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炮手》講述了一個土匪狙擊手在革命隊伍裡成長並殺敵立功的傳奇故事,可觀性強,淚點不斷,精彩紛呈,但劇情設計雜亂無章,人物的日常細節描繪太過絮煩,而且,全劇邏輯性差,整體把控力欠佳,核心內容不足,全靠抖零碎來湊:讓人物吃喝拉撒閒扯皮擠眉弄眼耍活寶——體現在情節發展上,一蒙一蒙的,狀若抽風,難怪豆瓣只給了6.8分。
綜合而言,此劇最大的問題是:別看老四團和郭聞志團都在,但感覺就是賊九一個人在戰鬥,其他不過敲邊鼓而已。
儘管如此,《二炮手》卻絕非雞肋,精彩不斷,糟點亦多。但我不忍棄劇,事實上,我一直被吸引著,急著看完,急著知道結局如何——這就是此劇成功之處了——猶如做人,別管此人有多少毛病,本性好,能力強,即使當不了官也混個好人緣。
先說說優點:
1、這是個精彩的狙擊手對決戲——屬於土匪版的“順溜”。狙擊手的戲火了十幾年了,但仍然熱度不減。最早的經典應該是前蘇聯的二戰經典《兵臨城下》。當然,那個特定的斯大林格勒廢墟上的對決環境也使此劇籠罩在極大的悲情中,這種特定背景導致的高度真實感是無法超越的。
於是,後來的狙擊對決就總會包裝在某個系列故事裡,比如《我的兄弟是順溜》、《劍蝶》(諜戰)……其實《雪豹》也有這個味道(特種作戰)。這都屬於不錯的劇了,其他雜七雜八的跟風劇多了,不提。
這個狙擊對決戲份核心到什麼程度呢?只要試著把賊九的幾次“神奇”摘離,此劇就立刻斷了脊樑骨……
題材把握住了,可以看了。
2、演員表演幾乎沒有盲點。無論主角配角還是客串,都基本過關,掉鏈子的還真找不出幾個來,這個不簡單。要知道,此劇人物算是多的,尤其和其他此類劇不同的是,導演特別著意表現每個有名字人物的內心世界,透過生活中的各類細節描寫刻畫其性格,毫不吝嗇地派鏡頭給臺詞,連偶爾冒出來的農民甲都有特寫有臺詞……當然,這是柄雙刃劍,敗筆也在其中。
如此多的人物紛至沓來,各自的性格都表達的比較到位,人物血肉豐滿,個性十足,這是此劇淚點多的基礎之一。
特別精彩的提幾個:
我覺得李四最討人喜歡,張三像個髒猴子,演得不錯,但噁心人。郭聞志演得精彩,相比之下,於副官就較為生硬刻板。幾個鬼子主角都好極了,尤其是青田兩兄弟,很出彩。閻團長、焦部長、齊大白話和趙老蔫演出了“這一個”,小黃就要差點事了。
張國強塑造的吳司令較為滑稽,反不如《順溜》裡的那個司令得體。
馬大嘴堪稱劇中除主角外最大的亮點——我以為這是此劇的一大創新:塑造了又一個另類英雄。另一個要數李大棒子,她和李四的父女戲令人噴飯,復又叫絕,小品味十足,卻又能緊貼生活真實可信:看似又打又罵,實則父女情深,挺感人,不俗套。
3、精彩不斷,淚點多多。
看此劇,沒少流淚,非常感人,這方面齊大白活和趙老蔫貢獻得最多,戰友情,英雄淚,必須的。
4、大量採用黑白鏡頭,以展現人物的回憶和想象,這是一種對比手法,很蒙太奇,有些魔幻效果,應該是借鑑前蘇一些經典影片的處理方式,比如《這裡黎明靜悄悄》……這種手法對比鮮明,更顯悲情,如泣如訴,揭示人物內心世界,還能深化主題——那一刻,曾經的場景再度展現,倒下的人健步走來……有些驚悚,復又驚喜,很快,一種崇高的情緒在胸中激盪開來。
來看看糟點:
其一、劇情不緊湊,拖沓繁瑣。關鍵是一旦快進刪減,又發現此劇除了賊九執行幾次任務顯示了幾次神奇之外,真就沒啥東西了,唉,這個問題不小。
究其原因,可能是對賊九賴以成長的軍隊集體環境的塑造存在問題:一旦任務完成,然後就是單個人物——頂多是幾個人物的小品表演:幾乎全是細碎的生活瑣屑,全是個人表情動作偷奸耍怪鬧脾氣之類,細節上反覆糾纏,戀棧不去,不斷的人物特寫,慢鏡頭,猶如模特作秀,沒完沒了的擺拍,擠眉弄眼的插科打諢……劇情自然抻長了,所有的一切都慢下來……
其二、故事情節不斷重複。
比如每次賊九執行任務前一定毛病百出,一定要連長指導員團長部長李四齊上陣折騰不休——關禁閉至少三次,兩次要槍斃……然後任務來了,一定是隻能賊九才勝任,只派他去就OK了——後來三次增加了李四做副手。任務一完成一定開始又耍猴……
負傷搶救情節好幾處,爭搶賊九的劇情也不少:開始齊連長和趙連長爭了至少六集,然後閻團長也來爭——當警衛員,之後趙司令也來湊熱鬧——也要當警衛員,最後憑空插了一出:吳司令也來了,不僅要賊九,還額外增了和李四的疑似感情戲,引發賊九一陣猴鬧——這劇情水準,是不是《鄉村愛情》的橋段?今天劉能明天趙四後天謝老怪——一個事反覆演繹,有意思嗎?
比如小黃幾次因為雞蛋的事訓斥賊九,幾次因為嫉妒搞怪使壞——太細碎了,無聊了。
光是賊九糾纏寡婦的戲就佔了三分之一篇幅——13集開始,賊九今天爬牆頭明天去挑水,然後又是挨批評又是出任務,然後回來接著追寡婦,然後接著爬牆頭劈柈子接著挨批關禁閉——有兩次是槍斃。21集時獲特批了,行了吧?沒有,24集時光是找楊巧就找了半集。
真是內容太稀拉了,對比一下《順溜》和《劍蝶》就懂了。
其三、情節設計有的合理有的牽強——顯然,此劇有臨陣磨槍現造現賣之嫌,尤其是劇情過半後,賊九的任務出現得過於牽強,而且每次都要強調非他不可,於是全團人幹瞅著一人上竄下跳……挺滑稽的。
導演對演員的個人秀這麼自信嗎?除了賊九的小品表演外,齊連長趙連長都是小品主角——從開始的李大棒子、馬大嘴小黃到後來的楊巧兒、張黃氏,再到後來的小紅、長澤……導演抓住哪一個人物都捨不得放過,一定要死勁摳戲,榨乾才算完。
具體從狙擊手敵我雙方的塑造來看,也有些脫離實際胡亂亂造之嫌。
比如此劇裡的日本軍人是否過於高大全了呢?如果說拋開敵我立場,看此劇裡最完美的人物,那顯然……個人毛病最少,優點最多。青田茗有理想信念,忠誠、不怕死,文明、有修養,是標準的職業軍人,就是不夠老練,情緒化,耐心不足——青田毅就完美了,還有大局意識,還有儒雅態度,迷人風度……缺點呢?我找不到。
這樣描寫就是尊重歷史嗎?未必。
相反,此劇裡的八路軍髒亂差的程度媲美小股游擊隊,合適嗎?符合事實嗎?恐怕也未必。似乎不從郭聞志那裡搞點彈藥就沒法打仗了,我軍這麼沒出息嗎?不盡然吧。
其四、部分疑似神劇。
賊九如此神奇,是不是戲說呢?25集裡他為趙晨報仇,一人射死了64名鬼子——如此神勇,派他一人搞定兆陽守軍應該不難吧?那四團調去別的戰場即可啊,有啥用呢?
但從賊九的神奇而言,類似神劇:取趙辰小黃頭顱形似魔術,救李四堪稱斯坦森機械師手法,和李四裝日本人藥殺秦司令——這還是賊九嗎?齣戲了,跳劇了。青田一夥盼著追著佩服著賊九達30集,最後終於捕獲他應該如何對待?怎麼可能讓他跑掉,除了神助。
賊九一人逆天,部隊群體無大用,這種襯托手法屬於臆想。
我覺得這是劇創們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未必合適。
幾個細節說一說:
服裝:
此劇無論什麼季節,焦部長都扣著棉帽子,齊連長的更誇張,倒是趙辰,卻蒙了一條河北老漢的毛巾……34集焦部長和李四從郭聞志處談判返回,竟然還打起了雨傘——帶著棉帽子呢!
生意無所不在:
八路軍和國軍談,國軍和鬼子談,最後八路軍透過國軍和鬼子談——問題來了:鬼子缺煤,會和八路軍做生意嗎?不信。瞎掰——後來不知如何我軍竟然出爾反爾,不給煤了,這算是改弦易張嗎?顯然無法自圓其說,有點亂套。
主角人設成了保護動物。
賊九儼然成了四團最特殊的戰士,最有特權的戰士,最敢以下犯上的戰士,可笑的是,全團上下全都眾星捧月一樣呵護著,嬌慣著——正常嗎?可能嗎?我們是革命隊伍,四團不是山寨。這個短板絕非關賊九幾次禁閉就可以搪塞住的。
賊九見趙司令,一副混不吝的樣子,趙司令竟然說:這小子真有意思,然後竟然要他做警衛員——想給自己添堵嗎?後來賊九見吳司令更是張狂,公然以下犯上,惡語相向威脅使壞——吳司令竟然大叫:我喜歡!這麼賤的司令嗎?搞笑的是,他來的最大使命就是要賊九。
奇葩吧?一個人的江湖,一個人的戰鬥,此劇能折騰36集,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