由此正式爆發。
這裡要強調一下,美國介入越南戰爭目的其實是為了幫助南越政府維護自己的政權,並沒有顛覆北越政權的計劃。兩年之後,約翰·肯尼迪遇刺身亡,林登·約翰遜接任美國總統,越南戰爭的規模開始進一步升級。
1965年11月14日,德浪河谷戰役爆發,這是越南戰爭中美越之間的第一次大規模交鋒。經過3天的激戰,雙方均宣告自己取得了勝利。此戰過後,北越決定避免與美軍進行正面衝突,轉而採取游擊戰術。
1968年1月30日,北越發動了規模空前的“春節攻勢”,其慘烈景象在美國公眾中造成了巨大的震撼力,國內反戰浪潮日益高漲。一年之後,尼克松在新一屆美國總統就職典禮上宣稱:“我們陷入戰爭,需要和平。”
1973年1月,北越、南越解放陣線和美國、西貢政權在法國巴黎達成和平協議,美國從越南全面撤軍。由於南越政府腐敗墮落,軍隊缺乏戰鬥力,北越最終只花了一個多月就攻佔了南越首都西貢,完成了越南的統一。
越南戰爭看似是北越和南越兩個政權的較量,但實質上卻是美國、蘇聯、中國等大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博弈,對改變冷戰走勢與地緣格局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國在越南戰場上鎩羽而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從戰爭性質來講,越南戰爭是一場由美國介入的侵略戰爭,對美國而言屬於非正義戰爭,因此必然會遭到越南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反對,最終也難逃失敗的命運。
其次,美國嚴重低估了越南人民的反抗精神。越戰結束十六年後,當時主導越戰的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曾回憶說,“美國人打敗了,主要是因為美國嚴重低估了越南人的民族主義精神力量,過度高估了自己現代化武器對付第三世界民族解放戰爭的力量。”
第三,由於越南特殊的地形,以及北越採取的游擊戰術等諸多原因,美軍始終無法打出大規模殲滅戰。北越哪怕在戰場上損失再大,只要稍作休整,就能死灰復燃,重整旗鼓。
第四,美國國內對越戰存在巨大分歧,反戰運動此起彼伏。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美國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國內激烈的反戰運動使美國的意志無法集中、思想無法統一。
第五,身為社會主義陣營的北越,在戰爭期間得到了來自蘇聯、中國和東歐國家的大量援助。尤其是作為鄰國的中國,在對越南援助方面十分慷慨,援越的總金額甚至一度佔到了中國對外援助總額的48%。
第六,與當年的朝鮮情況一樣,東南亞地區也並非美國的核心利益區。美國不願意為了越南這樣一個蕞爾小國牽扯太多精力。在確定無法阻止紅色政權席捲中南半島之後,美國決定果斷退出,雖然面子上有些掛不住,但至少能做到及時止損。
結語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曾說過“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也就是說軍事行動是為政治服務的,一個成熟的政府一旦要開啟戰端,必須清楚戰爭的目的,掌握住戰爭的走向。
縱觀美國近一百年來參與過的對外戰爭,總體來說是勝多負少。而表現最差的兩場戰爭朝鮮戰爭與越南戰爭,恰恰都是美國最放不開手腳,且有所顧慮的兩場戰爭。
二戰時期的美軍之所以能最終取勝,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在戰場上可以使用一切手段,包括核武器。因為二戰是一場事關美國生死存亡的全面戰爭,不容有任何閃失。但朝鮮戰爭與越南戰爭不同。
這兩場戰爭是在美國的非核心利益區爆發的區域性戰爭,從利益角度考量美國並不希望把戰爭規模無限擴大,所以只能在手段上有所剋制與收斂。
1966年中國曾向美國放話,如果美方能保證不入侵中國和越南北方,中國將不直接介入越戰,美國竟然全盤接受了中國的要求。由此可見,在具體利益面前,一切都可以商量。
此外,由於戰爭性質的不同,二戰時期美國媒體對戰爭的宣傳呈現出一邊倒的支援,全美國人民都將這場戰爭視為正邪之間的較量。
但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美國媒體對戰事的報道反而向美國國內傳遞了一種負面的情緒,從而導致了反戰運動的盛行。尤其是在越南戰爭中,美國的媒體宣傳對美國決定中止戰爭,撤出越南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