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小叔的朋友圈,那可真是個孝順的人。經常帶你婆婆出去吃大餐,每逢假日還出去玩,看你婆婆笑得多開心啊。養兒防老,可不就是為了老年生活有個保障嘛。”
客廳裡,過來串門的鄰居阿姨正不無感慨地和母親說著話,
聽上去,是看到了昨天叔叔發的那條朋友圈了。
我也看到了,奶奶笑眯眯地看著鏡頭,
面前擺了好大一塊煎牛扒,桌面擺了一束花,叔叔摟著奶奶的肩膀,同樣笑笑地看著鏡頭。
看上去確實母慈子孝一片溫馨。
02.
在外人看來,叔叔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
朋友圈裡幾乎都是帶著父母出去吃喝玩樂的相片—讓很多父母一看就非常羨慕的那種,妥妥的別人家孩子的最佳代表。
今天帶爸媽去xx吃海鮮了,兩老非常開心;今天帶爸媽去海邊走走,有風,有海鳥,還有父母在身邊,真好;我們也趕趕潮流,帶媽媽過過洋人的聖誕節。……爺爺過世那天,甚至連發了幾條朋友圈訊息,傷心痛苦的、無助絕望的、還有亂糟糟的靈堂。
事實上爺爺癱在床上的時候,他對爺爺罵罵咧咧的,在為爺爺翻身時不耐煩地甩開他;
不耐、嫌棄,說他一直耗著拖累了家人;
爺爺哆嗦著吃不了飯的時候直接甩手離開……
事實上奶奶的牙齒已經沒有幾顆好的了,根本吃不了牛扒;
事實上兩老的腿腳已經很不便利,潮溼的海邊只會讓他們感到難受……
但這些不妨礙叔叔成為別人眼中的大孝子,
因為他的朋友圈是這樣告訴大家的,大家眼中的他就是一個孝順的人。
03.
現代人的生活像高速運轉的機器,什麼都講求一個“快”字。
談戀愛快,結婚快,進食快,
就連走在路上都是疾步而行,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讓大家慢慢細細的去熟識一個人,
因此一些最表面的東西,往往成為我們接觸一個人的最簡單便捷的方式:打扮、談吐、朋友圈、社交軟體。
一個人的朋友圈經常曬美酒佳餚,我們會覺得這個人的生活水平挺不錯,小資,懂享受;
一個人經常去旅遊,我們會覺得這個人的經濟水平可能很好,工作時間短甚至不需要工作,有錢有閒;
一個人言談優雅,著裝得體,我們會覺得這個人修養非常好,有品位。
……
但實際呢?你看到的有多少就是事實呢?
我曾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農村外出打工的人們回鄉的時候從頭到腳都是名牌衣服鞋子,每人都開著小轎車,看起來每個人都是成功人士,衣錦還鄉。
但實際上當我也成為其中的一份子時,
我才明白:渾身名牌的代價可能是需要吃很久的白粥鹹菜饅頭,小轎車可能是分了很多很多期買的。
我們看的只是別人刻意展現出來的,想讓你們看到的而已,是被層層包裝,精心篩選出來的訊息。
04.
所以你看啊,無論是精心修飾的朋友圈也好,還是“偽裝”過的華服豪車也好,
其實都是很表面的資訊。
而我們現在的生活是一種很快速的,快餐式的生活,
稍一不慎就容易被花花綠綠的各種訊息矇蔽雙眼。
因此我們識人交友不能僅憑這些表面的資訊,不能據此就給某個人下定義,
應該是從方方面面去了解、熟悉一個人。
那次之後,我更深刻的意識到,沒有實踐驗證,沒有深入瞭解,
不能僅憑几張圖,幾句話,去判斷別人的生活,別人的為人。
要認識一個人,你就去多和他接觸,深入地瞭解;
要了解一個人,就要多看,多聽,多方面去衡量判斷,
而不能“聽說”,聽別人說,“聽”這些浮於表面的“朋友圈”說。
甄別真假,去偽存真,在這個物慾橫流,各種資訊充斥的世界,顯得是那麼的重要。
希望你和我都能成為一個不被欺瞞,不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的“俗人”。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