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一年九月,在贛南、閩西根據地,紅軍對國民黨發動的第三次圍剿進行了粉碎,此時革命的隊伍也在進一步擴充套件,隊伍壯大了也就需要更多的武器裝備。但紅軍確實是貧窮,他們也沒有屬於自己的正式的大規模的兵工廠,而且專業技術人員方面也是有所欠缺,只有一些小規模作坊模式的修械所。但紅軍的隊伍在不斷擴大,這樣的修械所當然滿足不了紅軍的需求。
經過仔細選址以後,同年十月,在江西省興國縣的官田村紅軍建起了第一個兵工廠——官田中央軍委兵工廠,由此中國共產黨的軍工事業的發展也就拉開了序幕。雖然都說萬事開頭難,資金裝置什麼的都不足,但是這並難不倒兵工廠的人。在進行了多次反覆構思以後,他們研製出了一款手榴彈,這手榴彈的造型還是挺奇特的,上面帶著一根長長的麻繩。因為沒有適合的機器裝置,所以全部都是用雙手製成的,彈身也就很粗糙。在彈殼裡面填充的炸藥也是自己使用土硝加工得來的。上面帶著的那根麻繩則是用的當地的麻繩搓出來的。
這時應該會有人疑惑為什麼要在手榴彈上面帶上一根麻繩,這裡面夾雜著製作人的智慧。當戰士們在拋擲手榴彈的時候捏住那根麻繩,再轉上那麼幾圈以後再丟出去,因為離心力的原因,馬尾手榴彈飛出去的距離就會更遠。還有就是馬尾一樣的麻繩能夠起著一個平衡的作用,有了它以後,率先著地的就是彈頭,這麼一來手榴彈的準確率以及對敵方的殺傷力也得到了提高。
不過馬尾手榴彈在攜帶方面就不太方便了,而且在效能上也是落後的,因為引信部分是外露的,很容易就會出現受潮以及發生意外,再加上發火方式也挺不可靠的,只要是落在軟地上就不可以進行正常的起爆,因此在長征以後紅軍也就漸漸地停止使用馬尾手榴彈。儘管馬尾手榴彈的威力還是無法跟敵方先進的武器裝備進行比較,還有上面的缺點,但是這跟此前的相比,已經能夠稱得上是紅軍的“重武器”了,它的出現帶給了前線作戰的戰士們非常大的鼓舞以及戰鬥力,這對抗擊敵軍發起的圍攻有著很大的作用。
在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以後,兵工們的技術也不斷提升,新式的武器裝備也是一茬接一茬地研製出來,曾經立下功勞的馬尾手榴彈也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它為我們的革命事業做出的貢獻是永遠都不會被磨滅的。