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下跌,何嘗不是好事?
2022年的1月開門行情,A股連續調整,完全打破了所謂的跨年行情這個偽命題。其實在開門行情前的文章《1月要關注的幾個變盤因素》中,就已經預先想到了這樣的因素,因此提到了無論滬指,還是創業板,都有向下回踩年線,考驗支撐的過程,然後才是春節前視窗的反彈。同時,也是給予資金一個調倉換股的時間,這個著急是沒有用的,需要按照相關規律完成對應的走勢。
其實,從更大的視角,從月度角度思考,如果1月股市出現較大調整,則2-3月的上漲將會非常確定。如果1月上漲,則基本上意味著一季度中會經歷一波調整,這是一種平衡。所以,在1月行情預測中,也是提到了,應該是先回踩支撐,考驗年線,然後依託業績視窗啟動一波行情,這是最理想的,當然也是考驗耐心的。即便不考慮這些因素,單純從所謂跨年行情角度,其實也總結過相關規律,如果是所謂年末衝刺,往往在年初是要築頂的;相反,如果是這個階段調整,往往是隨後行情會有不錯的反彈,這也是相對平衡的因素。
實際上,分指數來看,創業板指數是最先跌破年線的,且幅度最大,為何?大家看看當初提到的權重調整因素就懂了,寧德-時代、東方-財富、愛爾-眼科、邁瑞-醫療、億緯-鋰能等大權重無一例外都是高位跳水的狀態;所以,其跌幅最大。滬指、深成指方面,雖然貴州-茅臺為首白酒調整,但畢竟銀行、地產等護盤還是比較明顯,不過整體也是重心下移的。
下週角度來看,這種急跌過後,應該會有反抽和緩跌的過程,不過從時間角度,以及權重下跌趨勢的程序,還要有一段時間的調整,這個投資者要做好準備,當然,市場並不是普跌,而是強弱熱點的切換。所以,預測的意義,就是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行情,做好相關的策略,這也是為何我們總是提前做好相關分析,完成應對措施儲備的原因。無計劃不操作,謀定而後動。
調整的真正意圖是調倉
其實,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思考,如今的調整就是為了後期反彈做的鋪墊。這個時候調整是合理,且有利於後市的。同時,請注意近期是“縮量反彈,放量下跌”的,很明顯是伴隨著機構投資者調倉的,這個也需要時間。茅指數、寧指數等各大權重輪番跳水,所以是一個明顯的破位,調整是伴隨著資金熱點調倉,其實,我們看最近的反彈品種,銀行、地產、家電等,都是2021年經歷過大幅調整的板塊,這也是一個明顯的市場風險偏好的切換與下降。這意味著調整就不是單純點位的因素,而是要有一個消化的過程,投資者要有耐心。
近期,大跌股(跌5%以上)數量大幅增加,我們看到領跌的品種,不少都是近期熱門,新冠特效藥、中藥、次新股、數字貨幣、元宇宙等都有,有一些是跟隨三-羊-馬的,隨後監管後,紛紛派發;有些本身就沒有實質,這一波遊資的派發明確。近期爆炒個股如仁智-股份連續反彈後上演了“天地板”,接著繼續重挫;類似,次新股方面,永安-期貨也是大跌,並且估值泡沫顯露。
市場並不是某隻個股如何,而是一個整體的熱點切換的過程,充分調整有利於後市新熱點,包括年報熱點的博弈。其實,市場就是如此,哪怕再強勢的板塊,都有自己的調整週期,甚至可以說調整才醞釀了隨後的反彈;再火爆的短線妖股,也都有退潮裸泳時。所以,敬畏市場,不是和市場對抗,而是順應相關規律。我們明確1月相關調整因素,耐心等待,會有一個更好的買點,這就足夠了。接下來,重點分析調整結束的訊號,以及熱點切換的思路和博弈的策略,供大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