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陳琳)平臺企業是北京市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市網際網路科技創新企業高度聚集,幾乎涵蓋所有網際網路創新業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指導支援平臺企業在合規中轉型發展,培育具有國際一流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當前,既是平臺經濟的高速發展期,也是我國經濟整體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階段。我國的平臺經濟目前面臨哪些問題?應該如何指導支援平臺企業在合規中轉型發展?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劉旭表示,強化反壟斷監管,是“培育具有國際一流競爭力的平臺企業”的前提。平臺經濟作為新生產力的代表,推動其發展壯大仍然是重要目標,但發展的前提是保障安全有序。
他建議,北京應在“培育”上做文章,出臺相關產業扶持政策,帶動本地的數字經濟資源服務高階製造業、高階農業、金融服務業;發揮北京作為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的優勢,為中國網際網路企業“走出去”、外國吸引中國企業投資提供雙向推介平臺;發揮北京高校雲集的優勢,為網際網路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定向培養人才;最佳化營商環境,促進形成公平競爭、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數字治理方面前景廣闊,北京可以作為示範區辦好自己的事,服務市民,也可以成為各網際網路企業向海外客戶展示相關服務產品的‘樣板間’。”
關注1
平臺經濟目前面臨哪些問題?
劉旭表示,目前,我國的平臺經濟不僅存在市場壟斷、資料安全等共性問題,還存在惡性競爭、無序擴張等新問題,平臺治理面臨的局面更加複雜。同時,平臺經濟是新生事物,其靈活多元、快速迭代的特徵,使制度規則面臨滯後或缺失的挑戰。比如,反壟斷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如何適應數字市場競爭新特點、資料安全和個人資訊保護的原則性要求如何細化落地等,都亟需加快健全完善。此外,平臺經濟具有創新速度快、使用者規模巨大、業態模式複雜、資訊資料海量等特點,相較而言,監管部門在人員力量、技術能力等方面存在明顯不對稱。
實際上,“培育具有國際一流競爭力的平臺企業”的倡導,近期備受學術界、實務界和國內外投資者關注。劉旭表示,如何加強對平臺經濟的監管,尤其是處理強化反壟斷監管與鼓勵平臺經濟創新、“培育國際一流競爭力的平臺企業”的關係,是我國行業主管部門,尤其是反壟斷監管部門必須用實際行動回答的。
此前,金融監管部門、交通部門已先後在不同場合對“強化平臺經濟反壟斷”發出呼籲。劉旭說,從這兩大領域對平臺經濟反壟斷的重視來看,在系統性金融風險防範、交通物流等直接關係國計民生的市場細分上,強化反壟斷監管的重要性,要遠大於“培育國際一流競爭力的平臺企業”。
關注2
如何提升平臺企業反壟斷合規意識?
記者瞭解到,《北京市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合規指引》(2021年版)已正式對外發布,其中正面回應了“二選一”“大資料殺熟”等網際網路領域的業態和競爭行為,對存在潛在排除、限制競爭的縱向非價格壟斷協議進行了剖析,旨在提高經營者壟斷風險防範意識。
《指引》提示平臺企業反壟斷合規管理部門,可自行聘請第三方機構(比如反壟斷領域專家或律師),定期組織員工進行反壟斷培訓,倡導平臺企業“在反壟斷合規管理部門無法或難以給予反壟斷合規建議時,可聘請反壟斷領域專家或律師,對企業反壟斷合規問題提供諮詢”。
劉旭表示,這種藉助“外腦”改善平臺企業合規的模式,有助於激發“反壟斷領域專家或律師”在合規服務市場上的競爭和優勝劣汰。透過市場化手段激勵平臺企業完善自身合規、及時舉報違反行為的做法,也有助於執法機構發現更多案源線索。
關注3
如何促進形成公平競爭、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新一輪營商環境改革中,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將聚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事中事後監管體系、維護公平有序競爭環境等方面持續發力。“我們將重點圍繞仿冒混淆、虛假宣傳、商業詆譭等不正當競爭行為,以及醫藥、公用事業、建材、生活消費品、教育培訓等民生領域加強反不正當競爭和反壟斷執法。”
在完善市場主體登記制度方面,堅持以信用承諾為基礎,推進准入便利化改革。推動構建新型監管體系,在簡政放權的同時確保管理不鬆懈。同時,對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等特殊重點領域,持續落實全覆蓋的重點監管。
目前,平臺經濟領域經營者應當履行的合規義務,包括主動報告、配合調查、爭取寬大處理、提出承諾和中止調查申請。經營者承諾適用於反壟斷執法機構啟動調查之後,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事先告知之前,由經營者自願提出申請。劉旭表示,未來還需要我國反壟斷執法機構進一步明確接受經營者承諾整改,進而中止反壟斷調查,在經營者履行整改承諾後終止調查,不予處罰的規則,引導平臺企業積極自首,主動整改。
“打鐵還需自身硬。”劉旭說,北京市各級政府部門、依法管理公共事務的組織既需要嚴格遵守《反壟斷法》杜絕濫用行政權利限制競爭行為,嚴格依法依規開展各類數字化服務的政府採購,也需要學習其他國際大都市的數字化治理的先進經驗,激勵我國網際網路企業以參與國際競爭的標準開展競爭和創新,為開拓國際市場練好過硬本領。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白爽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