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戍、警備、守備,表面上看這次詞語的含義似乎沒有什麼區別,甚至可以用一個詞去解釋另外一個詞,但是放在特定領域差一字意思就是千差萬別。
在軍事上設有衛戍區、警備區和守備區,這些不同名稱的“區”區別就很大,它們的作用、級別和設立區域都有著明顯的區別。
衛戍區的作用是什麼?又是什麼級別?
說起衛戍區,那可太有歷史了,在中國古代就有類似的軍隊組織,它主要擔負的是國家首都的警衛和守備任務。
首都雖然同樣是一個城市,但是由於是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擁有國家最高級別的管理機構,負責全國各種事務的管理與排程,首都直接決定一個國家的穩定,所以地位和作用與其他城市有很大的區別。
正因為首都的重要性,很多國家以及歷史上的各個朝代都要設立類似衛戍區這樣一個軍事組織,加強對首都的保衛。
比如中國古代的禁軍就是充當這一職責,像唐朝的十六衛,外國也有衛戍區,俄羅斯有莫斯科衛戍區、越南有河內衛戍區、印度有新德里衛戍區等等。
從敵對一方來講,擒賊先擒王,攻擊一個國家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首都的保衛工作從來都是最重的。
辛亥革命後,首都或中央政府所在地開始稱衛戍司令部、衛戍總督府,衛戍一詞開始在類似的軍隊組織中大量使用。
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設立衛戍總督府,由一名總督進行管理,往上直接歸大總統管轄。衛戍總督府負責統轄區域內所有的駐軍、防衛和安全工作。
1919年北洋政府在北京設立京畿衛戍總司令部,後來國民黨政府先後在南京、武漢和重慶設立衛戍總司令部。
該司令部最高長官為總司令,同樣直接歸大總統領導,職責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安全防衛,京畿地區安全防衛和重點建築、目標的防衛,另一類是對災害的救援和預防,和今天各國的消防隊伍差不多。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昌起義後設立南昌衛戍司令部。
1932年中華蘇維埃臨時政府設立瑞金衛戍司令部。
新中國成立前夕設立平津衛戍司令部,司令員為時任華北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兼任。
隨後平津衛戍區改為京津衛戍區,1959年1月改設北京衛戍區。從這時起,衛戍司令部被衛戍區取代。
在歷史上類似的軍隊組織稱謂各式各樣,進入二十世紀後基本就比較固定了,基本就是地名加上衛戍司令部或區。
五十年代初新中國出現了不止一個衛戍區,這主要是由於西南部剿匪的需要,在雲南設立滇南衛戍區和滇西衛戍區,兩個衛戍區同屬雲南軍區。
新中國成立後的北京衛戍區隸屬於北京軍區建制,1985年6月從兵團級降級為軍級。
北京衛戍區主要作用是軍事警衛,維護社會穩定,協助地方維護社會治安等工作。
警備區的作用是什麼?又是什麼級別?
警備區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衛戍區降一級,在作用上有類似之處,衛戍區通常只有一個,因為一個國家首都只有一個,特殊情況下不止一個,但也不會太多。不過警備區的數量就多了,遍佈於一個國家各個地區。
早在中華民國時期在大中城市就設立了警備司令部,每個司令部的規模是不同的,由城市的規模而定,由當地的駐軍擔任或者抽調人員擔任。
設立警備區的主要任務就是維護大中城市的社會治安,保衛其安全,軍隊和警察的職責兼有。國民黨抗戰開始前後在大中城市都設立了警備司令部,用以維護社會秩序。
1949年初湯恩伯出任京滬杭警備司令部總司令,從名字上看這個警備區面積很大,包括上海、浙江、南京等地,所轄部隊也有數十萬人,主要負責這一地區的防禦。
193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央蘇區閩贛邊曾建立建黎泰警備區,也就是江西的黎川縣和福建的泰寧縣、建寧縣,在司令員蕭勁光的帶領下,地方武裝和人民群眾共同配合紅軍作戰。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在陝甘寧邊區設立綏德警備司令部,解放戰爭時期,在已經解放的中等以上城市設立警備區。在戰爭年代,社會秩序尚不穩定,敵人的滲透和破壞隨時可能出現,設立警備區的意義更加凸顯。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一些重要城市設立警備區,不僅是城市,戰略要地也要設立警備區。大城市帶動地區經濟發展,戰略要地關乎國家安全,設立這些警備區是國家安全穩定的基石。
到了五六十年代,國家先是在天津、上海、重慶三個直轄市設立警備區,隨後一些省、自治區機關所在城市以及重要城市可根據需要設立警備區。
到2012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三個直轄市、二十七個省會城市、三個計劃單列市和九個地級市有四十二個警備區。
雖然都是警備區,但是級別是不同的,三個直轄市的警備區為正軍級單位,隸屬於大軍區建制,除去這三個警備區,其餘三十九個警備區為師級單位,如長春警備區、廣州警備區、青島警備區等,隸屬於省軍區建制。
新一輪軍改後,隸屬於大軍區建制的三個軍級警備區隸屬戰區,師級警備區隸屬於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
歷史上還有一個級別很高的警備區,那就是原旅大警備區,它的級別是兵團級,也是在我國曆史上唯一一個兵團級警備區,這個警備區由中國人民志願軍兵團部改編組建,為了對應蘇聯駐軍級別。
守備區的作用是什麼?又是什麼級別?
衛戍區和警備區有一定相似之處,守備區則與前面兩者的區別比較大,前兩者的職責多與城市和社會有密切聯絡,有維護其秩序和穩定的作用,從軍事層面保護城市安全。
而守備區堅守和設防的則是軍事要地,而不再是人口聚集的城市,以國防安全為最主要目的。
通常守備區分為兩類,一類是陸防守備區,一類是海防守備區,海防守備區又被稱之為要塞區。
陸防守備區裝備的反坦克火炮,並可在小範圍內機動,海防守備區裝備的是岸防火炮,並且在本防區之內堅守,這主要是由它們所面臨的不同作戰樣式所決定的。
守備區防區內會修築永備工事,儲備足夠的物資,配備有強大的火力,有一定獨立防禦作戰能力。
在中國,守備區出現在中華民國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在浙江一帶設立了溫臺守備區和寧波守備區。國民黨第七戰區曾設有海陸豐守備區和廣陽守備區。
新中國成立以後為了加強一些地區的防禦,增強國家安全,相繼設立了一些守備區,如1955年在海南島設立了守備區。
1958年在沿海的很多地區都設立了守備區。設立一些沿海守備區後,1981年又在內陸要地設立陸防守備區,守備區的建設日趨完善。守備區的級別有高有低,級別高的守備區為軍級和師級,級別低的守備區有團級。
再說說前面提到的要塞區,它是在海防和邊防要地設立的軍事組織,在遭遇威脅時它將最直接地面對外敵。要塞出現得比較早,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出現在險要和重要之地設立要塞做軍事防禦用途。
中世紀拜占庭帝國在各個軍區設了要塞網,若干要塞組成的要塞網把整個國家打造成了一個大要塞。
隨著世界的變化、人口增多、軍事的發展,戰爭的規模和激烈程度都在增加,人類的活動範圍不僅侷限在某個區域。面對可能入侵的外敵,世界各國都開始在邊界地區修築大量的要塞鞏固邊防,以此為依託進行防禦戰爭。
比如中國的明朝設九邊,在北部地區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沿長城設立九個軍事重鎮,後來在這九個重鎮基礎上增加新鎮,禦敵於國門之外。
到了近代要塞區建設開始由陸防向海防轉變,分為海防要塞和江防要塞兩種。
海防要塞分為海島要塞、海口要塞和海岸要塞,總之就是面向水域,以抵禦水上之敵對沿海、沿江地區的威脅,同時也能以岸上火力控制一定水域,彌補海軍力量。
清朝曾建立幾十座炮臺式要塞,駐守重兵,如虎門要塞、鎮江要塞,設有提督衙門管轄這些要塞,這些要塞確實在英國、法國和日本等國的入侵中起到了不小的防禦作用。
1927年中華民國海軍在沿海地區設立閩口要塞和廈門要塞,由於軍事科技發展,當時的要塞不僅配有大口徑岸防炮,還有魚雷發射臺。
新中國成立後,在海防要地設定一些要塞區,下面管轄若干守備區和守備部隊,1980年大部分要塞區陸續地改為守備區和守備師,如萬山要塞區改為守備第11師。
要塞區和守備區是非常接近的,作用也是十分相似,都是擔任要地防禦,一些要塞區和守備區也名稱也互換過。要塞區的級別在過去通常為軍級單位,後來很多要塞區降級為師級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