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那些帶孫子的老人說:世界上最難最辛苦的事就是帶孫子了。
就這一點我不得不佩服我老媽的睿智。我父母在照顧我弟媳生了娃,坐了月子後就表示要回家,我弟和弟媳想讓他們留下帶孫子,當時我老媽說:“帶孫子可以,但有兩點需要滿足:一是,我們要回自己家帶孫子,不和你們住在一起;二是,孫子讀幼兒園時你們就要接回來自己帶”。我弟和弟媳勸說了好久都沒有勸服我父母留下,最後不得已只得同意了老媽的要求。
我就問老媽,為啥要提這兩個要求呢?
老媽的理由是:兩代人生活方式不一樣,住在我弟家沒有在自己家裡自在,和兒媳再怎麼和諧也有看不慣的時候,帶孩子本就累,不想再受氣;其次是孩子小時候我們幫著帶,管他吃飽健康長大,但孩子大了要讀書了,我們就幫不上忙了,現在孩子的教育我們又不懂,還是要父母自己來教育,那時孩子也大了,沒有那麼難帶了;而且我們也想趁著還走得動的時候出去走走、看看,了卻一些年輕時的心願。
就這樣,我弟他們每到節假日和週末的時候便回我父母家,兩家分別住在市裡的兩個區,開車大概一個小時就能到,距離也不算太遠,如果孩子有個頭疼腦熱的,老媽打個電話,我弟他們就可以趕過去。每次回去時大包小包的東西買著,我父母也享受著含孫弄兒的樂趣,兩家也沒有什麼大的矛盾產生。
大概五歲時,我弟就把娃接回去念幼兒園,在附近報了一個託管班接送孩子,有時要加班、出差或者實在是顧不過來的時候,就給我父母打電話讓他們過去照顧一下。我父母閒暇時間多了,每年都要出去旅遊一兩次,日子過得也開心。
其實,後來聽老媽說,還有一個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看見我大姨到他兒子家帶娃,她就感到後怕,所以堅決不重蹈大姨的覆轍。
我大姨家在農村,兒子出息考上了大學並在城裡安了家,這事讓大姨在他們村裡炫耀了好幾年,現在有了孫子,兒子讓進城來帶娃,大姨自然是一口就答應了,撇下姨夫自己就過來了,誰知給兒媳帶娃哪有那麼容易。
每次老媽去看我大姨時,就會聽大姨訴苦。
大姨說:城裡的娃真不好帶,和兒媳生活在一起,太彆扭了,不舒心,受累,憋屈,我在這帶孩子總是大病小病的都是被氣的。剛開始時還好,兒媳婦還對自己畢恭畢敬,吃飯的時候親切地招呼,週末了還帶著出去玩。可日子長了,慢慢就變了,從照顧一個孩子到照顧一家三口,一日三餐、洗衣做飯,還要帶孩子,簡直就是住家保姆。
忙點累點沒什麼,關鍵是無論做什麼都會被嫌棄,說碗沒有洗乾淨,鍋沒有洗乾淨,煮飯的時候不該放這個,不該放那個的。就連我收拾完家務出去和老太太們跳個廣場舞、散會步都要指桑罵槐的。
就算是做得再多,媳婦也不一定理解、感恩,你想的是為她們好,但她就往歪處想,落一身不是,這個時候都這樣嫌棄,那養老就更不一定指望得上了。還不如早點回去,多幹點活,掙點錢。
我老媽聽後非常的氣憤,找到大姨兒媳,要為大姨討回公道,誰知聽了她兒媳一番話後,就成了霜打的茄子,再也沒有說要打抱不平什麼的,只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大姨兒媳說:當初生孩子的時候是婆婆要求的,我們說等生活更穩定的時候再生,婆婆不同意,三天兩頭地打電話說生了她來帶。平時我也會帶,下了班,放假的時候,都是我帶娃,讓婆婆休息。
關於做家務,你說你弄不乾淨,在鄉下這樣做習慣了。那好,我自己來弄,你帶娃就行,你又覺得是被嫌棄。別的先不說,自己的個人衛生總要弄好吧,婆婆不愛刷牙,我說了多少次,根本就不聽,還用自己吃過的喂娃,您說能不氣惱嗎?
其實要是能自己帶娃,誰又想要婆婆來帶娃呢?婆婆幫忙帶娃了,你就不能多說話,說了就是不孝順,不說吧,眼看著孩子就要被慣壞。
一位大作家說過這樣一句話:
“無論是國王還是農夫,只要家庭和睦,他便是最幸福的人。”
事實也是如此,老人和年輕人的生活習慣、消費觀念都不相同,但是老人願意不辭辛苦地過來帶孩子,媳婦願意忍受著兩代人的代溝和婆婆相處生活,不都是希望這個家能能越過越好嗎?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覺得:
第一:在家裡說話要有分寸,待人要有尺度。
“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不要因為是家人,說話就可以肆無忌憚。與父母說話時,要懂得尊重,要知道守禮,切忌發脾氣。哪怕父母一時不理解你的意思、或不接受你的意見,也不能惡語相向。與兒女說話時,父母們不可以居高臨下,動不動就訓斥。應當以親切柔和、關愛溫暖的話語與子女交流、溝通。
第二:凡事不要斤斤計較,要學會原諒。
哪個家庭,不存在一些磕磕碰碰?無關痛癢的小事,彼此包容;不傷大雅的細節,多多原諒。生活裡大風大浪畢竟是少數,那些融在柴米油鹽的溫暖才最令人動容。
第三:不要總是想爭個對錯,吵贏了道理會輸了感情。
有句話說得好:“家不是一個講道理的地方,贏了道理輸了感情。”生活中,可能無時無刻都有分歧,如果每一件事,都要爭個對錯,不僅傷害感情,還會讓家裡的每個人都身心俱疲。凡事懂得適時止步,別總想著爭輸贏,當家裡的每一個人,學會了低頭,日子就會越過越和美。
一個家應該是我們一切的起點,歸來的方向,是我們永遠的避風港。你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