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7月14日這一天,豔陽高照,一切事物都正常地執行在自己的軌道上。一群天真而充滿求知渴望的地雷班民兵孩子們,簇擁著站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工兵營班長王傑的身邊。
王傑熱情洋溢的為大家講解著關於排雷解爆的相關知識,突然一聲巨響,王傑下意識的將自己的整個身體撲向地雷。待硝煙散去,只留下一具冰冷的屍體讓人難以釋懷…
豆蔻年華許下終生姻緣
愛情總是在青澀的年紀裡悄悄發芽,而後,讓兩個對愛充滿嚮往的年輕人,在餘生平凡的歲月中緊緊依靠。王傑和未婚妻趙英玲的故事便是如此,可惜的是,他們始於情竇初開,卻沒有終於一生廝守。
王傑,出生於1942年,老家在山東省金鄉縣城郊鄉華堌村。王傑是家裡的老二,由於伯父一生沒有孩子,王傑在很小的時候,就被過繼給了伯父王廉堂。
雖說跟著伯父的王傑也受不了多大的委屈,但是終究造成了一種關於父愛、母愛的缺失。不過好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也使得王傑擁有了更加堅韌、獨立、且不懼苦難的優秀品質。
王傑16歲的時候,親生父母搬到了內蒙古生活,伯父則帶著自己在家鄉生活。伯父王廉堂是當地的一名鄉村教師,所以王傑也受益跟著伯父學到了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
伯父喜歡給王傑講述革命軍英勇鬥爭的故事,王傑在被故事情節所感染的同時,也在心中悄悄種下了一顆從軍報國的種子。
王傑是個性格開朗、為人善良的孩子,小時候在同學堆裡就很受歡迎,長大後,也憑藉自己獨特而剛正不阿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初中同學趙英玲的注意。1957年的時候,王傑和趙英玲都還在讀初中,趙英玲比王傑低一年級。
這一年,村裡恰逢洪澇災害,村民們的各種物資都遭到了大水的破壞,周邊幾個村子的支部委員連通村裡的青壯勞力,一起組織了一個救援隊。而尚且稚嫩的王傑不顧伯父的勸告,也加入了洪澇救援隊,為補救村民物資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情竇初開的趙英玲看著這個一心為民、奮不顧身的少年,十分傾佩而暗生情愫,恰好正逢青春年少的王傑也對青澀甜美的趙英玲頗有好感。得知二人的兩廂情願後,兩家父母很快碰面商議,為兩個互生愛意的青年定下了婚約。
一心參軍留下未婚妻留守家中
農村人最看重傳宗接代、人丁興旺,都結婚結得很早,但是王傑和趙英玲的婚約,雖然早早定下,卻始終沒能付諸實踐。婚約確定,雙方父母想著等兩個人再長大些,尤其是等王傑有了養家餬口的工作能力後,就為兩個人舉辦婚禮。
1961年8月,王傑19歲,剛好是舉行婚禮最恰當的年紀。原本以為一切事物都會按照計劃按部就班的行進,可一份徵兵啟示的出現,讓一切事情都變得不在可控。
王傑對軍隊從小就有著濃烈的嚮往,在得知自己有機會入伍當兵的訊息後,王傑興奮不已,並且很快告訴了父母和自己的未婚妻趙英玲。
作為戀人,趙英玲當然不願意讓王傑參軍入伍,從此天各一方。可作為知心摯友,青梅竹馬的趙英玲明白,當兵對於王傑而言,象徵著一種理想的觸及以及個人價值的實現,如果真的愛他,就應該全力支援他。
趙英玲何嘗不知道,王傑巨大的人格魅力,很大一部分就來源於王傑對人民軍人的崇敬與熱愛。趙英玲告訴王傑,你放心地去吧,我在家等你回來。在父母和愛人的支援下,王傑踏入了自己魂牽夢繞的軍營。而趙英玲則陷入了漫無邊際的思念和日夜難安的牽掛。
王傑在部隊如魚得水,中國人民解放軍73081部隊工兵營1連5班,並且由於表現出色被評選成了班長。班長不是什麼大官兒,但王傑卻格外自豪,因為這就意味著他需要在不斷完善自己的同時,幫助大家完成訓練,是一種能力的體現。
在王傑日記本的其中一頁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我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個大無畏的人”。
在連隊中,王傑總是處處想著別人,即便這樣也會給自己造成極大的困擾。部隊軍人每年都有固定的回家探親假期,王傑每次只要想到,可以回家看到久違的父母和未婚妻趙英玲,就總是激動不已,臉上會情不自主的洋溢位開心的笑容。
可是每一次快到休假回家時,王傑就總是因為戰友的特殊情況而放棄休假。數年來,王傑總是因為不願意耽誤軍隊任務、或者把休假機會讓給戰友而無緣回家。而其父母日漸衰老又很需要家人的照顧。
趙英玲為了讓王傑安心地待在部隊,獨自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內蒙古的路途。雖然婚禮尚未舉行,但是在趙英玲心中,自己早已是王傑的妻子,她願意成為王傑背後那個默默付出的女人。
趙英玲無微不至地照顧著王傑的父母,二老看在眼裡欣慰不已,心裡卻十分慚愧。兒子王傑除了給予趙英玲一個虛無縹緲的婚約之外,並沒有給趙英玲多少饋贈,可她還願意這樣不聞不問地替兒子回家盡孝。
每每想到這裡,王傑的父母就趕忙來到村支部打電話給王傑,催他儘快回來和趙英玲舉辦婚禮,也算是給兩個人的情感一個更加鄭重的承諾。
可無奈王傑一心奉獻于軍隊,1965年國家需要軍人增援周邊國家時,王傑義不容辭地填寫了志願軍申請書。在王傑自己看來,如果真的決心走向戰場,那就更沒資格結婚娶妻了。
不過好在趙英玲一直堅定不移地守護著王傑的夢想,不曾因為王傑的無暇問津而表現出半點兒退縮。直到1965年7月,王傑所在的隊伍濟南軍區駐徐州部隊,受命前往邳州張樓鄉拉練。
當地縣武裝部,因為受熱播電影《地雷戰》的影響,決定組織一支民兵部隊,並且向王傑所在的部隊請教相關排雷知識。王傑作為優秀班長,被任命為教授民兵排雷防爆知識的講授人員。
7月14日這一天,王傑帶著11位民兵進行排雷演戲。周遭是鄉政府的街邊小路、人來人往,很多小孩還專門跑過來湊熱鬧。王傑害怕地雷引爆炸傷民眾,就讓民兵成員排成一圈兒把雷包引線圍起來、旁邊的路口也暫時堵上。
即便如此般佈局縝密,生怕惹出什麼禍亂,可雷暴的引線卻還是意外引燃。就在大家還沒有意識到眼前的危險之時,經驗豐富的王傑卻早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且為了不讓炸藥包威脅到大家的人身安全,王傑直接下意識的把自己的身軀撲向了炸藥包的位置。
一聲巨響過後,周圍的民兵和老百姓只見埋放炸藥包的地方塵土飛揚,而且王傑整個人的身體也被炸得血肉模糊,其雙手更是直接被炸飛。一番慌亂之後,大家知道用身體擋住炸藥的王傑已經犧牲。
不願改嫁的她現在還好嗎?
王傑犧牲的訊息很快在周圍傳開,大家無不掩面而泣,因為在這次事件裡,身經百戰的王傑完全有機會避開炸藥包,但是,為了保護其他人的生命安全,王傑義無反顧的撲向了必死無疑的炸藥包。
同樣的,王傑的父母和未婚妻趙英玲也收到了王傑犧牲的訊息,那天晚上,一個簡陋的農家小屋裡溢滿了哭泣的聲音。趙英玲看著自己和王傑僅有的合照,實在想不通,為什麼像王傑這樣優秀而無私的人,其生命卻是如此般脆弱和短暫。
回顧自己長達8年的未婚妻生涯,如今,竟然就這樣匆匆陷入死寂。再看看床邊“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二老,趙英玲更加心痛難耐。王傑不在了,趙英玲就替王傑盡孝。
趙英玲心如死灰,卻也更加堅定了像王傑一樣無私奉獻的決心。看著一心替王傑盡孝的趙英玲,王傑的父母又於心何忍,之前王傑尚且在世時還算有個盼頭,如今兒子已經撒手人寰,又怎麼忍心耽誤趙英玲的大好人生。
王傑的父母苦口婆心地勸趙英玲趕緊找個人家“改嫁”,可趙英玲卻寧死不從。
直到後來,趙英玲發現王傑的父母,只要看到自己,就會想起自己已經去世的兒子,每天的生活起居雖然有自己料理,可是二老的心情卻一再變得沉重,他們每天悲痛欲絕,尤其是不忍心看著自己為了已經逝世的王傑而搭上一輩子。
一家人孜孜不倦的勸導之下,趙英玲終於開始接受媒人的介紹,並且在後來成功的組建自己全新的家庭。在烈士王傑的引領下,趙英玲也不斷地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參加下鄉勞動,別人不願意乾的髒活累活趙英玲卻從來不嫌棄。
如今,趙英玲早已變成了銀絲斑駁、步履蹣跚的一位老人,但曾經的未婚夫王傑在其心中的偉岸英雄形象,卻從未改變過。只不過,當年的深深愛意,早已變成了現在的濃濃敬意。
為了紀念這位無私的英雄,趙英玲曾親手包了一束花朵,裡面有二十三朵玫瑰花,象徵著兩個人未曾如願的美好姻緣,也象徵著王傑那明豔璀璨的二十三年短暫人生。
2020年,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王傑烈士已經犧牲55週年。
隨著王傑犧牲紀念日的到來,王傑曾經的母校山東省金鄉縣第一中學、王傑的家鄉金鄉縣“公安局王傑派出所”,邳州王傑精神研究會首任會長李彥清、邳州市文化研究會、邳州市王傑紀念館和王傑生前所在部隊,皆收到了趙英玲送來的錦旗。
看著趙英玲老人滿面蒼蒼卻目光堅定、充滿感恩的神情,大家都不禁落下淚來。趙英玲和王傑的愛情充滿遺憾,可如果命運再給他們一次機會,相信兩個人依舊會選擇像以前一樣度過。
參考文獻
[1]江蘇省民政廳(邳州市民政局) —王傑烈士陵園,2021-06-02.
[2]百度百科—王傑(山東金鄉籍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