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差2000步,我要趕緊再多走兩圈”……自從不少軟體都可以計算出每天走路的步數,不知不覺中,每天走到10000步成了很多人的習慣甚至是“執念”。在南京市第一醫院運動關節科副主任醫師蔣逸秋看來,透過軟體APP、小程式計算步數去督促自己鍛鍊健身,確實是個好辦法,但這個總量並不科學。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我們正常的成年人,每天的步行是3000至7000步,並不推薦超過10000步,因此‘日行1萬步’肯定不適合每一個人。”當然,也有人會感到自己每天15000步、20000步並沒有什麼不舒服,且身體和精神都比較好,蔣逸秋表示,這只是個體情況不值得借鑑。
走路步數真的越多會越健康嗎?蔣逸秋表示,首先要區分步數是生活步數還是運動步數,適當的運動步數對於保持身體健康機能才會有積極意義。
“生活步數和運動步數是兩個概念。比如說在辦公室裡從一個工位走到另一個工位整理下檔案、倒個水,那麼這種慢速的走路可以進入到步數計算裡面,但是不應該進入到運動步數。”運動步數的概念在於有意識地快走,心率要有所提高,要有稍微地出汗,才能算是達到了運動步數。
蔣逸秋告訴記者,有一個計算是否達到運動步數時心率的小公式,“一般來說透過步行以後,心率應該在‘180減去年齡’的數值,這個數值的心率才有健身的效果。”比如一位40歲的市民,走路時如果心率達到140次每分鐘,才會有健身的效果。“如果只是單純走路,心率一直是70次每分鐘、80次每分鐘,很難到達較好的健身效果。” 蔣逸秋還指出,在頻率上也要講究科學,“有一個叫超量恢復的原理。比如今天鍛鍊了以後,休息一下到明後天再鍛鍊,體能平衡度都比之前鍛鍊要有一個更好的恢復。體育鍛煉不是說要一週7天天天鍛鍊,合適的頻次是一週3~5次。”
來源: 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