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真的好燃啊”“真的太頂了,簡直是一杯嗆鼻的烈酒”“2021年度真正黑馬驚喜之作”……日前,基於廣東醒獅文化的現實題材動畫電影《雄獅少年》正在全國熱映,自今年元旦起粵語版也正式登陸院線,讓這部粵味十足的電影更添風味;影片好評如潮,豆瓣評分穩定在8.3分,成為2021年度榜單高分電影。
這一切,多少離不開電影藝術總監、華南農業大學校友李煒暢(片中署名:籽木與)的努力和付出。作為廣東潮汕人,他將自己的鄉土情結融入電影中。從村落到民俗,從建築到道具,影片中的美術設計處處充滿著廣東的風土人情、鄉村氣息,讓許多廣東觀眾大呼“喚醒對家鄉的鄉土記憶”。
為此,南方都市報記者獨家專訪李煒暢,瞭解影片製作背後的故事。
緣起
看到故事情節全身起雞皮疙瘩
有好故事不怕沒有IP加持
南方都市報(以下簡稱南都):作為《雄獅少年》的藝術總監,你主要負責的工作是什麼?
李煒暢:我主要負責整個電影畫面的美術設計與製作把控部分。比如,前期負責畫電影場景的概念圖,並提供給分鏡師,模型師,燈光師,作為製作的指示;中期,負責美術組的任務分配、安排和反饋,稽核模型製作(包括電影場景中的畫面構圖,顏色搭配,物件佈局擺放等)的質量,和燈光總監協調影片的光影效果等;後期,則是和燈光總監及導演一起給影片的最終調色作出一些意見建議。
南都:當初為何選擇加入這部電影的主創團隊?
李煒暢:國內現實題材的動畫相對較少,沒有IP的話受眾也會有所侷限。但在我看來,作為一部影片,故事肯定是第一位的。只要故事夠好,無論有沒有IP加持,或者什麼題材,都有可能成為一部好片。
在此之前,我們團隊已經一起製作過電影作品《美食大冒險之英雄燴》,大家就、合作得很順利、愉快。同時,我私底下就愛畫一些接地氣的、能表現村落民俗文化的作品,所以很喜歡《雄獅少年》的題材。一開始導演發劇本給我,那會因為忙著畫概念沒有去翻看;等到參與前期籌備工作一段時間後,有一天凌晨一點多,我看到了導演製作的、比較粗糙但完整的故事板,尤其是看到影片後半段的情節,一身雞皮疙瘩就起來了。從那時候起,我就下定決心要盡力把這個專案做好,每個畫面都要儘可能把控到位。
採風
從嶺南水鄉到城中村
還原廣東人熟悉的生活場景
南都:據瞭解,兩年多前主創團隊便開始在廣東各地採風調研。採風調研的過程如何,這些經歷對電影的製作帶來哪些直觀的影響?
李煒暢:2019年,我們就開始在廣東各地採風調研,其中透過大量的圖片、影片取材,重點調研了佛山的百丈村、北水村、快子路等地。影片中的魚塘、祠堂、民居、大街小巷等場景,以及木棉樹、芭蕉樹、棕櫚樹等植被,都在採風過程中囊括進電影裡面。
比如在採風過程中,導演甚至會關注一草一木的動態,我們會盡可能在影片裡取捨出合適的細節,讓觀眾在觀影中不會覺得這些東西是公園裡的,而不是村落裡的;不會覺得是被明顯安排過的,而不是現實村落生活中的。
除此之外,由於導演也是個喜歡在廣東走街串巷的人,我們還去了廣州的城中村、小集市等地方,記錄那些狹小、嘈雜但煙火氣和生活味很濃的場景。這些內容之後都反映在電影裡面。
我希望儘可能還原生活中的場景,但又要讓它顯得合理。
採風調研過程中的素材,之後也用在電影場景中(該圖為李煒暢畫的概念圖)
打磨
主創團隊90%是廣東人 很懂粵味
捨棄誇張處理 1:1還原獅頭之美
南都:作為廣東人,你對自己的鄉村生活體驗有何記憶?這些記憶又對電影的整體制作有何影響?
李煒暢:我們負責美術設計的人,從小生活在怎樣的環境裡,在做設計的時候就很容易把這些烙印的東西帶出來。而且我們團隊90%的人都來自廣東,都對這片土地很有歸屬感,大家都在想方設法把電影場景還原得很有廣東風味。
比如說,我的老家以前就叫棉城,到處都是木棉花,所以我對它很熟悉。小時候在老家上學,每年都會看到滿街棉絮飄揚的畫面;下課期間,同學們還會拿木棉花當毽子踢。而我們當時在採風途中剛好碰到颱風天即將來臨的時刻,也剛好記錄到生活在廣東的人們非常熟悉的一幕:黑雲壓城,風一吹過,棉絮一下子全飄出來了。這也被我們搬到了大銀幕上。
又比如,電影裡阿娟的家很窄,雜亂地堆滿了各式物品,這其實就是在還原我印象裡奶奶的家。還有阿娟家裡的行李箱、三色袋、搪瓷盆、老式鏡面櫃等,都是廣東這邊常見的物品。在做設計時,有位外省的同事不太理解我為什麼喜歡在電影里加入三色布元素。我就和他說,因為三色布在廣東人的生活中很常見,大家都喜歡用它來包裝、遮陽等,非常接地氣。後來有一次他跟著我回潮汕老家遊玩,才發現三色布的應用場景確實特別多。
南都:從小對舞獅有怎樣的印象?在幕後製作醒獅形象過程中,有何印象深刻的事?
李煒暢:小時候,每當逢年過節或者新店開業,都能看到舞獅。醒獅的獅頭實在太好看了,為此我們在電影裡1:1進行還原。
按理來說,動畫片可以做誇張處理,但我和導演都覺得,獅頭的製作傳承了這麼多年,它本身就是個很好看的工藝品,我們就1:1還原了它的造型和工藝。公司還特意買了幾個獅頭回來,讓大家專門拆解、研究。傳統的獅頭彩扎技藝透過動畫的動態演繹和特寫細節的呈現,加之特效技術運用使獅頭纖毫畢現,表現出肉眼觀表演時無法感受到的藝術張力,成為影片美術設計的亮點。
講究
給阿娟設計了書、獎狀
大排檔藏了多個彩蛋
南都:在電影製作過程中,有何有趣的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
李煒暢:雖然我負責的是影片的美術部分,但美術設計也可以豐富故事的情節,儘可能把觀眾拉到影片的氛圍中去。
比如阿娟是個學習成績還不錯的學生,這一點雖然劇本里似乎沒有提到,但他喜歡唐詩,又是個聽父母話且懂事的孩子,我總覺得他應該是一個會好好讀書的學生,所以就在他家的牆上安排了一些“三好學生”獎狀。此外,影片最後阿娟在上海打工,出租屋的桌子上就放著很多高考書,我安排這樣的道具是希望阿娟沒有放棄學業,還在一邊打工一邊自學。
還有,阿娟在廣州打工的時候,影片基調是很沉重的,我們就設計了“回南天”這種潮溼環境,表現人物的艱難處境;阿娟在天台舞獅時,遠處高樓大廈霓虹燈光都被霧氣氳開了,整體的氛圍顯得迷幻,我想透過這些畫面表達阿娟彷徨、迷茫的心境。
我一直覺得,國外的迪士尼、皮克斯等公司的動畫電影作品,每個環節都在為電影加分。在導演把控劇情和全域性的基礎上,美術要加入一些點子讓故事情節更有趣、更合理,模型師要把物品材質做得更豐富自然,燈光師也用自己優秀的色彩品味來講故事,大家一環扣一環,才能呈現出更好的作品。我可以很自豪地說:我們團隊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南都:聽說你在電影裡藏了很多彩蛋?
李煒暢:是的,我想在電影裡儘可能留下我們團隊的印記,等多年後再重新看這部電影,就會有一種抹不去的記憶在裡面。
比如說,阿娟在城市裡打工時遇到女主阿娟時,有一個鏡頭拍到馬路對面,有一個店的名字叫“豪記海鮮大排檔”,二樓的招牌寫著“魯哥休閒會所”,豪哥、魯哥是我們的特效總監和燈光總監。還有阿娟給鹹魚強舞獅大賽海報,想拜他為師時,鏡頭裡有個“暢哥炭爐雞煲”“暢哥大排檔”店鋪,暢哥就是我,這幾個字還是我老婆手寫的。
諸如這樣的彩蛋還有很多,我希望影片裡的所有東西都是講究的,觀眾能在裡面找到樂趣。
電影裡的“豪記海鮮大排檔”“魯哥休閒會所”,豪哥、魯哥是電影特效總監和燈光總監
展望
中國動畫站起來了
整個行業一直在提升
南都:希望這部電影能起到怎樣的效應?
李煒暢:對於這樣一部特別具有廣東地域特色電影,我最希望廣東人能走進電影院觀看,希望他們看完之後想起自己過去的生活經歷。路演時候很多觀眾反映過和自己兒時或者年輕時候生活工作過的地方很像,有代入感,這樣我就很滿足了。如果說我在電影里加入很多廣東元素,但觀眾看了半天不清楚是中國哪個地方,廣東觀眾也一頭霧水,那就是我們的失敗了。
南都:近年來,有著傳統文化印記的優秀國漫層出不窮,也越來越多人重視傳統文化的電影表達。作為業內人士,你如何評價近年來中國動畫的發展態勢?
李煒暢:我喜歡動畫製作,也是因為從小受到《大鬧天宮》和《哪吒鬧海》的影響;它們的美術風格結合了國畫的韻味,動作設計又很具有京劇感,在我心目中真的排第一名。大學畢業後我在遊戲行業工作,看到《大聖歸來》的時候非常震撼,在電影院裡看了好幾遍,使勁向身邊朋友宣傳這部動漫,甚至送票給大家去看。
最近這些年,中國動畫真的有種“雨後春筍”的發展態勢,諸如《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作品的出現,讓我們覺得中國動畫站起來了,大家都在做各種各樣的嘗試和突破,整個行業一直在提升和發展。
我經常會和還沒進這個行業的朋友說,中國動畫真的一直在進步,越來越好。所以,我們其實也是想認真做一部片子,能對行業發展有所幫助。
採寫:南都記者 孫小鵬
圖片: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