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爆發,讓全人類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危機,幾乎所有國家被波及,而如今,完成升級的新冠變異病毒更加恐怖,像是發源於印度的德爾塔變異毒株,已經成為了目前最盛行的毒株。我國作為世界上最早獲得抗疫基本勝利的國家,一直以來都沒有放鬆警惕,嚴防病毒的輸入,但現在卻因為一些地區出現了疏漏,被德爾塔病毒趁虛而入,從而引發了新一輪的危機,由此可以看出該毒株的能力之強。
為了尋找應對方法,各國的科學家們都展開了研究,讓人感到驕傲的是,我國又做到了領先全球,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唐小平、李峰教授團隊,和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員鍾南山院士、陳如衝教授團隊強強聯手,一起針對因德爾塔變異病毒引發的“5·12新冠肺炎疫情”展開調查,採用病毒基因組測序技術與流行病學相結合的方法,對德爾塔變異病毒完整傳播鏈完成了精準描繪,是全球範圍內第一個做到的。除此之外還對本次疫情病例的臨床特徵,以及病毒動力學特點進行了多方面描繪,在完成了結果的收集整理後,將其釋出在了國際權威期刊《柳葉刀》的子刊《電子臨床醫學雜誌》上。
之前透過流行病學調查,以及病毒核酸基因測序我們可以明確知道,“5·12新冠肺炎疫情”就是由德爾塔變異病毒引起的,有著非常明確的傳播鏈,而鍾南山團隊的這次研究,是首次對其完成追蹤,並且還完整報道了這次疫情的傳播鏈,這除了方便對相關人員進行問責追責外,還能讓有關部門,更好的去規劃重點防疫地區。
現在我們清楚的瞭解到,“5·12新冠肺炎疫情”最開始是因為一名75歲女性意外暴露感染,接著透過接觸傳播給了其他3人,經過調查後發現,此次疫情的傳播途徑,都是直接和間接的近距離接觸,有30.8%的感染者為用餐傳播,30.13%為家庭接觸,18.59%為社群傳播,還有工作和社交等其他傳播途徑,所佔比例為19.87%。隨後,研究團隊將“5·12新冠肺炎疫情”感染者,納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感染新冠病毒野生株的佇列一起進行研究,從多方面對“5·12疫情”病例進行調查,其中包括臨床特徵以及病毒動力學特點,最終將德爾塔分析的透透徹徹。
德爾塔病毒的潛伏期相較於野生株要短上許多,並且傳播速度非常快,只有4.7天的中位潛伏期,而野生株則為6.3天,在非重症組病人中,德爾塔變異病毒的潛伏期為4天,還是短於野生毒株的6天。最恐怖的是,德爾塔僅僅在十天之內就能傳播4代,其中速度最快的代際傳播,所需時間還不到24小時,感染德爾塔病毒的患者,身上的病毒載量有了非常明顯的增加,核酸轉陰的時間也長了不少。
鍾南山院士研究團隊表示,感染德爾塔變異病毒是預測病情轉為危重症的危險因素,透過對60歲及以上的,老年新冠確診患者進行調查後得出結論,德爾塔變異病毒要比普通野生株的危重症風險高出1.45倍,並且在感染德爾塔之後,發展成為危重症的速度,是感染野生株的2.98倍。
這次研究將德爾塔變異病毒的特性,做了非常具體的總結,能讓人們更好的瞭解這個對手,從而去快速追蹤密接和感染者並且完成隔離,對重點場所實施及時的管控,並且根據地區情況的嚴重與否,考慮是否要進行全員核酸檢測,以此來達到發現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的最終目的,為接下來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除了鍾老之外,陳薇院士也有了重大突破,她帶領研究團隊透過快速篩查以及抗體人源化改造,發現了首個靶向刺突蛋白N段結構域的高效中和單克隆抗體,隨後還進行了多種冠狀病毒的各項中和評價,最終得到了一個喜人的結果,那就是這一抗體可以對新冠病毒以及變異病毒的活性,起到非常明顯的抑制作用。
陳薇院士團隊透過重複靜脈注射,對4只隨機分組的雄性食蟹猴進行給藥,觀察其血壓和血液化學毒理,最後發現該抗體具有極好的體內安全性,這無疑是給全國人民送上了一顆“定心丸”,原來新冠變異病毒也不是無敵的。
自從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以來,我國一直都將抗疫當作首要任務,國家頒佈相關政策,社會各界積極響應,最終完成了抗疫基本勝利,隨後我們就開始援助其他國家,為他們提供了寶貴的抗疫經驗和醫療裝置。可以說,我國為全球抗疫大業做出了傑出貢獻,而能做到這一點,勢必離不開那些辛苦付出的科學家們,85歲高齡鍾南山院士,依然為了抗擊新冠疫情而奔波,他們才是最值得我們敬佩的,相比於那些譁眾取寵的明星、小鮮肉,這些默默耕耘的科研人員,更配得上“偶像”這個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