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醫生,快給我看看,我是不是腎衰竭了。”
腎內科裡來了一位火急火燎的中年男人。
這男人看著約莫四十多歲的樣子,急匆匆地衝進了主治醫生的辦公室。
醫生瞧見這男人面色紅潤、精神充沛,一點不像重症病人,於是照例詢問了他的病史:“最近有什麼相關症狀嗎?例如無尿、浮腫……”
“都沒有醫生,我就是泡沫尿,最近這幾天都是泡沫尿,別人都說便泡沫尿就是腎臟病的前兆。”
醫生聽了男人的話,心中有了定奪,竟然能尿出來那說明離腎衰竭還比較遠,於是給他開了單子去檢查尿常規和腎功能。
檢查結果顯示,男子的尿常規和腎功能都正常,蛋白尿的指數也是在正常範圍內的,於是便道:“你的腎臟沒問題,一切都是正常的。”
男子聽了確實疑惑:“怎麼可能正常呢?醫生我便泡沫尿。”
“不是所有的泡沫尿都是腎臟病,也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導致,不要聽信別人的謠言。”
聽醫生這麼說,男子更加疑惑了,都說腎病患者有泡沫尿,為什麼他的泡沫尿卻不是腎臟出了問題呢?
為何出現泡沫尿,卻不是腎臟出了問題?
不只是這位中年男子,其實有很大一部分人都認為泡沫尿便是腎臟病的一個標誌,或者更嚴謹點說蛋白尿才是腎臟病症狀。
其實泡沫尿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大致上可以分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生理性的包括排尿過急、尿液濃縮、性生活匱乏或者性生活頻繁的人,這些人都可能會出現泡沫尿的情況。
這主要是由於尿液的衝擊、或者生理性的尿蛋白增加,以及精液成分而導致的,這種情況不會對腎臟造成什麼傷害,自然不會是腎臟出現了問題。
當然病理性的原因也是有的,其中最常見的是腎臟病導致的泡沫尿,主要原因就是體內的蛋白質超標導致。但是據臨床資料顯示,大約只有1/3的腎臟病患者會出現泡沫尿。
此外,患有其他疾病的人也有可能會出現泡沫尿,比如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由於含有大量的糖分,會增強尿液的張力而出現泡沫尿;泌尿系統感染,泌尿系統感染可以引起尿液中泡沫增多。
一方面,泌尿道內的炎性分泌物增多,可增加尿液的液體表面張力,引起泡沫尿,例如尿路感染、膀胱炎、前列腺炎等。
此外嚴重的肝病或者膽道疾病,尿液中膽紅素含量增多,尿液的表面張力增大,也會出現泡沫尿。
因此說泡沫尿就是腎臟出現問題,這是不嚴謹的說法,泡沫尿產生的原因很多。
腎臟好不好,看這3個地方就可以
尿液是反映腎臟是否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除了觀察尿液之外,還可以透過這3個地方來看腎臟是否健康:
1、頭暈
腎臟不好的人容易出現頭暈的症狀,主要是貧血導致的。很多疾病都會有貧血的症狀,但是很少人會聯想到腎病。當腎病發展到晚期,比如慢性腎功能衰竭,由於腎實質受到嚴重的破壞,腎臟內的促紅細胞生成因子減少、紅細胞的破壞加快,這時候就很容易出現貧血。
2、眼瞼浮腫
當腎臟有疾病發生,代謝就會出現問題,比較常見的有水鈉瀦留,其中比較常見的就是浮腫,而眼瞼浮腫是大多數腎臟病患者都會出現的早期症狀。這是由於眼瞼部位脂肪組織薄,一旦水腫便會很明顯。
腎臟患者的眼瞼始終都會浮腫,有的患者甚至是全身浮腫,用手指按壓面板會有凹陷的情況,而且浮腫很難消退,有的患者除了浮腫還會伴有體重突然增加的症狀。
3、血壓
大約有60%的腎病患者會出現血壓升高的症狀,而且用多種降壓方法都無法達到理想的降壓效果,這是因為疾病的源頭在於腎臟。腎病之所以會導致血壓升高,主要是血管緊張素在起作用,當腎臟發生病變的時候,血管緊張素的分泌就會突然增加,導致全身的小動脈阻力、痙攣增加,從而導致高血壓。
其次,腎臟發生病變還會影響人體的排洩功能,導致水鈉瀦留在體內,血容量就會增加而導致腎性高血壓。此外,腎病患者通常會出現交感神經興奮,也容易導致血壓升高。
保護腎臟,這7種中西藥建議你別亂用
去年,1歲的湖北男孩小青發燒,父母覺得給孩子吃西藥副作用太大,於是就自己找了一些中藥煮水給孩子退燒,但是沒想到病情一直反覆。
後來小青被轉到醫院進行治療,發現小青全身多個器官受損嚴重,尤其是急性腎衰竭非常嚴重,在重症監護室住了一個多月才控制住病情,但是小青以後都需要依靠長期透析來維持生命了。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認為中藥的副作用小,其實很多藥物都具有腎毒性,不能濫用。
這些中藥具有腎毒性,再好用也別亂用
1、植物類
具有腎毒性的植物類中藥,主要包含以下這些物質,含生物鹼類的中藥、含馬兜鈴酸成分的中藥。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中藥有雷公藤、益母草、草烏、蒼耳子、天仙藤、關木通、廣方己、細辛等等
2、動物類
具有腎毒性的動物類中藥,一般有3種類型,分別為斑蝥類、蜈蚣、蜂毒等以及熊膽。
其中斑蝥類對腎毒性非常強,主要是因為含有斑蝥酸酐,用藥不慎或過量食用就容易導致中毒,症狀表現為排尿困難、尿頻、血尿、尿少等。蜈蚣、蜂毒這些動物腎毒性相對弱一點,但是也容易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的問題。
3、礦物類
具有腎毒性的礦物類中藥最常見也是最熟悉的就是砒霜和硃砂這兩種。這兩種中藥分別為含砷類和含汞類,這兩種物質會產生3價砷離子和2價汞離子,多量服用就會導致腎臟多方面的損傷。
不只是中藥,這4種西藥也別亂吃
說完了中藥,其實這些西藥也不能亂吃。
1、抗生素類
抗生素雖然好用,但是它對腎臟副作用也不可忽視,其中頭孢類、青黴素類等容易引起過敏性間質性腎炎;氨基糖苷類藥物容易導致腎臟直接損傷;喹諾酮類、磺胺類、抗病毒藥物容易引起腎梗阻。
2、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
布洛芬、含吲哚美辛製劑、去痛片、塞來昔布、對乙醯氨基酚以及其他含非甾體類解熱鎮痛成分的複合製劑,這類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一定程度上也都會對腎臟造成損傷。
3、免疫抑制劑
免疫抑制劑是一種用於抗腫瘤的藥物,比較常見的有他克莫司、環孢素,這些藥物相對於其他藥物來說,副作用可能相對較大,儘量不要和其他有腎毒性的藥物合用,用藥期間要複查腎功能。
4、利尿劑
氫氯噻嗪、呋塞米等這類利尿劑就是透過加大排尿來降低血壓等等,也對腎臟具有一定的傷害,這裡建議更加不要和其他其他腎毒性藥物合用時容易導致腎損害,尤其是大劑量使用利尿劑。
除了尿液之外,我們還可以透過身體其他方面來觀察腎臟是否健康,想要腎臟健康,在使用藥物的時候就要格外注意,不能濫用藥物
參考資料:
[1]《當出現腎臟病的臨床症狀時,您的腎功能已經失去了30%以上!》.西安交大第一附屬醫院. 2019-11-06
[2]《當心! 這些不像腎臟病的腎病症狀》.北京華大腎安醫院. 2016-08-24
[3]《注意這些可引起腎毒性反應的中藥》.中國社群醫師雜誌. 2020-11-27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