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難是讓很多企業頭疼的難題,科技型小微企業(簡稱科小)尤甚,一方面,“輕資產”的特性使其融資難突出;另一方面,投融資機構在支援科技型小微企業中也面臨諸多困惑。
近期,山東先行先試,以創新創業共同體為抓手,創新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新舉措,建立“科技金融增信平臺”,面向全國“懸金張榜,揭榜掛帥”,吸引優質科技專案、成果、企業進入共同體,整合銀行、社會資本、基金聯盟集中支援,以“產業信任+科技增信”模式,建立覆蓋企業全成長週期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成為破解中小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的“獨門秘訣”。
據統計,在首屆創新創業共同體“揭榜掛帥”活動中,銀行、基金、股權投資等金融機構與5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成無擔保無質押融資意向額度14.938億元,為企業擺脫了“融資束縛”,實現了無擔保無質押融資。
產業認定夯實投融資“信任地基”
對投融資機構來說,精準辨別某科技專案的市場潛力,是“金融放水”的前提。為解決融資雙方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山東省科技廳將產業認定作為市場檢驗的重要手段,成為篩選優質企業和專案的第一道“安檢線”,這一做法在全國也是首創。
共同體是產業鏈的領導者,匯聚了產業鏈上中下游全鏈條企業,市場實踐中自知“水溫”,經過其認定的企業或專案,市場發展前景和生存成長空間更為靠譜。
產業認定過程中,一方面對揭榜的企業和專案進行對接稽核,另一方面是對自薦或推薦加入共同體的企業和專案進行認定。省科技廳相關處室介紹,每個共同體根據技術先進性與科學性確定是否符合本共同體發展需要,透過簽訂協議、達成戰略合作等方式建立產業信任,推動這些新技術落地山東,同時使投融資機構肯定、確認其科技價值並給予授信支援。
據悉,在此次活動中,共徵集企業(團隊)專案835個,透過形式審查、共同體產業認定的達562個。
“科技+金融”實現精準投資
山東瑞燁法蘭有限公司在發展過程中為擴大產能面臨資金上的問題,需要融資1500萬元,經高階鋁共同體產業認定和增信平臺出具的等級融資報告,該企業正在與共同體產業基金、工商銀行等金融機構建立授信意向。
山東省科技金融增信平臺是在企業生產經營、社會義務履行、科技專案執行等大資料基礎上,加入科技型中小企業增信模型,在共同體之間實現互認協調,整合銀行、社會資本、產業基金等金融資源與需求對接,實現“無抵押、無擔保”融資。
此次活動中,該平臺透過14個省直部門104個模型指標,對企業資料多維歸集、標註、研判,對企業風險性、創新性、成長性和產業鏈分析,按照A、B、C、D評價等級確定授信額度區間,進而聯合金融機構精準授信。
經增信評價,C級以上112家企業被推送到融資洽談環節,成為金融機構的“臻選櫥”、科創企業的“金背書”,從全流程促進了科技與金融聯合。
“共同體揭榜掛帥活動幫助我們篩選出優質技術併為透過產業認定的企業提供融資(股權+債權)機會。經篩選,投資基金公司初步對4家企業有意向投資,後續我們將對這4家公司進行至少兩個階段的全面盡調,儘快為他們提供基金支援,推動專案儘快落地。”綠色產業與環境安全創新創業共同體張峰介紹。
“三保險”讓金融機構吃下“定心丸”
山東在“揭榜掛帥”活動中,還摸索建設了“科學、技術、經濟、社會、文化”的五元評價模型和體系,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精準畫像,鎖定企業信用,替代質押物,加上產業認定、技術評審實現了“三保險”,既給金融機構提供了信用融資依據、吃下了“定心丸”,讓金融機構“願貸”、“敢貸”、“能貸”,也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提供資料分析,能夠對症“開藥方”。
工商銀行山東省分行副行長、科創金融中心主任張曉瑞認為,“產業信任+科技增信”的模式對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是一次成功的創新與嘗試,有效解決了科創企業與金融機構的資訊不對稱問題,為金融機構信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引導金融活水加速流向科技創新領域。
“本次活動形式充分拓展了科技精準賦能產業的新模式,尋找出了金融支援科技產業結合的新路徑。”山科控股相關負責人也對活動充分促進金融機構與產業結合方面給出了積極評價。
在山東,“揭榜掛帥”活動等活動的創辦,促進了“科技+金融”的外延賦能作用不斷延伸,山東探索出的這條科技、金融、產業深度融合新模式,正推動產業叢集在崛起的道路上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