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中國在青海金銀灘建立第一個核武工廠,代號221廠。大批青年隱姓埋名,參與研製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今年82歲的老黨員劉佑俊,就曾參與了氫彈研製,為了中國核武器研製,他隱姓埋名25年,退休回到武漢還在社群繼續發揮餘熱。
劉佑俊是地道的武漢人,中學時期,他除了品學兼優,思想上也積極要求進步。高中還沒畢業,他就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畢業後,他進入了北京工學院學習。1964年7月,大學畢業的劉佑俊接到通知,被分配到青海省工作。
劉佑俊回憶說:“那時候同學都去了部隊,分配到兵工廠、炮彈廠,就我一個通知到西寧大廈報道。我家人就說,那個地方鳥不生蛋,天氣是非常惡劣的地方,你是不是犯了什麼錯,我說不是的,我說這是黨組織非常信任我們。”
抵達西寧,劉佑俊接受了嚴格的政審,直到一場集體宣誓後,他才知道自己即將從事的工作屬於國家高度機密,路途輾轉多次,他最終抵達了目的地金銀灘221廠,這也是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製基地。
劉佑俊介紹:“我們主要是研究炸彈運用那方面的,我是不能和任何人透露這個事情的,從畢業後就和所有人斷絕了聯絡。”
劉佑俊到221廠後,曾參與氫彈的研製。期間,組織上為了照顧劉佑俊,特意把他的妻子調到基地醫院工作。雖然夫妻倆天天生活在一起,但妻子並不知道劉佑俊正在從事危險的核武器研究,直到一次意外發生。
老伴黃春梅說:“我也不問,他也不說。後來有一天我在醫院上班,他們就說,你聽到爆炸沒有。救護車就趕緊往裡面跑,我就問那個司機,你看見我家老劉沒有,他說看見了,不要做聲,不要說話,要保密。我後來就說,你研究這個東西蠻嚇人的,他說我是學這個的。玩老虎的人,掌握它的規律,就不會被它吃了。我就放心了。”
金銀灘荒無人煙,自然條件非常惡劣,工作危險係數也高,但劉佑俊說,他和身邊的同事們都沒有抱怨,還有許許多多黨員同志用行動和付出時刻感染著他。
劉佑俊說:“郭永懷,這個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人。他上午在我們研究院裡,下午乘專機回北京發生意外,他和秘書緊緊抱著核武器資料,所有人都犧牲了,只有資料保留了下來。我們工作地方巨大多數都是共產黨員,黨的利益至上,黨的分配需要就是我應該去的地方。”
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劉佑俊是在紀錄片中看到了氫彈爆炸的全過程。他說,成功的背後是無數人不為人知的付出。
劉佑俊還歷歷在目當初的情形:“中國人了不起是歸功於黨,中國共產黨了不起。全國人民勒緊褲腰帶才把氫彈做成的,爆炸以後,我們真的是流淚。有些人都不知道,實際上他們都為國家的核彈頭,為原子彈,為氫彈做出了貢獻。”
因工作需要,隨後劉佑俊又調到另一個核試驗基地繼續工作,直到1989年離開工作崗位,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武漢。整整25年,劉佑俊隱姓埋名,將自己的青春與熱血全部奉獻給了中國核武器研製工作。退休後的劉佑俊也時刻不忘自己的黨員身份。還擔任樓棟長,為社群老齡居民服務。入黨63年,劉佑俊經歷和見證了中國共產黨日新月異的變化和新時代幸福美好的生活。身為一名共產黨員,他也由衷的感到自豪。
最後,劉佑俊堅定地說:“你說哪個黨能夠把國家改變成今天這個樣子,所以我很簡單一句話,我現在活著還身體還有這個樣,你現在再叫我去,我照樣去,一句話聽黨的,聽到黨去做事情,你就一定把這個事情做好,黨號召的這個事情一定能成功。所以黨一定能把我們的國家領導得越來越繁榮,越強大、越昌盛。”
記者:朱迪蓓、鄭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