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看似離奇的真實案例。
一位40出頭的中年男性,在長達9個月的時間裡,經常感到腹痛和腹部脹氣,並反覆出現便秘和腹瀉交替的現象。便秘時,他幾天拉不出來,腹瀉時,他一天要在廁所蹲個6、7回。
因為這名男性平時應酬很多,長期在外就餐和飲酒。所以一開始,他本人,包括接診的醫生都懷疑他的問題是飲食和生活習慣導致的腸胃問題。但在給患者做了血液、大便、肝功能、腎功能和結腸鏡等一系列檢查後,醫生卻沒在化驗報告中發現任何異常。就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腸胃”問題,成了不知該如何下手的疑難雜症。
最後,當一個骨科醫生介入後,才發現了導致這名患者病症的罪魁禍首——脊椎問題。
脊椎問題導致的拉肚子
當時,骨科醫生先為這名患者做了全面的身體骨骼檢查。首先,醫生髮現患者的雙側背肌呈現非正常的緊張狀態,進而發現其第6、7節胸椎棘突部位產生隆起,有壓痛感。其後,醫生髮現患者的第9-12節胸椎棘突偏左,也有明顯的壓痛感。
以上這些脊椎問題影響了脊椎內的神經調節,神經調節紊亂又導致了腸易激綜合徵,而腸易激綜合徵的症狀就是腹痛、便秘和腹瀉反覆交替出現。
找到病因,治療就可以對症下藥了!
這個骨科醫生給患者制定了整脊療法,並要求患者適度鍛鍊腰腹部的肌肉。2次治療後,患者的腹痛、脹氣和腹瀉現象消失。10次治療後,患者的其他症狀也都不見了。而且,對患者痊癒1年後的回訪,也證實病情沒有復發過。
其實,“治脊椎,把拉肚子的毛病治好了!”這個在普通患者看來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在醫學層面並不稀奇,確實很多病症背後的主因都是脊椎發生了病變。
其他看似與脊椎“不相關”的病症
從醫學上來講,我們的第二節頸椎棘突如果偏向某一方向,就會導致頸椎小關節紊亂,可能就引發患者產生頭暈、失眠的症狀,更有甚者,會出現視力減退、幻視、複視等視力問題,以及耳鳴、聽力減弱甚至是耳聾等聽覺問題。這類患者往往在就醫後查不出任何器官或臟器問題,而最後被誤診為神經性官能症。
以前曾出現過兒童因第1-3節頸椎出現問題而導致的手舞足蹈、站立不穩現象。該兒童曾一度被診斷為“多動症”,後來經過骨科醫生的診斷,才發現了導致其行為異常的真實原因。
而胸椎錯位導致的疾病,除了前文提到的“腸胃”問題外,還可能出現胸痛、胸悶和心悸現象。而這些現象很容易讓人認為是心臟問題。
有些胸椎問題導致的病症看起來更加“離奇”,曾有一箇中年患者因胸椎小關節紊亂問題,引發了糖尿病。這名患者在連續服用了1年多糖尿病相關藥物後並無好轉後,才偶然被發現是脊椎問題導致。
據統計,從口腔潰瘍到高血壓,從消化不良,到月經不調,由脊椎問題引發的疾病多達上百種。
對症下藥,才有可能藥到病除。例如上面提到的那位糖尿病患者,在發現是脊椎導致的糖尿病後,按照醫囑,第一時間停了降糖藥物,轉而進行腰背治療。經過1年的治療後,患者腰背的問題解決了,糖尿病也沒有復發過。
自我排查是第一條防線
脊椎問題導致的病症有上百種,但反過來說,難道每次身體出現問題都要先懷疑是脊椎出問題了?當然,這不一定。
作為普通人,一些簡單實用的自我排查方式,能讓我們在就醫前積累更多的資訊。這些資訊也許會對醫生的診斷有重大幫助,甚至是減少誤診的機率。
(1)不要忽視與脊椎相關的受傷史
一些與脊椎有關的小傷,例如落枕、輕微的扭傷、撞傷,可能使患者感覺並不明顯,甚至沒有什麼痛感。但實際上,這些傷害可能已經導致了某些錐關節的錯位,並進一步產生了對器質性病變的影響。
所以,不要“忘記”這些看似和病症沒有直接關係的受傷史。
(2)不要忽視與脊椎相關的痛
“痛”是一個對健康意義重大的“警告訊號”,尤其是“痛”來自於脊椎。這其中,包括頸椎、胸椎和腰椎。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有時候,這種“痛”感並不很強烈,尤其是當患者深受一些症狀折磨的時候,容易忽視這些來自於脊椎的並不嚴重的“痛”感。所以,我們要對此特別小心,千萬別輕視來自於脊椎的“警告訊號”!
(3)不要忽視與脊椎相關的活動障礙
脊椎問題往往會導致肢體活動障礙。這種障礙包括肢體活動受限或關節出發出一些不正常的摩擦音。這些問題並不一定都會伴隨著痛感和不適感出現,所以很容易被忽視,但卻是判斷脊椎是否有問題的一個重要依據。
隨著各種“奇葩”案例的不斷出現,醫學家們也越來越重視脊椎問題與其他身體病症之間的必然聯絡。就如同前述所提及的,只有找到了導致病症的真實病根,才能進行有效的診治。
最後,一方面提醒大家透過簡單的自我排查,多留意自己的脊椎是否問題。另一方面,也希望得到良好治療的病友們能在這裡把自己因為脊椎問題導致“疑難雜症”的診斷經歷分享給大家,你們的分享必將使其他患者在與病魔抗爭時積累更豐富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