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普圈
在中國文化中,喜鵲是吉祥、家庭幸福的象徵,被老百姓稱為“報喜鳥”,深受歡迎。
喜鵲是留鳥,一共有10個亞科,體長40-50釐米,幾乎遍佈全球各大陸。
它們經常出現在人類活動區域,喜歡把巢建在房屋旁邊的大樹上,多數時候成對生活,食物主要是昆蟲等小型動物,有時候也會偷吃其他鳥類的卵或幼鳥。
跟同樣受歡迎的燕子不同的是,它們的巢並不是築在人類屋簷下,而是搭建在房子旁邊高高的樹上。
從樹下朝上看,喜鵲窩就像一團由枯枝胡亂湊成的“煤球”,一點也不華麗,而且好像隨時都會被大風摧垮。
外表潦草的喜鵲窩,真能為鳥兒一家遮風避雨嗎?其實喜鵲窩可大有門道:外部簡陋粗糙,內部其實是“豪華大別墅”。
育雛先築巢
自然界的鳥類大多數都有築巢的習性,鳥巢是它們為雛鳥搭建的避風港,以便提供較為安全的發育環境。
鳥巢的選擇和搭建不僅關係到雛鳥的成長,也決定著雌鳥的產卵數。據瞭解,有的雌鳥會考量雄鳥在築巢時的參與度,以此來調節窩卵數,使卵的數量符合自己和配偶的供應能力。
鳥類築巢聽起來很簡單,似乎隨便挑一棵樹或者一個建築物,把枝條草葉搭在一塊就完事了,其實並非如此。
築巢的行為透露出鳥類的智慧,一個鳥巢的搭建,包含巢址,鳥巢的結構、形態、體積、分工等因素。
不同的鳥類根據所處環境不同,其選擇的巢址、使用的築巢材料都是不同的。
有些鳥巢以泥土為主,比如燕子的巢;有些鳥巢全都由枯枝構成;金絲燕的鳥巢被稱為“燕窩”,是由唾液、苔蘚等混合而成。
巢址也是有所區別,生活在海邊的鳥兒,由於狂風暴雨多發,並且缺乏隱蔽條件,所以多數鳥類在山洞、巖縫築巢,如金絲燕;
在開闊草原地區,風沙大、晝夜溫差大,不適合露天築巢,有些鳥類直接佔用鼠洞居住;
許多森林鳥類,則因地制宜地使用樹洞做巢,例如犀鳥。
有的鳥類完全不擅長築巢,只能強佔其他鳥的巢穴,或者尋找廢棄的鳥巢;有的鳥類卻是能工巧匠,例如織巢鳥、喜鵲,都是鳥界建築大師。
喜鵲窩:敗絮其外,金玉其中
喜鵲全年大多成對生活,雙親共同築巢育雛,提高了雛鳥的存活率;在秋季,它們形成18-26只的小群活動,互相照應。喜鵲窩為雛鳥提供了舒適的成長環境,其中有很大門道。
·鳥巢選址
喜鵲在我國繁殖時間較早,東北地區的喜鵲在3月下旬就開始繁殖了。每年喜鵲都會搭建新的鳥巢,或者修繕舊巢。
築巢不是件簡單的事,它們需要早早準備。不難發現,喜鵲巢外面的枝條大多粗大,所以承擔運輸枝條工作的往往是雄鳥。
它們喜歡把自己的巢搭建在比較高大的喬木上,比如毛白楊,築巢位置通常距離地面10米左右,也有十多米高的鳥巢。
喜鵲的適應性很強,不會完全避開人類活動區域,有很多喜鵲的巢址都是在民宅旁的大樹上。
不過,一些城市的綠化過於追求平整的草叢,缺乏適合築巢的樹木,如此一來,喜鵲就可能將巢建在電塔等地方。
·鳥巢搭建
選好巢址之後就是建造了,這也是喜鵲巢的精華,外表粗糙,內部卻是豪華大別墅。
喜鵲巢的結構十分複雜,從動工到竣工差不多要花費4個月的時間,從斷面上可分為四層。
最外層是楊、槐、柳枝疊成,枝條較粗,搭建起來的外巢非常牢靠,有助於避免被捕食和巢寄生等現象。
(巢寄生:將鳥卵產到其他鳥類的巢中,由其他鳥孵化哺育)
第二層大多是由垂柳的柔軟枝條構成,在鳥巢底部盤旋成半球形的柳筐。
第三層是銜來河泥,用爪子壓實築成的“碗”。
最內層是提高舒適度的關鍵,是喜鵲用棉絮、絨羽等材料鋪成的“褥子”。受人類世界影響,有些內墊物會被衛生紙、麻繩等人造物取代。
喜鵲窩的頂部有“蓋”,用來防風避雨,不會漏水。同時鳥巢側邊會留有圓形洞口,用於進出。
·鳥巢形態
喜鵲巢從外面看是直立的卵形,大型的足有80釐米高,一人難以合抱。不過,喜鵲巢並不是千篇一律的模樣。
專家經過研究指出,喜鵲巢的形態跟當年降雨量有關。當喜鵲巢加蓋巢數增加,說明當年降水量偏高;如果喜鵲所建鳥巢幾乎沒有加蓋,這意味著較為乾旱。
結語
喜鵲窩看起來簡陋,裡面卻別有洞天,多層結構防風避雨又保暖,是名副其實的“高層別墅”。
有的喜鵲巢廢棄後會被其他動物利用,如綠頭鴨、長耳鴞等等;有的沒廢棄時就被強佔,像縱紋腹小鴞就會侵佔喜鵲新築的巢。
————————————
本文圖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