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張起愷,中國農業科學院,昆蟲生態學博士
本文審稿:吳聖勇,中國農業科學院副研究員
“嗡嗡嗡~嗡嗡嗡”,是不是很久沒有在夜晚聽見蚊子惱人的聲音了?一到寒冷的秋冬季節,蚊子的數量就逐漸減少,等到來年天氣轉暖的時候,它們又捲土重來。
有說法稱“殺一隻越冬蚊,等於消滅上千只蚊二代”,是真的嗎?
這蚊子一到冬天都去哪兒了?是凍死了還是找地方藏起來了?今天就來說說這件事。
蚊子的繁殖能力有多強?
蚊子屬於昆蟲綱雙翅目蚊科,約3000種,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
通常,只有雌蚊是吸血的,它們以人體散發的熱量、汗味以及撥出的二氧化碳為線索定位,利用刺吸式口器吸食血液。蚊子的口器由兩根鋸齒針、兩根刺血針、一根唾液管和一根食道管組成,它們在吸血的時候,會先用鋸齒針切開面板,分泌麻醉物質使肌肉鬆弛。接著,刺血針會插入面板中尋找血管吸血。
蚊子的交配時間很短,一般在15s以內,交配地點通常在空中。有的雄蚊會在雌蚊羽化前就守在旁邊,一旦雌蚊破殼而出,雄蚊就會抓住它們與之交配。還有一些雄蚊會在人類旁邊以二氧化碳為線索搜尋雌性。
還有一些雄蚊會聚集在一起,吸引雌性加入它們,當雌性飛入這群雄性時,雄蚊會根據翅膀振動頻率找到雌蚊交配。
雌蚊在交配後必須吸血,從而獲取血液中的蛋白質促進卵巢發育成熟。吸完血後會在水中產卵,一生可產卵6-8次,每次200-300粒。兩天後就會孵化成蚊子幼蟲——孑孓(jié jué),孑孓以水中的微生物及藻類為食,在經歷4次蛻皮後就會化蛹,2-4天后蛹殼破裂,我們平常見到的嗡嗡飛的蚊子就這樣誕生了,完成一個世代僅需要10-12天。
冬天蚊子都去哪了?
蚊子的生活狀態跟溫度的關係很大,蚊子最活躍的溫度是28度到30度,16度左右就開始反應遲鈍了,而零度以下基本上幾天就凍死了。當然也會有一些抗逆境能力強的蚊子沒被凍死,它們會選擇去冬眠儲存實力。所以,每到秋天的時候,蚊子們就瘋狂進食,不吃飽怎麼能放心冬眠呢?
所以到了冬天蚊子就隱藏在我們身邊,比如地下室、防空洞、倉庫、花房、管道、牆縫、衣櫃、樓道、陰溝、床底、下水道等。它們在這些地方滯育,通俗來講就是因為外界太冷減緩新陳代謝,並且分泌一種物質,產生大量的甘油,這樣體內的水分就不會因為低溫結冰而破壞細胞。等到來年春天,就會重新出現在我們身邊。
蚊子除了以成蟲越冬,還可以以卵越冬。他們會在冬季來臨時就把卵產在水中,這些卵同樣有滯育的特性。
消滅一隻越冬蚊,等於消滅上千只蚊二代?
越冬蚊到了來年春天,會產下上千只卵。研究證明,越冬蚊的數量將直接影響來年夏季的蚊蟲數量。另外,越冬蚊活動力較弱,分佈集中,是很容易消滅的時期。因此,消滅越冬蚊是蚊蟲防治的關鍵所在。
雄蚊和雌蚊的區別是什麼?
觸角不同:雌蚊的觸角類似於金魚藻,比較稀疏。雄蚊的觸角類似於羽毛,上面長著許多密集的絨毛。
口器不同:雌蚊的口器由六根針組成,其中兩根上顎,兩根下顎,還有舌唇各一根,口器較長。雄蚊的口器又細又短,很難刺入人體面板
腹部不同:雌蚊腹部較為圓潤,呈肉色,有明顯的花紋。雄蚊腹部呈綠色,無花紋。
食性不同:雌蚊主要的食物來源是血液。雄蚊則主要吸食植物的花蜜和汁液。
然而,有一些自尊心強的雄蚊子也會去吸血,畢竟不想丟蚊子的臉。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昆蟲學家發現雄性蚊子也會吸食血液,但會付出慘痛的代價。科研人員為此做了一個實驗,給雄蚊餵食水、蔗糖溶液、純血液。結果吸食蔗糖的雄蚊能存活一個月,而吸食純血的雄蚊最多存活5天,跟只喝水活得時間一樣長。
為何雄蚊吸血就容易暴斃呢?實際上,脊椎動物的血液對於昆蟲來說就是毒藥,能吸血的昆蟲是少數。昆蟲吸血後消化血紅蛋白時會產生一種毒素——血紅素。而只有具備吸血能力的昆蟲,在吸血後其中場內壁會產生一層圍食膜,它具有防治組織損傷、控制消化酶分泌和阻止病原體干擾等的作用,同時可以阻攔和降解血紅素。而雄蚊就沒有這層保護膜,因此雄蚊吸血後會暴斃可能就是被血紅素毒死的。
如何驅蚊?
比起其他不常見的驅蚊方法,蚊香的作用的最大的。蚊香裡的有效成分是擬除蟲菊酯,是一種高效的神經毒劑,當蚊子接觸到這種藥後會改變其神經系統的離子通道,讓他先興奮,然後逐漸麻痺,最後死亡。值得一提的是,蚊香對人體的毒性是很低的,但也要注意通風。
擬除蟲菊酯也有好多種,目前市面上用的蚊香的有效成分一般是氯氟醚菊酯、四氟甲醚菊酯,也有一些用炔丙菊酯、甲氧苄氟菊酯。他們的區別在於毒性和效率的高低,建議孕婦或者小孩使用毒性低一點的四氟甲醚菊酯。
驅蚊液的有效成分是避蚊胺、埃卡瑞丁、驅蚊酯等。他們就是透過干擾蚊子的嗅覺系統,阻斷影響嗅覺的蛋白起到防蚊作用。說白了就是當你噴上驅蚊液後,蚊子就找不到你了。所以要噴到自己身上或是蚊子身上,而不是衣服上。
安全性排名:驅蚊酯>埃卡瑞丁>避蚊胺
效果排名:避蚊胺>埃卡瑞丁>驅蚊酯
冬季如何滅蚊?
冬日裡可以多清理一下家裡多餘的瓶罐,家裡的水生植物、盆景等要勤換水,這樣能極大減少越冬蚊子的藏身之處。
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