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在“雙減”政策落地後的第一個GET教育科技大會上,智慧筆引發了關注。在教育資訊化的路上,在去屏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實時的、無感的採集教學資料成為學生和老師端教育硬體選型的焦點。
“去屏化”成為智慧教育新趨勢,以資料驅動的精準教學成為接下來提升校內教育質量的主向方向,在曾經擔任南開大學軟體學院執行院長的李慶誠看來,智慧紙筆因為能夠實時採集資料,並且因為這一行為是無感知的,對教與學實踐是最低程度上的干擾,因此有望成為標準化的智慧教具。
2021年8月,《上海市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指出,以建設校園物聯網實現伴隨式無感知資料採集,推進數字學校和資訊化標杆學校建設。對照盧灣一小的雲課堂在教育資訊化方面的實踐,“手寫筆”的應用已經為《規劃》接下來的落地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為了實現“每個孩子都應該有一支智慧筆”的夢想,羅博智慧筆創始人殷述軍表示,“10多年前,這樣的一支智慧筆需要2000多元,而現在可以將其成本做到數百元。這既與技術革命有關,也與我們的使命有關。”
在殷述軍看來,藉助持續的技術創新,藉助規模擴大帶來成本降低,包括電磁筆和點陣筆這兩種形態在內的“手寫筆”,必將在5年內降到100元內,到那個時候,每個中小學生都應該有一支自己的智慧筆,在課堂上,在作業中進行實時的雲端互動,離開學校同樣處於物聯網中,仍然能夠將自己的筆跡上傳到雲端,得到AI指導,存留個人筆記,成為一個全功能的智慧文具,伴隨自己的學習與成長。
(編輯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