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我國患癌症人數越來越多,雖然有些癌症能夠得到治癒,並且抑制病情復發,但是有些癌症就如同“洪水猛獸”,侵犯著人的身體,最終直接威脅到生命。
網友甲:“我爸爸得了肺癌,我會被遺傳嗎?”
網友乙:“最近摸到胸口好像長了腫塊,和罹患乳腺癌的媽媽症狀很相似,會不會也中招了?”
網友丙:“我老婆得了癌症,聽說癌症會傳染,我該怎麼預防呢?”
網友問:“我現在查出了甲狀腺癌,我的孩子以後會遺傳嗎?”
癌症到底會不會遺傳或傳染?面對癌症的風險,我們又該如何對待,下面我們就具體分析一下,希望您能正確對待。
癌症真的會“遺傳”嗎?
癌症是全球人口死亡案例中最主要的致死因素髮生,是遺傳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癌症從生物學細胞水平來看,是細胞生長失控的疾病。
眾所周知,細胞生長是由基因控制的,只有到某些特定的基因片段變異導致細胞的調控作用減弱甚至失效,細胞就會發生癌變,無限增殖,這些特定的基因在醫學中稱為癌症基因。
【癌症的遺傳機率】
2016年,醫學界權威雜誌《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刊登了一項由哈佛大學科學家、丹麥和芬蘭研究員共同參與的研究專案。
研究發現至少有22種癌症有遺傳性,會在家族之間世代相傳。這項研究揭開人們一直以來對同一家族內容易頻繁出現癌症患者的疑慮。
但是同時要注意的是,癌症和其它的遺傳疾病不同,它遺傳的不是腫瘤本身,而是透過遺傳癌變基因增加了後代的癌症風險,醫學中稱為“易感性”。
遺傳了癌變基因的人群並非一定會患癌,但相比於普通人群,他們的患癌風險更高,對於人體影響更大,所以需要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①乳腺癌
相關資料顯示,10%~20%的婦科腫瘤與遺傳因素有關,包括遺傳性乳腺癌,卵巢癌綜合徵,林奇綜合徵中的子宮內膜癌等。
以乳腺癌為例,如果母親或姐妹得過乳腺癌,那麼發病率為正常人的2-4倍;但遺傳有BRCA1基因突變時,終身患乳腺癌風險可達87%。
②腸癌
臨床資料顯示,20%~30%腸癌患者都具有家族癌症史。其中,Lynch綜合徵(遺傳性非息肉性結直腸癌HNPCC)是最常見的遺傳性結直腸癌綜合徵,它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發病率高,2-5%具有明顯家族聚集性。
Lynch綜合徵可引起結直腸及其他部位發生腫瘤(子宮內膜、卵巢、胃、小腸、肝、膽、上尿道和面板等),且風險高於正常人群。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臨床最常見的息肉性綜合徵,是由APC基因突變引起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約佔所有結直腸癌的1%。
③胃癌
遺傳性瀰漫性,胃癌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臨床病發率5%-10%。一級、二級親屬中有3例以上瀰漫性胃癌,2-3例其中有一例年齡小於50歲則肯定是遺傳。
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胃癌,那麼遺傳的可能性相對比較高,因為現在人大多都存在不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往往就會導致胃部功能受損也會引發癌變,建議定期去醫院檢查。
④甲狀腺癌
遺傳性甲狀腺髓樣癌發病率20%~25%,其中50%的病例都伴隨著RET基因突變,而這種突變也有98%的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2A型患者會有。
臨床資料中,家族中一級親屬,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發現3例以上的甲狀腺癌病人,遺傳機率高達94%。需要提醒大家,夫妻之間傳染癌症的機率是比較低的,不必過於擔心。
【病毒傳染機率】
首先可以明確癌症本身就不具備傳染性,為什麼有密切接觸的人會出現同一癌症的案例呢,部分原因可以解釋為癌症病毒的感染。
病毒感染可誘發癌症以肝癌為例,我國大部分肝癌患者是因為感染了乙肝病毒引起的,逐漸發展為慢性乙肝肝硬化,最終增加肝癌風險。
乙肝病毒具有高傳染性,我國30%~50%的乙肝患者由母嬰傳播所致,而醫源性傳染、輸血傳播、性傳播、密切生活接觸傳播等,也是感染乙肝病毒的常見途徑。
除了乙肝病毒就成宮頸癌與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持續高危感染有關;幽門螺桿菌(HP)人群感染率高達50-60%,感染會導致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最終可能發展至胃癌;鼻咽癌患者EB病毒感染率高達90%。
因此,生活中也要注意預防這幾種病毒的傳播感染。即便是夫妻之間也要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否則很可能會增加癌症機率,往往也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嚴重損傷。
正確的癌症篩查應該怎麼做?
1、肺癌篩查要選擇用CT
CT檢測解析度高,肺癌腫瘤在0.9釐米就可以被查出來,這個時候就可以用低劑量螺旋CT,因為輻射量更低,它的清晰度和檢出率與常規CT差不多,同時配合腫瘤標誌物檢查,檢出率可以達到90%以上。
2、乳腺癌篩查要選擇乳腺鉬靶
B超用於乳腺癌的篩查,但是B超同樣不夠清晰,精度不高。乳腺鉬靶照片檢查效果明顯更好,清晰度,精度和檢出率也更高。
3、前列腺癌篩查要選擇做PSA篩查
很多人做前列腺癌篩查時查腹部彩超,但是腹部的彩超是檢查不出前期前列腺癌的。篩查前列腺癌,最好的檢查就是PS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價錢更便宜更方便更敏感。
4、宮頸癌篩查要選擇TCT
TCT即液基薄層細胞檢測,這個檢查對宮頸癌細胞的檢出率高達85%以上,此外,還能檢查出癌前的病變和微生物感染等。
5、胃癌篩查要選擇做胃鏡檢查
胃癌的篩查主要是胃鏡檢查,現在的膠囊胃鏡檢查不需要麻醉,不需要從鼻腔或口腔內插管,只需要吃一顆膠囊,就可以做到無創、無痛,病人不會覺得難受,15分鐘左右就可以檢查完畢。
6、大腸癌篩查要選擇做結腸鏡檢查
直腸指檢和糞便隱血試驗也對大腸癌有作用,但這個結果不夠精準。非結腸鏡篩查試驗出來是陽性結果,還需要做結腸鏡進一步確診。
7、肝癌篩查要選擇甲胎蛋白聯合B超檢查
這兩項檢查簡單方便,檢出率還較高,發現異常則需要進一步查CT或磁共振,檢查費用稍微高點。如果你預算多,可以選擇甲胎蛋白聯合CT或磁共振來做肝癌篩查。
知識拓展:腫瘤篩查是浪費錢嗎?
無論是抗癌患者的現身說法,還是醫生對於癌症的預防,最好就是要做到早篩查以及早診斷。
北京一名抗癌患者家屬在網上發文,腫瘤篩查對於預防和治療癌症非常重要,40歲以後,就建立起主動的體檢意識,早期發現疾病治癒的可能性就越大。
北京世紀壇醫院胃腸外科主任石漢平表示,腫瘤篩查最本質的作用,早期發現疾病的苗頭,儘早治療,患者治癒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臨床的資料顯示,腫瘤早期的治癒率可以達到80%以上。
但是和美歐等國家,尤其是日本建立起來的腫瘤篩查意識比起來,我國全民的腫瘤篩查意識還是普遍較低,歸根到底,跟經濟因素、對篩查專案的不理解以及某些醫療機構篩查水平的良莠不齊有關。
普通家庭想要做疾病篩查,首先要考慮經濟,如果做全面腫瘤篩查,多數家庭可能都會望而卻步,很多人覺得花錢做這種機率性出現的疾病得不償失,所以,根本沒有預防措施。
正因為預防意識的缺失,進一步導致對腫瘤篩查專案的不理解,不知道該做什麼,或者是對某些專案的檢查心存疑慮。
近些年,打著體檢專案騙取錢財的案例時有發生,讓很多人心存警惕,事實上只要是去專業正規醫療機構進行相關檢查,就能準確診斷和篩查,確保身體健康。
腫瘤的篩查跟價格因素沒有關係,如果不存在某一方面的致病風險,你花大價錢去做不相關的篩查,對於疾病的預防也沒有意義。
如果是某一腫瘤疾病的高危群體,比如你是直腸息肉患者,幾塊錢的肛門指檢,也能有效排除和篩查出直腸低位癌的發病。
所以在篩查的診斷上,不是說價格越貴越好,最主要的是要對症,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做有針對性的篩查專案。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指導做篩查前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