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7年,一部名為《第二條戰線》的電視劇讓大家認識了反面人物閻又文,閻又文並非文學作品中的虛構人物,在解放前他是傅作義的秘書,同時也是隱蔽在傅作義身邊的中共黨員。在電視劇播出之後,羅青長在《北京日報》專門發表了文章《丹心一片照後人》,為閻又文正名,同時也揭開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秘密加入共產黨
閻又文出生於1914年,和傅作義的同縣老鄉,他的出生與成長,伴隨著中國乃至世界的很多大事件,也註定閻又文不會成為一個普通人。在他出生的那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出生第三年,俄國十月革命爆發,出生第五年,“五四”運動爆發,這些對閻又文之後的人生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在閻又文19歲的時候成功考入到山西大學,由於他勤奮好學,成績名列前茅,因此深受老師們的喜愛。在一些進步教授的安排下,閻又文在入學第二年被安排進“中外語文協會”擔任幹事,負責協會期刊的編輯,雖然一邊學習一邊工作比較辛苦,但閻又文接觸到許多進步思想,內心十分充實。
“七七事變”爆發之後,閻又文選擇了投筆從戎,投身於抗日救國的浪潮中,在他人的介紹下,閻又文來到傅作義身邊擔任文書。由於二人是同鄉,再加上閻又文字身的聰明幹練,很快閻又文就受到傅作義的賞識,成為傅作義的貼身秘書。
當時閻又文在傅作義身邊每日朝夕相處,同吃同住形影不離,所有傅作義的手下都將閻又文看作是傅作義的影子,只要有傅作義的地方,一定會有閻又文在身邊。傅作義所有的會議記錄以及講話稿,全部都要經過閻又文的手,傅作義也不止一次對身邊其他人說:
“只有又文寫的東西才和我的思想吻合,他用的語言就像我要說的話一樣。”
1938年,傅作義派人到延安晉見毛主席和其他的中央領導,請他們給自己派政工人員建立政治工作機構。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重要的人,潘紀文。潘紀文作為傅作義和閻又文的老鄉,不但幫傅作義做好了政治工作,鼓動部隊與日寇英勇作戰,同時還將閻又文發展成為中共黨員,這件事傅作義直到去世都被瞞在鼓裡。
同年傅作義接受國民政府的指派,擔任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在綏西河套地區建立副司令長官部,從此徹底脫離閻錫山的管控。隨後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傅作義多次和我黨密談聯合抗日的事宜,並親自主持“抗日建國討論會”,對傅作義之後的抗日工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傅作義的這些舉動卻引起了國民黨的不滿,派人對傅作義部進行共產黨員的排除。在當時的情形下,傅作義只能將自己隊伍中的中共黨員全部安全地送回延安,潘紀文由於撤退匆忙,沒有來得及安排妥當就和閻又文失去了聯絡。
在整整八年的抗戰中,閻又文並沒有進行任何的黨派活動,一心一意為傅作義出謀劃策,幫助傅作義打好每一次戰鬥。可以說傅作義部隊同日軍的每一次戰鬥,都離不開閻又文在其中的努力和心血。當然這些努力也換來了很大的回報,閻又文不但繼續擔任傅作義的隨身秘書,同時也被提拔為政治部副主任。
“要罵得狠一些”
抗戰勝利之後,王玉在組織的指派下,前往傅作義部隊去找閻又文。王玉化名張治公,三次尋找閻又文,終於在閻又文家接上了頭,二人相約在一家布店作為聯絡點,從此閻又文和組織建立了單線聯絡,知道他真實身份的人少之又少。
和黨組織恢復聯絡之後,閻又文將傅作義部隊的基本情況以及傅作義同蔣介石的關係全部反映到中央。閻又文指出,傅作義是一名愛國抗日名將,主張和平建立國家,雖然與國民黨內部高官有矛盾,但由於身處的地位特殊,被捲入內戰難以避免,如果條件成熟,完全有可能讓傅作義站在人民的一邊。
當時傅作義奉蔣介石的命令,準備前往東北受降,在路上與我軍發生了衝突,看著我軍的勝利果實被傅作義奪取,閻又文多次勸說傅作義要謹慎行事,然而當時傅作義頭腦發熱,又怎能聽進去閻又文的勸告,閻又文只好將傅作義的一些行動計劃彙報給中央。
為了爭取主動,傅作義讓閻又文寫一封公開信,公開指責是共產黨打響了內戰的第一槍。這一下讓閻又文徹底犯了難,自己寫了就是在欺騙人民,作為一名黨員決不能做這樣的事,但不寫就會暴露自己。
左右為難的閻又文將這一情況上報給王玉,透過王玉讓周總理知道了這件事,周總理同毛主席商量之後做出指示:要罵得狠一些,要能夠激起解放區軍民義憤,要能夠導致傅作義狂妄自大。很快這封公開信被刊登在重慶的《中央日報》上,痛斥了毛主席的所作所為。
1946年,國民黨完成內戰部署,撕毀國共協定,開始向解放區發動進攻。當時我軍對閻錫山佔領的大同進行合圍,就在即將要發動總攻的時候,蔣介石派人向傅作義宣佈,將大同劃歸到傅作義的管轄範圍,並做出進攻張家口為大同解圍的指示。
蔣介石深諳這些地方部隊的調性,除非加官進爵,否則很難調動他們。果不其然,傅作義在接到命令之後,連續開了七天會討論作戰計劃。為了成功達到目的,傅作義先派人前往解放區進行“和談”,實則是為自己爭取時間,很快就解了大同之圍,隨後一舉成功佔領了張家口。
傅作義佔領張家口之後,國民黨的報紙對傅作義大肆吹捧,稱傅作義是“天之驕子”。得意忘形的傅作義讓閻又文再次起草電文《致毛澤東的公開電》,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閻又文不需要再次請示黨組織,思想上也更加放鬆,內容比第一次寫的更加諷刺、犀利,從頭到尾都充滿了對我軍的嘲笑和藐視。
這篇文章被南京的《中央日報》刊登之後,激起了解放軍的極大憤慨,朱老總拿著通訊員送來的文章,對西北野戰軍的領導指示:
“向連以上幹部宣讀,這叫激將法,人家罵我們經過兩萬五千里長徵也不過如此。”
毛主席看到這篇文章以後要求延安《解放日報》進行全文轉載,說“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周總理說這是閻又文當秘書寫得最有效的一篇文章。解放軍全軍上下看過這篇文章之後無不義憤填膺,更加激發了全軍將士的戰鬥意志。但閻又文卻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有的朋友看過電文之後不再登門,甚至有些黨組織的領導對他也產生了很深的誤解。
“你的文章寫的很好啊”
傅作義從張家口進入北平之後,閻又文也被授予了國民黨少將軍銜,除了繼續擔任傅作義的貼身秘書之外,還擔任華北“剿總”辦公室副主任以及新聞發言人,與此同時,王玉也進入北平,在閻又文的安排下,住進了國民黨要人出入的北京飯店。
由於工作的關係,當時王玉由西柏坡的黨中央直接領導,李克農指示王玉,要依靠閻又文的關係,進一步摸清楚傅作義的情況。閻又文假稱王玉和自己是表兄弟,經常到北京飯店彙報情況,同時以記者的身份每星期參加新聞釋出會瞭解傅作義的最新動向。
王玉在遼瀋戰役開始前返回西柏坡,遼瀋戰役打響之後,李克農派王玉再次返回北平,從閻又文的手中拿到了傅作義的軍事部署。1948年10月,中央決定發動平津戰役,要求用六個月的時間殲滅傅作義部,以避免國民黨依靠傅作義加強長江防線。
天津被攻下之後,北平徹底被圍,中央決定爭取和平解放北平,但不排除用武力解放的準備。針對傅作義的守城計劃,解放軍對北平加緊包圍,中央從閻又文送出的情報分析,傅作義可能能夠接受和平解放的方案,但需要再爭取一下。
次年1月,王玉再一次進入北平了解傅作義的動向,閻又文向王玉彙報,傅作義正處於極度的矛盾之中。從那一天開始,閻又文將傅作義每天的思想情況和表現記錄下來交給王玉,在北平被圍困的那些天中,閻又文每天陪在傅作義身邊,旁敲側擊勸說傅作義走和平道路。
當時傅作義還不想放下武器,派人為自己修了一座小型機場,專門準備了一架飛機供自己南逃。閻又文勸說傅作義說,蔣介石的為人大家都瞭解,華北失守之後,蔣介石一定不會放過他。傅作義又打算西撤與馬家軍匯合,閻又文說華北已經被共軍包圍的水洩不通,西撤很可能將部隊拼光。
傅作義見無論去往哪裡都是死路一條,便提出要死守北平,閻又文說死守不但讓北平遭到破壞,自己還落下個破壞文化名城的罵名,現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放下武器接受和平解放,爭取得到中共的寬大處理。傅作義說自己不甘心敗在這些年輕娃娃的手裡,閻又文開導他說:
“連蔣介石都敗在毛澤東手下了,我們算什麼呢?”
傅作義看了一眼閻又文,不再吭聲。當時傅作義雖然沒有下定決心,但內心已經傾向於和平解放。傅作義的秘書長王克俊提議派代表去和解放軍談判,傅作義同意了這一建議,閻又文作為代表團成員,出城和葉劍英進行談判。
兩個小時之後,閻又文將談判過程的詳細記錄交給了傅作義,傅作義看完之後沉思了許久,說:
“事到如今,只有放下武器起義這一條路了。”
在北平宣告和平解放之後,傅作義和鄧寶珊被毛主席邀請到西柏坡,周總理建議說還要帶一個人,毛主席問周總理:
“帶個什麼人?”
“自己人。”周總理用三個字回答了毛主席的問題。
就這樣閻又文跟隨傅作義和鄧寶珊去了西柏坡,傅作義一見到毛主席都向他道歉,稱自己是“有罪之人”,毛主席說傅作義辦了一件大好事,人民是不會忘記他的。隨後有人向毛主席引見了傅作義身後的閻又文,毛主席一邊握手一邊笑著對閻又文說:
“好啊,閻又文,不愧是個秀才,你的文章寫的很好啊!”
毛主席的這句話一句雙關,不過這其中的含義只有毛主席、周總理和閻又文三個人心中明白,傅作義和鄧寶珊直到去世都不知曉。在毛主席和傅作義談話的時候,藉口讓閻又文休息,自己要和傅作義再談一會,實則是讓閻又文和羅清長等人商量北平解放之後的一系列問題。
“我想加入共產黨,你看怎麼樣?”
新中國成立之後,閻又文根據上級指示,沒有公開自己共產黨員的身份,繼續做起義人員的思想工作。後來閻又文隨軍進入朝鮮戰場,在他的日記中曾寫到:
“如果我犧牲了,我只有一個願望,希望組織公開我的黨員身份。”
從朝鮮回國之後,傅作義點名將閻又文調到水利部擔任副局長,雖然被選為政協委員,但並不是黨員身份。在公開閻又文黨員身份前,組織上讓閻又文同傅作義再談一談,閻又文問傅作義:
“黨的政策挺好,我還年輕,我想加入共產黨,你看怎麼樣?”
傅作義對此非常支援,1958年的水利部支部大會上,閻又文被宣佈成為共產黨員,並當選為支部書記。在調任糧食生產局局長之後,閻又文對之前自己的潛伏工作始終保密,繼續承擔統戰工作。
閻又文常年在各地奔波,積勞成疾,1962年9月25日,閻又文因患食道癌去世,終年48歲,在臨終前,閻又文對守在病床前的妻子留下遺言:
“有事情找組織。”
關於閻又文身份的秘密,自此石沉大海,在他的墓碑上,雖然寫了他是共產黨員,但並沒有寫明是哪一年入黨,就是擔心傅作義受到太大的刺激。1974年傅作義去世之後,閻又文的身份依舊沒有公開,也沒有人知道他是英雄。這一秘密直接對閻又文的子女造成了影響。
當時閻又文的大女兒到了入團的年齡,結果被學校告知他們家政治歷史很複雜,沒有入團資格,當時閻又文尚未去世,他沒有多做申辯,只能默默承受下來。而考入公安學校的二女兒本應該畢業之後進入公安機關,最後卻被調離,一直沒能歸隊。
在閻又文去世之後,閻又文的三兒子本應該從哈軍工畢業後進入國防科工委,結果卻被分到張家口市的一個小工廠,當上了維修鉗工。最小的六女兒16進入部隊,當兵一年多就因為表現優秀當上了代理分隊長,18歲入黨提幹的時候,也因為父親“歷史不清楚”,無法透過政審。在當了八年兵之後,她復員回家,默默從普通工人幹起。
閻又文的子女曾經就父親“統戰工作者”的身份找到統戰部,結果被告知“不是統戰物件,是共產黨”,而在其他部門的檔案中,卻始終查不到閻又文解放前做過什麼革命工作。這個秘密讓閻又文的子女受盡連累,不得不為了父親的事情到處奔走,這一找就找了30年。
1993年,原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劉光人在一次老幹部聚會上遇到了王玉,劉光人曾經是閻又文二女兒的領導,對於閻又文的身份有過猜測。當年劉光人雖然和閻又文、王玉有過接觸,但互相併不知底。在這次聚會上,劉光人對王玉說起了閻又文孩子們的情況,王玉激動地說自己這些年一直都在尋找閻又文的子女,卻始終沒有結果。
過了幾天之後,在劉光人的幫助下,閻又文的子女被帶到了羅青長的家中,羅青長給閻又文的子女揭開了父親身上的謎團。隨後農業部給閻又文六個子女的所在單位發信函,說明了閻又文的身份,要求正確對待閻又文的子女,消除不良影響。
有了羅青長和王玉的證明,閻又文身上的謎團終於被解開,但這一證明也只侷限在閻又文子女的單位中。1997年電視劇《第二條戰線》的播出,將閻又文描繪成一個反面人物,羅青長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專門寫文章《丹心一片照後人》發表在《北京日報》,為潛伏多年的的閻又文正名,讓世人瞭解這個無名英雄。
周總理曾經對情報工作人員有16字告誡:“有苦不說,有氣不叫;顧全大局,任勞任怨”,閻又文真正地用他的一生做到了這16個字,羅青長在文章中評價閻又文:
“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黨,置個人安危於度外,真正做到了‘白皮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